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初中语文7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
初一语文试卷
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8题,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躬行(ɡōnɡ) 教诲(huǐ) 生疏(shū) 燕然勒功(yān)
B.商酌(zhuó) 累赘(zhui) 殷红(yān) 不耻下问(chǐ)
C.校对(jiào) 譬如(bì) 朦胧(ménɡ) 热泪盈眶(kuànɡ)
D.凹凼(dànɡ) 修润(rùn) 卯年(mǒu) 颠沛流离(pè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元勋 门槛 妥贴 锲而不舍 B.拖杳 愧怍 嗥鸣 诲人不倦
C.深宵 斑斓 恳切 大庭广众 D.烦躁 调羹 屏障 以身做则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他们不仅以此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通过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
B. 张叔叔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C. 诸葛亮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D. 我们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宋代刘禹锡的《陋室铭》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C.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需要单用,但没有实在意义。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组词、语气助词。
D.《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是张中行,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
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
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
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
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⑥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①④③②⑤⑥ B.⑥①④⑤②③ C.①④⑤②③⑥ D.⑥①④③②⑤
6.根据《海底两万里》的内容,完成阅读表格。(4分)
7.某班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参与。(8分)
(1)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两个活动形式。(2分)
示例:“孝亲敬老”社区行 ① ②
(2)(4分)班级组织同学们观看《“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录像。下面是小明同学分享的对这一活动的理解,其中有些问题请你按提示帮助修改。
“孝亲敬老”这一主题活动,[甲]有效激发了广大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学习身边样,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乙]孝心少年们的事迹诠释了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加强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①(2分)[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分)[乙]处画线句子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2分)关于孝顺,有一上联为“承恩不忘三春雨”,请从下面三个句子中,选出一句,与上联组成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用楷书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①儿孙孝顺门庭大 ②父母恩情似海深 ③行孝常怀寸草心
上联:承恩不忘三春雨 下联:
8.默写。(请用正楷字规范书写)(8分)
(1)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2)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
(4)杨花榆荚无才思, 。 (韩愈《晚春》)
(5)《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后离愁别绪的句子是: , 。
(6)《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 , 。
二、阅读(本题包括9-18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11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日:“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晒④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鸿儒。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④晒:shěn,讥笑。
- 解释词语(4分)
(1)斯是陋室 (2)惟吾德馨 (3)无案牍之劳形 (4)遂为鸿儒
10.翻译句子。(4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
11.[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3分)
- 二.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完成12-15题。(9分)
①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
②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宇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党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③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
④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12.下列对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行文平易,表面不动声色,而实际情感真挚,内涵深厚。
B.文章对人物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详细描述再现人物全貌。
C.课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待人宽、律己严,及体现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
D.本文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项重要主张是“写话”和“多阅读”及其具体内涵。
13..作者在第①段对于叶圣陶先生的去世为什么说是“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2分)
14.通过第②段画线句子,说说你对叶圣陶先生的认识。(2分)
15.选文②--④段记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三)阅读《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完成16-18题。(10分)
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
①有人曾说:中国总是被这群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群勇士中,一定有一个叫钟南山的人。
②钟南山骨子里的“刚”,从小就埋下了。12岁那年,他偷偷找来一把大伞,从三楼一跃而下,幻想像武侠片中的豪杰一样凌云腾空。没想到,伞边翻卷,支撑力不足,钟南山狠狠地摔在草地上,瘫坐了一个多小时,一声不吭地爬了起来。
③成年之后,钟南山投入到医学行业。1971年他刚进入广州第四人民医院时,是医院里功底最差的大夫。因为一次医疗诊断失误,他被科室的医师们椰揄嘲讽,他羞愧难当,每天见缝插针地开始了医学术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几个月内,他写下了4大本医疗工作笔记,暴瘦24斤,很快胜任了临床工作。
④43岁时,他通过了选拔考试,赢得了到英国留学的机会。当时,中国医生没有资格直接参与临床手术,钟南山只能做一些查房、参观实验的边角活。他知道,只用眼睛看根本不能做出成绩,导师也不看好他,只允许他待满8个月。钟南山不服气,决定改变局面。为了观察真实的实验过程,他在自己身上抽血30多次,记录好实验数据:为了研究“一氧化碳对人体影响”的课题,他狂吸一氧化碳。要知道,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高达22%,就相当于连抽60支香烟。他成功了,不仅证实了导师的演算公式,还指出了推导的不完整性。导师心服口服,告诉钟南山:“你想待多久都可以。”毕业时,英国一家大学极力挽留钟南山,希望他在家医院工作,钟南山则执意要回国。导师弗兰里给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写信,热情赞扬钟南山:“我从未遇到过一个学生,像钟医生这样勤奋,合作得这样好,这么有成效。”
⑤钟南山在他的日记里写道:“我终于让他们明白了,中国人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我第一次感觉到做中国人的骄傲。”从此他成长为一个敢医敢言的“钢铁直男”,在医学的荆棘丛里走出一条坦途。
⑥钟南山这个名字,曾和“非典”连在一起。那一年,他担任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医疗专家组组长,一下被推上“非典”战场的最前沿。当时,官方将“非典”病原确定为衣原体,称“非典”已经得到控制,是他站出来揭开真相:“衣原体很容易治疗,我试过治疗了,根本没有用。病情还在扩展,连医护人员都被感染了,怎么能说是控制了?”两个月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引起“非典”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变种。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又是他,首先披露十几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病毒存在人传人的现象。
⑦“人最可贵的是讲心里话,心里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你拿出来批判也没关系,只要能够启发大家思考就达到目的了。”钟南山一生铿锵刚直,不相信盲目的传言,不屈从所谓权威,只相信实践和时间检验过的真理。这样一个刚的猛士,心底却藏着极致的温柔。
⑧“非典”刚开始时,广州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急剧增多,连一些医生也开始对“非典”病人避之不及,明知病毒极强,钟南山还是挺身而出:“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他亲自给每个病人量体温,不放过每一个观察的机会。曾连续工作38小时未合眼,直到病倒在床。为了不影响同事和病人的情绪,他隐瞒了病情悄悄回家治疗。几天后,身体虚弱的钟南山回到研究所,尽管他连东西都拿不稳,还是让同事帮他穿戴好口罩、大褂、帽子,随后就往病房冲,等着他的病人立刻就认出来:“我意识模糊,但我知道是他,我的心踏实了下来。”疫情在武汉出现时,他叮嘱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门”,自己却毅然踏上去往武汉的列车。历经多少疫情,被疲倦和疾病百般折磨,他都不曾落泪,却在听闻武汉街头无数市民齐声高唱国歌的消息时,眼眶泛红,哽咽失声。
⑨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⑩钟南山就是那刚硬坚强、永不弯折的中国脊梁。
16.文章围绕钟南山的“刚直”写了很多事,请简要概括出任意三点。(3分)
17.根据括号里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语句的妙处。(4分)
(1)我从未遇到过一个学生,像钟医生这样勤奋,合作得这样好,这么有成效。(表达方式)(2分)
(2)历经多少疫情,被疲倦和疾病百般折磨,他都不曾落泪,却在听闻武汉街头无数市民齐声高唱国歌的消息时,眼眶泛红,哽咽失声。(表现手法)(2分)
18.作者为何不用“钟南山传”而用“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作为文章标题?请简要分析。(3分)
三、作文(本题包括第19题,40分)
19.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述;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600字左右。
2024年部编版初中语文7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
参考答案
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8题,共30分)
1.(2分)【答案】B
2.(2分)【答案】C
3.(2分)【答案】D
4.(2分)【答案】A
5.(2分)【答案】D
6.(4分)
【答案】(1)①儒勒·凡尔纳(或凡尔纳) ②法国 ③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南极冰山
7.(8分)
(1)(2分)
【答案】示例:①“孝亲敬老”我来说②“孝亲敬老”故事会③“孝亲敬老”图片展
(2)(4分)
【答案】①在“习惯”后加“的热情” ②“加强” “彰显”
(3)(2分)
【答案】行孝常怀寸草心
8.(8分)
【答案】(1)万里赴戎机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凭君传语报平安 (4)惟解漫天作雪飞
(5)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6)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二、阅读(本题包括9-18题,共30分)
(一)(11分)
- (4分)
【答案】(1)这; (2)德行美好 (3)使……劳累; (4)博学的人;
10.(4分)
【答案】①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②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担忧,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
11.(3分)
【答案】从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描写陋室。
【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往的没有没有功名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非常爱好学习,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存,内心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担忧,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学识渊博的儒者。
- 二.(9分)
12.(2分)【答案】D
13.(2分)
【答案】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倒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
14.(2分)
【答案】不同语言形式的说话可以体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与人亲近。(2)“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体现叶圣陶先生严于律己。
15.(3分)
【答案】修改文章;恭送客人;作文坚守写话风格。(意思对即可。)
(三)(10分)
16.(3分)
【答案】①12岁就敢从三楼“跳伞”。②在广州第四人民医院努力学习专业,很快胜任临床工作。③在英国留学期间为获取第一手资料,用自己做实验。④在英国学成后执意回国。⑤在“非典”、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勇敢揭露真相。⑥疫情最严重时不顾危险亲临第一线。
17.(4分)
(1)(2分)
【答案】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用弗兰里高度赞扬钟南山的态度和语言表现了钟南山的勤奋和敬
业。也为下文写他在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非凡表现做了铺垫。
(2)(2分)
【答案】运用对比手法,将被疲倦和疾病百般折磨都不曾落泪的钟南山和听到武汉街头无数市民齐声高唱国歌时哽咽失声的钟南山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了钟南山对遭受疫情折磨的祖国母亲深深的热爱之情。
18.(3分)
【答案】“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使用比喻手法,将钟南山比作中国脊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钟南山的家国担当,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永不折服”突出钟南山的刚毅执着。用“钟南山传”为题,只能表明文章内容是记叙钟南山的生平事迹,比较平淡。
三、作文(本题包括第19题,40分)
19.
【例文】: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话形容我们班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八3班,“牛人”可是层出不穷,而且一个个都剑走偏锋,不走寻常路。
心灵手巧,这个本应形容女生的词,却体现在我们班一位男生——李建材身上。不错,他可算得上我们班的“手工帝”了!他的手白皙纤细,十分灵巧。记起在一节美术课上,老师让大家作画,方式不限。他用了短短的时间,用手轻巧的一提一紧,把一截铁丝拧成了几个惟妙惟肖的动物,活生生地立于纸上,成为所有作品中的一大特色,真是让人惊讶不已。
说到作画,可不能忘记了我们班的另一位绘画大师——谢凌逸,他擅长水粉和水彩,是我们班的宣传委员,平时班上的黑板报作画全是他一人完成,我们只有一旁写写字干瞪眼的份了。想起之前一次的黑板报,临近截止时间,我们急得要命,可他却不慌不忙,举起画笔,手一挥,一幅极妙的水粉画便浮现眼前,加上他的手白净修长,骨节分明,挥舞起来倒有一种特别的美感。
说完了绘画高手,再说说我们班的学霸——聂萌遥吧,说起我们班的聂萌遥,唯有“认真”二字可说明一切。萌遥态度认真,课上笔记从不落下,即使再无聊的课,她也从不怠慢,笔记一次不少。不仅如此,记得有一次班会,老师批评大家态度不好,所有人都无所谓的样子,只有萌遥,在大家起哄之时,严肃认真地说:“我们为什么不跟好的(班级)比,要跟差的(班级)比呢?” 聂萌遥的这句话,至今还回荡在我心中。
诸如此类的“牛”还有很多,像我身后一溜排的“灵魂歌手”们,唱起歌来可是惊天地动鬼神,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可自拔。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班的“牛人”,用他们的绝技丰富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