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鉴赏,如何复习?
为了效率起见,首先要搞清考点的分布。归纳历年的题型发现,一共可以分成4大块,诗歌的形象,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
其中对诗歌形象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上;
对于诗歌语言的考查,则集中在诗歌的炼字或者事业诗眼上;
而对于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常见的表达技巧上。
我们以2018年全国语文卷子的三套卷为例子,在每一道题的后面标出了相应的考查方向,给大家提供参考。
具体的试题,大家手头一定都有,一定要认真看。仔细琢磨。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学习的方法上多加琢磨,有时候会比单纯的泡在题海里效率高得多。
学习的关键时刻,想和大家说的是,高三复习,务必有全局观念。
在复习阶段,提醒同学们,我们务必从具体的题型当中完成以上的提炼。学习首先要有战略高度,然后才具体到战术,语文学习也不例外。
像这样,我们以语文学科内部各个应试板块为单位,进行整合和归纳 ,熔知识和技巧于一炉,回顾以往的练习,不断提炼方法,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知识的联系之间训练能力,便有希望顺利通过考试。
另外一直有同学说高考的诗歌鉴赏太难,首先是读不懂,其实这也是正常的。
尽管每个人并不一样,但是我们面对的试题却是一样的,大家都不是古人,自然会觉得古文很难。
广义上,试题中的诗歌鉴赏也可以看成是阅读的一部分,提醒大家,这类题目的难点,其实主要是语言的障碍。
因为诗歌的语言,毫无疑问,使用的是我们今天不用的文言文,又因为字数的限制,以及格律及押韵的要求。
再者诗歌内容凝练,表情达意含蓄,形式上不免会跳跃、多处会出现省略和跳跃,所以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诗歌的语言便很陌生。
除了诗歌自身的要求,还有时候是作者的原因。因为炼字等的需要,作者也会故意在语言上会产生措置;以此使得表情达意更含蓄、更凝练,这是以内容上的跳跃和省略为代价的。
读懂诗歌需要注意诗歌这方面的特点。
读懂古人的作品,理解诗人或词人的意思,准确找出正确的选项,或者以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