二零二三年全国高考语文一新课标一卷给儿子。
二零二三年新课标全国一卷。第二篇线段阅读《给儿子》,作者陈村。四道小题十六分,两道选择,两道解答,两道选择基本上白送,比较简单。两道解答前一道不难,但是参考答案值得上去。
后一道题虽然是个开放式问题,但关键词和人物的对应太过明显,方向上是很清楚的不能说白送。但在开放式答题里边算是比较简单的了,方向很清楚。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序表述就可以了。
整体上来说,这篇文章难度不高和第一篇文章相比我个人认为难度稍低一些,可能是因为文风不够严肃。在情感方面文字显得有些嘻嘻哈哈的,不像第一篇那样充满科技术语,放在开头更显得高大上,所以被放在第二篇的位置了。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板子脸显得严肃,嘻嘻哈哈不够稳重,所以成年人的世界适合大家都喜欢板子脸,连不稳重的文章都不配放在高考卷的卷首位置了。
·先看第六题,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b选项涉及到渡船上的部分,是第三段。最后一句话是他们没有坏意。选项说如何判断之类的,这个就纯粹是无中生有。如何判断?你倒是详细展开说说。原文什么都没说,你说如何判断这道题基本上算是白送。
·第七题,对划线句鉴赏不正确的是。这个题选c也没有什么难度。四个选项我们挨个看完之后,仅从选项来说,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可谓用心良苦。每一个选项都是对文章感情和写法技巧的判断,是一种主观评价,并非直接的,情节有或者无的客观问题。所以从命题者的角度这个题用心良苦,信息量大也算是出题比较成功。但这个 c 选项实在是错的过于明显。
今天经常说飘,这个字往往是描述一个人不够脚踏实地,志得意满,得意忘形,从而摔了跟头,让旁观者看了热闹,鼓掌再来一次之类的。但文中说到飘之前强调不飘的时候说了一堆东西,屋顶、田野、土墙、牛、狗,威力无比的太阳、漕河之类的很明显作者要给儿子强调的这些东西,他所谓你会爱的是因为儿子没见过、没体会过、没经历过,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样的风格。用这些东西来镇住自己,不让自己飘了。
这里的飘和C选项里父辈压制毫无关系。作者想强调的无非是让儿子了解农村的真实生活,区别于他以往在城市里那种不接地气的生活,让他见识更真实的、世界的农村那一面而已。
在作者的理解中,他的儿子在城市里长大没有见识过农村这些真实的事物,他的生活是片面的、虚浮的,是远离真实的、更丰富的农村生活、不接地气的。这就是飘。
这里这个题、这个选项都多少有点儿"夫子自道"的感觉。我们前边刚说了,这个文章风格不如第一篇"稳重",这个题居然就涉及"飘"这个概念了,这真是渗透到中国文化骨子里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