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都中考语文模拟卷有答案(2024成都语文中考b卷答案)

2024成都中考语文模拟卷有答案(2024成都语文中考b卷答案)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7-31 17:27:15

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共25分)
上初三以后,小田再也没回过老家,特别想念自己的爷爷奶奶。清明节假期,他写了一篇作文。下面是其中一段话,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1-3小题。
爷爷奶奶,小时候,我放暑假总和你们一起过。你们手头jié jū(①),却舍得为我花光口袋里的钱;我做错事情,你们从来不愿稍稍chéng(②)戒。有一天晚上我发高烧,你们彻夜不眠,忧心忡忡地陪坐在我床边,两个人都疲惫不堪。为了哄我喝药,爷爷把难喝的退烧药,说得如同仙露琼浆,还承诺给我买这买那。等我喝完,爷爷那种神采奕奕的模样,至今还铭刻在我的记忆里。亲爱的爷爷奶奶,我记得你们对我所有的好,我永远牵挂着你们!假短,事忙,暑假见
1、小田遇到暂时不会写的字,习惯先写上拼音,请你帮他填上汉字。(2分)
① ; ②

2、文段中四个加点的词语有一个使用不恰当,请你告诉小田是( )(2分)
A.忧心忡忡 B.疲惫不堪 C.仙露琼浆 D.神采奕奕
3、文段中划线的句子太过粗简,请你帮小田扩充。(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每题3分)
【材料一】这个冬天哈尔滨旅游火了!一车车“南方小土豆”涌入冰城。为招待好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哈尔滨全情投入:中央大街惊现鸵鸟游街,鄂伦春族被请出来表演驯鹿,在索菲亚大教堂上空挂人造月亮,建“温暖驿站”……这个冬天是“小土豆”和“大东北”之间的双向奔赴。
【材料二】1月19日,由齐齐哈尔市文广旅游局主办的“小金豆”与你“齐乐龙龙”————迎新春联欢晚会在大世界剧场举行。此次演出为欢迎南方“小金豆”到鹤城与我们一起迎接龙年的到来。他们的到来为鹤城的春节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4、
5、
6、

7、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的名句。(10分)
(1) ,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苏轼《定风波》)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4) ”:战乱中对家人安危的牵挂之情;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5) ”:陶醉自然的怡然之情;杜牧《赤壁》“(6) ,铜雀春深锁二乔”: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李贺《雁门太守行》“(7) , (8) 。”传达出了舍身报国的伟大志向;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诗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9) , (10)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二、阅读(共47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甲】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瓛①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②布衣,徒③行于路。瓛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
(选自《梁书·范缜传》)
【注】①刘瓛(huán):南朝人,通博五经,世推为大儒。②芒屩(juē):草鞋。③徒:步行。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沛国刘瓛聚众讲说 闻寡人之耳者
B.恒芒屩布衣 国恒亡
C.门人弟子填其室 缜在其门
D.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所欲有甚于生者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序”是一种文体,甲文属赠序,即临别赠言。作者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与“相与步于中庭”的句式一致。
C.“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这样断句是正确的。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
(2)瓛甚奇之,亲为之冠。
11、宋濂与范缜都称得上是真正的“为学者”。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为学者”都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2分)

(二)诗歌鉴赏(2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以画入境”能更好地理解诗句,请你展开想象,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表现的画面。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
2024年3月16日上午,中国睡眠研究会在中国科协会堂发布世界睡眠日中国年度主题,并启动全国大型睡眠科普活动,《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也同步发布。《白皮书》的调查研究自2024年2月启动,数据是基于对某健康APP中一万名以上用户的睡眠情况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用户群体包括学生、上班族、退休职工等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平均在零点后入睡,其中“00后”平均入睡时间为00:33;夜间睡眠时长普遍偏短;64%的人睡眠质量欠佳。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睡眠困扰,主要的睡眠困扰有:夜醒/早醒、入睡困难、夜间如厕等。
调查结果(部分)如下:


(摘自“光明网”,有删改)
【材料二】
①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成都发布》记者采访了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治医师于跃。下面是采访记录的部分内容:
②问:晚上没有睡好,第二天疯狂补觉,是否科学?
③答:如果只是一次两次,我觉得问题不是特别大。但如果长期这样,很难通过补觉恢复。如果前一晚上没睡好,身体白天会产生很多负面指标,这些负面影响很难通过一次日间睡眠恢复。
④问:一天睡多久合适?
⑤答:就睡眠时间来看,不同的生理年龄状态的睡眠时间有所不同,比如少年儿童可能需要8~10个小时,青壮年大概是6~8个小时,老年人可能只有5~6个小时。睡眠时长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睡眠质量如何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在于第二天起来人们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只睡了五六个小时,但白天依然能够完成正常的学业和正常的生活,那就说明睡眠的时间够了。
⑥问: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⑦答: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建立固定的睡眠生物钟,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早晨7点左右起床,每天保持7-9个小时的睡眠;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会减少褪黑素的产生,影响睡眠质量;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前放松。
(摘自《澎湃新闻》,有删改)
【材料三】
睡眠不足有哪些危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治医师黄翔指出:睡得不好不仅导致内分泌紊乱等病理状态,而且影响个人心理健康。长期睡眠障碍可能会引起90余种身心疾病的风险,比如体重增加、头痛、焦虑、高血压、糖尿病等。
长期睡眠不足对青少年来说,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睡眠时高峰分泌的生长激素超过白天分泌的5-7倍。如果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生长激素分泌达不到高峰,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高。还会影响记忆和学习成绩。睡觉是学习的一部分,白天学习的信息都靠睡眠时海马体整理成大脑的长期记忆,如果睡眠不足,势必影响大脑海马体的工作,造成记忆力下降,白天学习的内容来不及整理就会被大脑删除。
(摘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3、你从材料一的图1、图2分别读出了哪些信息。(2分)
14、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居民睡眠问题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平均入睡时间较迟、睡眠时长偏短、睡眠质量欠佳等。
B.如果前一天晚上没有睡好,第二天通过补觉的方式可以迅速恢复体能。
C.少年儿童每日睡眠时间应不低于8小时,否则就会影响身高。
D.“00后”平均入睡时间为00:33,都是因为睡前玩手机等电子设备,造成入睡困难。
15、进入初三以来,小文每天熬夜学习,睡前习惯性刷手机,导致白天精神不佳,成绩下降。请你结合材料给小文提两点建议。(3分)
16、学校准备运用以上三则材料,以“良好睡眠健康人生”为题在公众号发布一篇科普文章,请你写出文章的思路。(3分)

(四) 文学作品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指尖儿的温柔 高明昌

①我十六岁时,就跟母亲一起下地耘稻了。所谓耘稻,就是等稻秧插入水田半月后,拔拔杂草松松泥土,有时扶扶歪斜的稻秧,耘稻不需要挑担的力气,但需要眼明心细。炎炎烈日下,青青稻田中,我站在母亲身边。母亲向前一步,我也向前一步。母亲弯腰,我也弯腰。有时弯腰不够,还需要低头,将头低到与稻秧齐平,这样才能看清稻秧中间有没有稗草。还要看看稻秧的根茎处有没有窟窿,有的话要填些烂泥。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稻秧茁壮成长,将来长出饱满的稻粒,那样我们就能吃到白米饭,所以耘稻的活儿在母亲眼里是那么美好。
②我刚开始不能一下子辨别出稻秧和稗草。母亲告诉我:“稻秧,摸上去是毛糙的,不光滑的;而稗草,摸上去是光滑的。”我后来终于能辨别稻秧和稗草了——不仅要听母亲讲,还得用眼睛去看,用手指去摸。耘稻还有个任务,就是要给稻秧透透气,具体做法是:在稻根的四周,用指尖儿贴地揉一揉。我(1) 。母亲见状,立马喊停:“不是这样的呀!你要弄死稻秧了。”母亲开始示范:她(2) 。母亲说:“手指插进地里要浅,转圈时要轻。你懂了吗?”
③我有些惊讶:“稻秧也需要温柔以待吗?”母亲说:“当然了。稻秧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生出根须来。你这么一折腾,根须断了,稻秧就伤了‘元气’。”稻秧也会伤“元气”,像人一样。母亲的话我一直记到现在。
④那个时候,我们每天都吃落苏(茄子的俗称),中午吃晒成菜干后腌制的咸落苏,晚上不是吃炒落苏、蒸落苏,就是吃捏落苏。母亲怕我们有情绪,饭吃得少,缺力气,就想了许多办法——落苏混鱼烧,落苏与韭菜、毛豆一块儿烧。
⑤有一天傍晚,母亲让我一起去菜园里摘落苏。到了种落苏的田垄,她放下篮子,拨开铺展如荷叶的落苏叶子,我看见了许多落苏。一种是淡青色的,一种是青紫色的,都有着晶莹的光泽。母亲看了看落苏,脸上是感恩的神情。她顿了顿,伸出左手捏住一个落苏,慢慢抬起。我以为母亲顺势就把落苏拽下来了,但她没有拽,而是右手握着一把剪刀,在枝上轻轻一剪,只听得“扑腾”一声,一个落苏就跌落在篮子中。
⑥摘落苏用剪刀,我感觉母亲是小题大做了。母亲却说:“这样摘好,一来尽可能不惊动落苏,二来尽可能不伤害落苏。这样落苏长起来就快,每次想吃时都有。”
⑦秋日,天气多了些宁静,待在家的日子也多了起来。母亲杀了一只老母鸡,熬了半天,鸡肉软烂,鸡汤金灿灿的。母亲让我去菜园拔些鸡毛菜,放到鸡汤里。临走时,母亲特地交代别把鸡毛菜的根给拔断了。
⑧我把鸡毛菜带回家,母亲开始择菜、洗菜,一看有一半的鸡毛菜都是断了根的,便问我是如何拔的。我说:“用手一把一把拔的。”母亲检讨自己,说没有叮嘱我要像拔秧一样拔鸡毛菜。
⑨后来一次又需要鸡毛菜,母亲让我和她一起去菜园。只见母亲蹲下身子,伸手在鸡毛菜上轻轻拂过,就像是抚摸孩子的头顶,亲切、温柔;然后伸出大拇指、食指、中指,指尖儿并在一起,往鸡毛菜的根部抠去。母亲告诉我,先捏牢菜根,稍微用点儿力气,往上提一提,再等一等,然后再次提起,鸡毛菜就会被拔出来了。我发现,母亲手里的鸡毛菜确实乖巧、听话,没有一棵是断根的。母亲说:“三根指头往上提一提,是松土,也是告诉鸡毛菜,它要出地了。鸡毛菜知道你的意思了,就会配合你,让你拔了。”
⑩人与农作物之间,可以做到如此亲密,我算是亲见了,也得了些采摘方面的经验。后来我采豇豆、秋葵,摘丝瓜、黄瓜、南瓜,需要用手的时候,我都学着母亲的样儿,要么用剪刀,要么用指尖儿,绝不胡乱抓。我深信,我们家的蔬菜一直长得鲜亮、饱满,总也吃不完,母亲的温柔以待是最重要的原因。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班级正在举办“美文佳作分享会”,老师推荐了本文。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7、初读文章后,小华决定先梳理文中所写的主要事件以及“我”的心理,请你协助他完成下表。(4分)

事件

“我”的心理

母亲用剪刀轻轻剪下枝上的落苏

感到信服

18、在阅读过程中,鹏鹏不慎将墨水滴洒在文章上,致使第②段的部分内容被染盖。请你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进行回填,并说明理由。(只填序号)(4分)
A.伸出四根手指,指尖儿微微张开,稍稍弯曲,慢慢插向稻秧四周的泥土,按照顺时针方向,轻轻地转了一圈,然后回转了一圈
B.并拢四根手指,竖着插进稻根的旁边,估计有一两寸深。围绕着稻秧,把手指转了一圈
(1) (2)

19、小雯在分享阅读体验时说:“这篇文章所记叙的事件都差不多,母亲教给‘我’的也都是如何采摘蔬菜等,‘我’并没有学到多少东西。”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能从母亲身上学到什么。(3分)
20、小欣阅读完本文深受触动,并表示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尽管简短,语言平实,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请你也谈一谈这句话的作用。(3分)
21、创意写作小组决定从不同角度对本文进行点评,于是写了下面的句子作为开头。请你任选其一,写一段赏析性文字,和同学们分享交流。(3分)
开头一:母亲的温柔是刻在骨子里的善良。
开头二:敬畏田野是农民与生俱来的情怀。

(五)名著阅读(8分)

三、作文(45 3分)
24、明媚的春日,百花盛开,自然之花令人沉醉:那份感动、惊喜、愉悦、成长、收获亦是一朵朵花,开在每个人心底。
请以“听见花开”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拮据 惩

2D 神采奕奕: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句中用来形容爷爷看我吃药后的放心,情境不正确。

3、示例:清明节到了,但我只有一天假;五一节又临近中考,我要忙着复习。希望你们保重身体,等着我中考的好消息。期待暑假再和你们相见!

4、

5、

6、

7、(1)山河破碎风飘絮 (2)一蓑烟雨任平生 (3)燕然未勒归无计 (4)家书抵万金 (5)悠然见南山 (6)东风不与周郎便 (7)报君黄金台上意 (8)提携玉龙为君死 (9)大漠孤烟直 (10)长河落日圆

8A A.动词,听说/使动用法,使……听到;B.副词,常常/副词,常常;C.代词,他的/代词,他的;D.介词,比/介词,比。

9C

10、(1)我每天侍奉在皇帝座位旁边,准备接受询问,天下人都错误地称说我的姓名。
(2)刘瓛认为他很奇特(对他感到非常奇怪),亲自为他举行加冠礼。

11、共同点:①勤奋刻苦;②求学心切;③内心强大、意志坚定。

从甲文宋濂不惧天冷借书抄书、跑远路拜师求学、享受读书乐趣而不羡慕同舍生的物质条件可以看出。从乙文范缜积极跟随刘瓛学习、一心求学不因家境贫寒而羞耻可以看出。

参考译文

乙文:范缜字子真,是南乡舞阴人。范缜小的时候,没有父亲,家中贫困,他对母亲很孝顺。他不满二十岁时,听说沛国刘瓛招集徒众讲授学问,于是前去跟随他学习。品格优秀突出、不同一般并且勤奋好学。刘瓛特别赏识他,并亲自为他举行冠礼。在刘瓛门下多年,无论是上学还是回家,常常穿布衣、草鞋,步行走路。刘瓛的学生中很多是乘坐车马的子弟。范缜在他们中间根本不感到耻辱羞愧。成年后,范缜通晓经学,尤其精通《周礼》《仪礼》和《礼记》。生性诚实正直,喜欢说一些令人害怕的话,发表别人听不懂的议论,使一些读书朋友感到不自在。惟独和外弟萧琛相处得很好,琛很有口才,擅长辩论,时常信服范缜说话简短但意思明了。

12、极目大漠,不见村落,只见一线孤烟,冲销上腾,与天相接,显得格外笔直;遥望长河,不见树木,只见一轮落日在河面活动,显得格外浑圆。

13、只有极少数人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及以上;大部分人睡前都有玩手机的习惯。

14A B.结合【材料二】③段“如果前一晚上没睡好,身体白天会产生很多负面指标,这些负面影响很难通过一次日间睡眠恢复”可知,选项表述有误; C.结合【材料三】第二段“如果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生长激素分泌达不到高峰,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高”可知,“少年儿童每日睡眠时间应不低于8小时,否则就会影响身高”表述过于绝对; D.结合【材料一】“其中‘00后’平均入睡时间为00:33;夜间睡眠时长普遍偏短;64%的人睡眠质量欠佳。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睡眠困扰,主要的睡眠困扰有:夜醒/早醒、入睡困难、夜间如厕等”可知,“都是因为睡前玩手机等电子设备,造成入睡困难”表述不准确。

15、示例:小文,建议你睡前不要看手机,因为手机发出的蓝光会减少褪黑素的产生,影响睡眠质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要熬夜,因为睡眠不足会造成记忆力下降,影响成绩。

16、示例:首先指出中国居民普遍存在的睡眠质量不佳的问题,再分析睡眠不足的危害,最后介绍提高睡眠质量的科学知识。

17、①在给稻秧透气时,母亲让“我”温柔对待稻秧 ②感到惊讶 ③感到小题大做 ④母亲轻柔地拔起鸡毛菜

18、(1)B (2)A
A、B两句都是对给秧稻透气这一动作的描写。A句中的“微微”“稍稍”“慢慢”“轻轻”等词语,表现了动作的轻柔与小心,体现了人物对秧稻的爱护,“按照顺时针方向”“回转了一圈”的动作,能够看出人物对给秧稻透气这一动作十分熟练,所以这应该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B句中的“并拢”“竖着插进”等词语,则表现了动作的僵硬与直接,“估计一两寸深”则体现了人物对这一农务并不十分熟悉,所以是对“我”的动作描写。

19、①母亲将稻秧看作人一样呵护,让“我”懂得了要善待一切生命;②母亲看到长势良好的落苏,现出感恩的深情,让“我”懂得了要感恩自然的馈赠,知足常乐;③母亲勤劳聪明能干,在劳动中总结出来的方法,让“我”得到了采摘方面的经验;④母亲温柔的言行对“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要把这种善意传承下去。

20、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题目。
内容上:①概括了母亲对农作物的温柔亲密;②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影响;③表现了“我”对母亲的赞美。

21、示例一:母亲的温柔是刻在骨子里的善良。“手指插进地里要浅,转圈时要轻”,温柔的叮咛背后是母亲将稻秧看作人一样呵护的善心;“脸上是感恩的神情”,温柔的表情是母亲对自然馈赠的感恩,是知足常乐的善意;“伸手在鸡毛菜上轻轻拂过,就像是抚摸孩子的头顶”,温柔的动作是母亲与蔬菜无言交流的善举。母亲温柔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改变着“我”。善意就在这温柔的言行之中代代相承。
示例二:敬畏田野是农民与生俱来的情怀,这一情怀在本文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作者通过描绘母亲与田野的亲密接触,展现了她对农作物的敬畏与爱护。母亲在耘稻时的细心呵护,采摘落苏、鸡毛菜时的轻柔手法,都体现出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珍视。她不仅是在耕种作物,更是在与田野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这种对田野的敬畏,是农民们与生俱来的情怀,也是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这种情怀不仅令人感动,更让我们深刻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倡导我们更加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22、

23、

24、参考例文

听见花开
在春日的暖阳下,我悠闲地漫步于小径之上,感受着微风轻拂过脸颊的温柔。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此刻,我仿佛听见花开的声音,那不仅仅是自然界中花朵绽放的细语,更是内心深处那份感动、惊喜、愉悦、成长和收获的共鸣。
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独特的花语,它们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生命的美丽与力量。我闭上眼睛,用心聆听,仿佛能够听见那些花儿在阳光下的欢声笑语,感受到它们绽放时的喜悦与自豪。
与此同时,我也听见了自己心底花开的声音。那些曾经的感动、惊喜、愉悦、成长和收获,都如同花朵一般,在我心中悄然绽放。我想起了那些陪伴我走过青春岁月的朋友,他们的支持与鼓励,让我在困境中勇敢前行;我想起了那些教会我成长的老师,他们的严格与关爱,让我不断超越自己;我还想起了那些陪伴我度过无数个日夜的家人,他们的付出与陪伴,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幸福。
每一次回忆,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那些曾经的点滴,如同花瓣一般,一片片拼凑成我心中最美丽的花朵。它们在我心中绽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让我陶醉其中。
花开的声音,不仅仅是一种听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它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更加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它让我明白,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往往就藏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够发现它们的存在。
在这个明媚的春日里,我听见了花开的声音。那声音如同一首美妙的乐曲,让我陶醉其中。我感谢那些在我生命中绽放的花朵,它们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意义。我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花朵在我心中绽放,让我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花开有声,那是生命的赞歌;花开有情,那是心灵的交响。让我们用心去感受那些花开的声音,让它们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最美的印记。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