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阅读下面语段,依据语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或为加点字注音。(4分)
河南人杰地灵,这片被黄河水灌gài的中原大地承载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孕育出灿若星辰的仁人志士。他们前仆后继、埋头苦干,形成了以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为代表的精神财富,使红色文化在这里根深dì固。我们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之下,应当不断砥砺自我,艰苦奋斗,让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1)灌gài( ) (2)前仆后继( )
(3)根深dì( )固 (4)熏陶( )
2、古诗文默写(8分)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请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送给好友一份特别的新年祝愿。
新年祝福 | 诗文名句 |
纵览山河美景 | 祝你有闲暇能远赴边塞,体会范仲淹笔下“塞下秋来风景异,① ”的奇异秋景(《渔家傲·秋思》);欣赏岑参诗中“② ,③ ”的瑰丽雪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锻造优秀品格 | “人生难免挫折,愿你学会秋瑾”“俗子胸襟谁识我?④ ”的坦然(《满江红·小住京华》);学会刘禹锡“⑤ ,⑥ ”的昂扬向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点燃壮志豪情 | 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望你有苏轼“⑦ ,西北望,射天狼”的情怀(《江城子·密州出猎》);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⑧ ”的壮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北宋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1969年出自定州市净众院塔基地宫。 。 , 。 。 。这件器物造型隽秀,装饰华丽,堪称定窑瓷器中最为精美的一件。
①瓶的一侧饰有龙首流,龙首高昂,怒目,张口露齿
②这件器物为细长颈,颈中部出沿,颈上部为仰覆莲瓣纹,中部为覆莲纹相轮圆盘,下部为竹节纹
③下颌饰一缕龙须
④刻花刀法犀利,线条流畅,花纹层次丰富而清晰,整体感强,具有浅浮雕效果
⑤器身上腹刻缠枝花卉,下腹刻仰莲四重
A.④②①③⑤ B.②①③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④③②①⑤
4、班级开展“漫漫太空路,悠悠中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共7分)
(1)小宇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这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2分)
材料一:2017年11月起,北斗进入密集发射阶段,两年半实现18箭30星的壮举,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全球组网完成,正式开启全球服务时代。2020年4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诸多新科技得到运用。2020年7月23日,由轨道器,着陆器和火星车组成的天问一号从海南文昌航天器发射场发射升空。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材料二:到2022年年底,经过密集的11次航天发射,中国空间站完成组合,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三座模块化空间站(前两座是“和平”号和国际空间站)。前苏联的“和平”号从核心舱发射到建成花了10年(1986—1996年),而国际空间站首个舱段是1998年升空,到2016年才基本建成。由于后发优势,天宫号空间站很多材料,科技水平都超越国际空间站。
探究结论:
(2)小航同学以表格形式搜集整理了近年来中国航天器的名称,请你按照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中国航天器名称大全 | ||
航天器的名称 | 航天器的使命 | 起名的由来 |
嫦娥 | 探月工程 | A |
祝融 | 火星车 | 上古时代神话故事中掌管用火的火神。 |
天问 | 火星探测器 | 屈原长诗《天问》,其中有许多关乎宇宙的问题。 |
北斗 | 全球定位 | B |
玉兔 | 月球探测车 | 神话故事中玉兔是居住在月宫中捣药的“神兽”。 |
悟空 | 暗物质探测 | C |
…… | …… | …… |
①思考探究航天器起名由来,将表格填写完整。(3分)
②通过思考分析表格里的内容,你发现中国航天器的命名有哪些特点?(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共16分)
常守山
①云阳山云雾深处的常家村,最让人高看一眼的是常守山。常守山65岁了。个子高大,脸盘也宽大,配着大眼、长耳、高鼻、阔嘴,还有嘴边永远浮着的笑意,村民们都说他是生就的佛相。
②他是种田的好把式,几亩水田、山田侍弄得条理分明,不需要妻子帮忙。他也是盘山(种树、栽竹)的行家里手,屋后的一大片自留山,是他储钱、取钱的银行。种田、盘山之外,他精力还有富余。家里设有工匠房,摆放着打铁的红炉、站台,做木工活用的砍凳、工具柜。农具中的锄、铲、刀,都是老式样。家具也是按老规矩打造,时新的款式他嗤之以鼻,而且是就地取材,什么胶合板、纤维板、木屑板绝对敬而远之。
③农具、家具,常守山做了为的是自用,并不以此作为谋生的项目。但有一种东西,他不常用,别人也不常用,他却隔三岔五地制作,那就是打更报时、驱赶野兽的木梆。木梆在城市、乡村早成了文物。自从有了钟、表,还要它来报时吗?在山区用得着它的时候,是守秋。各家都有苞谷地,到了夜晚,敲梆吓走那些前来偷、咬苞谷棒的猴子、野猪。现在条件好了,敲梆太费事,提一个便宜的收录机去,里面录着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响亮声响,充了电的干电池可以用好几个小时。守秋的人坐在一堆篝火后,隔一阵按一下开关播出声音,莫说是猴子、野猪,连豹子都逃得远远的。
④妻子问:“老常,没用的木梆,你还做?”“你不懂什么叫无用之用!”常守山哈哈一笑。
⑤原先守秋用木梆时,村民来索取,常守山是免费相送。现在呢,没人要了,他是做着玩。他做的木梆,用的是自留山里自己种的香樟树。他砍倒一棵樟树,裁掉枝杈只留主干,将树皮剥去,然后将主干锯成一截截的,再锯成长方形的坯料。他把坯料架空,放在遮阳、通风处,让它自然干燥,两三年后才可用。
⑥常守山做起木梆来很从容。从梆子到敲梆的棒棰,镂空,磨齿,火烤、磨亮,为的是木料经得住敲打。成品后,轻轻一敲,回音齿里荡出“梆——梆——梆——”,声音高亢、宏重,传得很远很远,像京剧舞台上的花脸演员叫板,有经久不息的膛音。
⑦做一个木梆,又费时又费工。村民们背地里议论:常守山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常家堂屋的墙上,隔些日子,旧木梆换下来,再把新木梆换上去。有时候,常守山兴致来了,取下木梆,站到门外的土坪里,或轻或重地敲打几声,像一个顽皮的细伢崽。
⑧常守山对妻子说:“只有一种东西我打造不出来,那就是手机!但我会玩手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君子使物,不为物使。”一个农民说出这样的话,不但妻子听不懂,村民也会听不懂。不简单啊,常守山虽只念过初中,但他喜欢读书自学,传统国学的普及本他买了不少,在夜晚灯下,津津有味地手不释卷。
⑨村里第一个玩手机抖音的,是常守山。
⑩初冬,常守山去竹山挖冬笋。他把手机固定在一根三四尺长的细竹竿上,由妻子举着,拍摄抖音视频。只见视频中远山含翠、云缠雾绕,竹林吐绿、葱茏茂密。常守山头扎白毛巾,背着一个很大的竹背篓,背篓里放着一把短柄二齿锄;左手拿着木梆,右手拿着竹根棒棰。缓而慢地敲几声梆,梆声在山里荡漾开来,经久不息。然后慢慢说道:“冬笋是美味,人人都想吃。可怎么才知道它藏在哪里呢?我来告诉你。”只见常守山从从容容地穿行在竹林中,用短柄二齿锄,挖出一只一只肥硕的冬笋,丢进背篓里。最后,他又缓又慢地敲响几声梆,缓缓道:“溶溶晴港漾春晖,芦笋生时柳絮飞。我们常家村,家家竹林,户户竹园,柳絮未飞,冬笋已肥,欢迎采购,体验挖冬笋的乐趣!”抑扬顿挫的声音和着梆声融进了竹林里,飘向了远山。
⑪妻子问:“你怎么不说请来我们常家?”“到哪家不是一样?常家村是一家人。”
⑫这个抖音视频在网上一发出,马上爆红。村民们很感动,赶快转发到各自的微信圈。沿着云缠雾绕的山区公路,私家小车、电商的货车,一拨一拨地来到常家村,看风景,吃农家饭菜,采买土特产,听梆声。常守山家有四间客房,总是住得满满的。
⑬他领着客人去游山,手里提着木梆。山谷里、岔道边、密林中,不时地敲两下,提醒客人不要走散了。到了快吃饭时,他的妻子在家门前敲三声梆,他也回应三声梆,表示马上会转回来,比打手机还便捷。半夜三更,客人已沉入梦乡,常守山会披衣起床,说是去院墙外巡查,轻轻打几声梆。妻子说:“还用得着你去敲梆报时吗?”“不是报时,是报平安。家在梆声里,这个念想就很温馨。”
⑭村民们感叹:老常,你是个人物!
⑮如今,村民们常去常家索取木梆。“常爷,我来求个木梆敲一敲!”常守山拍了拍手,说:“好!”
(作者:聂鑫森,有删改。)
5、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村民们对常守山的态度在不断变化,请根据提示将图表补写完整。(4分)
6、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比一比,品析原句的表达效果。(2分)
原句:镂空,磨齿,火烤,磨亮,为的是木料经得住敲打。
改句:镂空磨齿火烤磨亮,为的是木料经得住敲打。
(2)你不懂什么叫无用之用!(请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部分的含义。)(2分)
7、第⑩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视频内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8、读完这篇小说,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坚守、乡情、见识……请结合内容和主旨,围绕其中一个词,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9-11题。(共12分)
【文本一】
流行语进入主流表达,并非都是坏事
①年末岁尾,各种年度盘点相继发力。
②前不久,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年度“汉语盘点”,包括最具网络特色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③笔者注意到,除了“觉醒年代”“强国有我”代表主旋律、正能量的词语外,“破防了”“躺平”等网络用语,在榜单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④有人质疑,网络流行语犹如入侵物种,大肆泛滥,动不动就“破防”,破坏了汉语的纯洁;也有观点认为,这些流行语的盛行,很可能会导致年轻人语言匮乏、表达方式单一。
⑤在笔者看来,大可不必过早下定论,流行语进入主流表达,并非都是坏事。
⑥首先,网络流行语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其次,认真解读后不难发现,在“刷屏级”网络热词的背后,实则抒发的是年轻人昂扬向善的时代情感。
⑦比如,横扫多家榜单的流行词——“破防了”,这个词最初源于网络游戏,意为“技能被打破、防御被突破”。之后,在互联网语境下,获得新的含义:由于触发某种强烈的情感,心理防线被突破、内心受到不可抑制的震动。
⑧回顾这一年,有太多让人“破防”的瞬间。庆祝建党百年,在天安门广场上,当1000余名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齐声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最强音时,所有人为之震撼:同样是在今年7月1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校长,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当镜头扫过她身上那件朴素黑色衬衫和贴满膏药的双手时,网友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情感冲动,视频弹幕一度被“破防了”刷屏;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陈独秀之子陈乔年英勇就义的画面,让不少观众被这位热血青年的家国情怀感动,一边流泪,一边大呼:“破防了!”;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神舟十三号进驻中国空间站,太空再添一抹中国红;东京奥运会上,越来越多“00后”摘得桂冠……这些画面,都成为网友们的“破防”时刻。
⑨我们知道,流行语大多源于网络平台,是网友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表达方式。而正在崛起的“Z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身处“移动互联网 ”视频社交的新时代,评论、公众号留言、弹幕等,流行语成为他们与社会互动、表达自我的新方式。
⑩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简便浓缩、诉诸直觉、风趣幽默的表达方式,在当下,“点燃”的并不是只有年轻人,甚至在全社会普及。
⑪诚然,相比汉语的深厚意蕴,流行语固然有其粗略浅显、意蕴单薄的尴尬。但不能因此否认,它是年轻人记录、参与社会生活的合理表达,是数字时代的符号标记,是展现年轻人的情感图谱。
⑫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与其一味否定,不妨顺应“Z世代”群体的崛起,抱着“包容、研究、引导”的态度,以流行语为突破口,点燃新一代年轻人的家国情怀,增加流行语的深意和厚度。
【文本二】
据新华社沈阳5月27日电(记者王炳坤 陈光明)时下使用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一些特殊的网络用语甚至成为不少人的口头禅。随着中高考临近,专家提醒,考生在中高考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时要格外谨慎。
记者日前在沈阳、鞍山一些中学随机采访发现,网络语言在学生中十分盛行,很多学生平时就喜欢用网络语言说话,在写博客甚至写作文时都会使用。鞍山市中学李老师说,她批改一个高中男生的作文里就写到“我特别崇拜‘骨灰’级的××教授……”李老师对“骨灰级”特别不理解,而且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后来听学生解释后才明白,原来“骨灰级”是德高望重的意思。
那么,在中高考作文中该不该使用网络语言呢?教育专家表示,中高考大纲里没有做出不能使用网络语言的硬性规定,但考生是否使用网络语言也要看具体情况。如果使用绝大多数人都了解,并且能使作文语言活泼的网络词汇,也未尝不可。但是要知道大多数网络词汇对于批改试卷的语文教师来说可能并不适应,有的甚至还不知道其意思,如果考生用得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在语言上被扣分了。
9、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本一认为网络流行语并非洪水猛兽,对待网络流行语不可一堵了之。
B.文本一“点燃”的意思是激发起对某种事物的激情,相当于“激发”,但是比“激发”更形象。
C.文本一中“破防”和文本二的“骨灰”都是网络流行语,如果任其发展,会破坏汉语的纯洁性。
D.网络流行语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是当下快节奏生活方式下的年轻人抒发情感的工具。
E.文本二报道中教育专家认为,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令人不知所云,影响考试分数,要杜绝用网络流行语。
10、文本一第⑤段至第⑧段,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4分)
11、文本一的作者和文本二中的专家都谈论了网络流行语,其主张有何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写作目的简要分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5题。(共12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贞观中,太子承乾数亏礼度,侈纵日甚。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撰《谏苑》二十卷讽之。是时太子右庶子孔颖达每犯颜进谏,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谓颖达曰:“太子长成,何宜屡得面折?”对曰:“蒙国厚恩,死无所恨。”谏诤愈切。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又因文见意,愈广规谏之道。太宗并嘉纳之,二人各赐帛五百匹,黄金一斤,以励承乾之意。
(节选自《贞观政要》)
1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妻之美我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美轮美奂
B.由此观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走马观花
C.上书谏寡人者 受上赏 纸上谈兵
D.朝服衣冠 朝而往,暮而归 朝晖夕阴
13、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4、甲文中对齐威王着墨不多,应答过程中的“善”字可谓语约义丰,试分析“善”字的表达效果。(4分)
15、邹忌和孔颖达进谏的原因和方式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6-17题。(共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着深挚沉痛的感情,富有艺术感染力。
B.颔联使用比喻,形象地说南宋国势衰微如风中柳絮,个人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凉。
C.尾联慷慨陈词,通过间接抒情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17、有人认为,诗歌的颈联堪称“天然妙对”,请你结合诗句分析“妙”在何处。(2分)
四、名著阅读(4分)
18、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往往在人生关键时刻做出重大选择,由此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走向。请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内容对此进行阐释。(4分)
①《水浒传》 ②《简·爱》
五、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顾拜旦曾经对奥林匹克精神做过如下阐释:“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最本质的事情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这则材料唤起了你的哪些记忆或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以“ ,最重要”为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记叙文或简单的议论文,可以讲述你的经历,也可以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记叙文要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议论文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1)溉 (2)pū (3)蒂 (4)táo
2、①衡阳雁去无留意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 ③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英雄末路当磨折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 ⑥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会挽雕弓如满月 ⑧赢得生前身后名(每空1分,共8分)
3B
4、(1)近年来中国在空间技术(航天)领域捷报频传,发展速度和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2)①A.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中的人物,居住在月宫。
B.古人用北斗七星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
C.出自古典名著《西游记》的经典形象,具有火眼金睛。或解释为“领悟、探索太空”的含义。(3分,一点1分,答出加点词即可。)
②<1>重视弘扬传统文化。<2>接地气、有雅气。<3>体现大国航天的胸怀及航天人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4>都承载着人们对太空的美好幻想。<5>富有中国式的智慧和浪漫。(2分,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5、(1)常守山精心制作没有用处的木梆(2)常守山拍摄的宣传常家村的挖冬笋的短视频爆红(各2分)
6、(1)原句用了四个逗号(运用短句),加强停顿,舒缓语气,减缓节奏,(1分)写出了常守山制作木梆时动作的舒缓、从容,表现了他制作木梆时的从容、气定神闲(享受、沉醉、认真、细心……)(1分)。
(2)“无用”指木梆失去了传统的打更报时和驱赶野兽的作用(1分),“用”指木梆给常守山带来乐趣;成为常家村乡土风情的标志,吸引游客,帮助家乡在新时代获得发展(答出分号前后任意一点即可)(1分)。
7、①视频中突出展现了常家村优美清新的环境、经久不息的梆声、挖冬笋的过程,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②描写了常守山的装扮和语言,刻画了常守山朴实、有书卷气的形象;③为下文视频爆红引来许多游客作铺垫。(每点2分,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8、“乡情”示例:以前守秋时用木梆,村民来索要,常守山都是免费相送;他拍视频宣传山村,不把商机着眼在自己家,而是认为常家村是一家人,作者在常守山这个人物身上寄寓了对乡情的重视。
“坚守”示例:常守山文化水平不高,却坚持自学国学经典;当木梆在现代社会渐渐被抛弃的时候,他依然坚持用传统方法认真痴迷地制作木梆,在拍短视频时融入梆声,领客人游玩时用梆声提醒客人,让梆子成为常家村的风物,让人们听到梆声就想到常家村,最终让村民也重新开始喜欢、使用木梆,让这个老物件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这些情节体现出对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精神的坚守。
“见识”示例:常守山虽然痴迷于国学,对木梆念念不忘,但他也从传统中汲取了营养,增长了见识,有了“君子使物”的思想。正是这样的见识,让他没有固守传统,而是积极接受新鲜事物,运用抖音宣传常家村的风物,使常家村爆火,改善了村民的生活。
9、CE(答出一项即得2分,共4分)
10、作者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流行语进入主流表达,并非都是坏事”(1分),接着分析并非都是坏事的原因,指出网络流行语的积极意义,(1分)然后通过解释网络热词“破防了”含义(1分),最后列举出运用“破防了”的相关事例的例子进行举例论证,论证论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1、文本一作者认为对于那些能体现年轻人昂扬向善的时代情感的网络流行语,应抱着“包容、研究、引导”的态度,允许其进入主流表达。这是因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想以此为突破口,点燃新一代年轻人的家国情怀,增加流行语的深意和厚度。文本二中专家则认为在中高考的作文中应慎用网络语言。这是为了给参加中高考的考生提醒,以免弄巧成拙被扣分。(主张各1分,原因各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D
13、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讥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
14、(1)表明齐威王对邹忌劝谏内容的认同接受、赞赏和肯定。(2)齐威王意识到广开言路、纳谏除弊的必要性/或齐威王意识到兴利除弊的必要性。(3)表现出齐威王心胸开阔,善于纳谏除弊的明君形象。(4)表明齐威王纳谏除弊的决心。(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5、①他们进谏的原因不同:邹忌进谏的原因是齐王受蒙蔽很严重;孔颖达进谏的原因是太子多次违反礼仪法度,奢侈放纵。
②进谏的方式不同:邹忌以委婉的方式进谏;孔颖达当面直谏,还借助撰写《孝经义疏》进谏。
16C
17、颈联意思为在惶恐滩头因兵败曾说起惊恐不安的心情,如今在零丁洋里又感叹自己的孤独无援。“惶恐”“零丁”巧借地名,一语双关,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兵败被俘的惶恐不安和孤苦无依的境况,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意思对即可)
18、示例一: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属于统治阶级的一员,过着安分守己的生活。但因高衙内看上了林冲的妻子,便要不惜一切手段霸人妻室,陷害林冲并将其刺配沧州;林冲投奔柴进后,柴进给他找了看守大军草料场的差事。高俅又命人火烧草料场,要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所住的草堂被大雪压塌,他另寻住所,免于一死,并意外得知真相,在恼怒中爆发,最终提枪戳死陆谦、富安和差拨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这个不得已的选择最终让逆来顺受,不愿与官府做对的林冲开始了落草为寇的生活。
示例二:简·爱虽然长相平庸,个子矮小,但凭借自己的聪慧和独立的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当二人举办婚礼时,她得知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着,便毅然决然选择离开罗切斯特;后来桑菲尔德庄园失火,罗切斯特失明,她又选择回到罗切斯特身边照顾他,她的选择最终为她赢得了人格独立,并获得了有尊严的爱情。(结合情节,叙述清楚人物做出“选择”的前因后果,以及对其命运的影响)
19、参考例文
拼搏,最重要
一个词,一种情绪;一个词,一年的记忆。每个人在每一年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有的让人开心,有的让人气愤,有的让人痛苦,各不相同。而我在这一年里经历的事情,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拼搏”了。
今年九月份,我从初一升到初二。原本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然而,进入初二学习,才真正意识以前所学的东西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开学的时候还蛮开心、蛮激动的,直到正式进入到复习才真正的懂了什么叫初中。刚开始做题目的时候,五个题目吧,几乎全错。越是这样,人的意志力也会慢慢地消沉下去,会厌倦做题,会对做题产生一种恐惧。初中的时间很紧迫,题目的难度也高,每次自己盲目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提醒自己:拼搏讲究的不是快,要得是质量。
从此以后,“拼搏”这个词便成了我的信念。
今年暑假时,我去参加了一场舞蹈比赛。到了场地旁的时候,我发现对手和我差不多,但别人的级别比我高,我稍微有一些紧张,把比赛当平时训练。虽然我的动作做的不是很到位,但凭借自己平常的努力还是获得了三等奖,从此以后我更加地坚信,“拼搏”是我这一年的年度汉字。
中国汉字有许许多多,我之所以选择“拼搏”这个词当我的年度汉字,是因为我认为这个词代表的意思是不服输,而我这一年里经历的事情也恰恰是这样,所以,我觉得“拼搏”这个词语最适合我。我以后也会继续“搏”下去。
拼搏,搏的是什么?搏的是后年中考的胜利。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我们即将迎来属于我们的中考,很紧张,很激动,时间很紧迫,每天都面对着做不完的作业,还有放在桌上那一本本厚厚的书等着去学习,原本以为那些都不是事,现在才发现自己错了,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但是我没有放弃,每次都强迫这自己去完成,必须完成。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从之前被强迫到现在的主动去完成,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也更懂得了拼搏的含义:“搏”需要付出,需要坚持。
拼搏,是我最重要的年度汉字。
相关链接
该卷中的阅读材料《常守山》来自2024重庆大学城重点学校九上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和2023四川绵阳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