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四)(附答案解析)
2023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四)
第 一 部 分(1~4题 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共4分)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忧伤的;“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清明节又是美好的。这是一个(jìsì)祖先、勉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节日。今时今日之清明节,既延续了传统节日的悠久历史,又有着(qìhé)当下的别样内涵。不论是烈士陵园里列队行礼的中小学生,还是去往城郊公幕路上的堵车长龙,抑或乡野村头回乡祭扫的年轻后生,人们都在用实际行动,共同传承着这个节日的厚重深远。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jìsì) ②(qìhé)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 应改为 ② 应改为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8分)
(1)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 , ,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设想未来相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场面的句子是 , 。
(5)《湖心亭看雪》中借船夫之口,含蓄地表现作者高雅脱俗的情致的句子是:
, 。
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24日,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祝融号”脱颖而出。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事实上,当我们回首过往不难发现,中国航天的起名都大有讲究,与我们传统文化、远古神话休戚相关。
中国载人飞船叫“神舟”——“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也是“神州”的谐音,象征着飞船研制是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大协作的产物;同时“神舟”还有神气、神采飞扬之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全球定位卫星系统叫“北斗”——“北斗”本义是北方夜空中接近极点的一个星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
仿照示例,请你从以下名字中任选一个,解释其寓意。
①中国运载火箭叫“长征” ②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叫“悟空” ③中国探月工程叫“嫦娥”
答:
4.以下是中国文明网发布的公益广告,盘子下面的文字分别是“俭以养德 杜绝穷奢”和“大地馈赠 拒绝浪费”。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5分)
(1)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这幅公益广告的主要内容。(3分)
答:
(2)请你为这则公益广告,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答:
第 二 部 分(5~20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5~6题。(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登飞来峰
李白 王安石
杨花落尽子规啼,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寄愁心与明月, 不畏浮云遮望眼,
随君直到夜郎西。 自缘身在最高层。
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的后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分)
答
6.《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的“浮云”的意思是什么?这两句话蕴含怎样的哲理?(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7~11题。(15分)
[甲]高适①五十始为诗,为少陵②所推。老苏③三十始读书,为欧公④所许。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⑤。”朱文公⑥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⑦穷乡晚学之士。
[乙]唐张参⑧为国子司业⑨,手写九经,每言读书不如写书。高宗⑩以万乘之尊,万几之繁,乃亦亲洒宸翰⑪ ,遍写九经,云章烂然⑫,终始如一,自古帝王所未有也。又尝御书《汉光武纪》赐执政徐俯⑬,曰:“卿劝朕读《光武纪》,朕思读十遍不如写一遍,今以赐卿。”圣学之勤如此。 (选自《鹤林玉露》)
①高适:唐代边塞诗人。②少陵:即杜甫,号少陵野老,唐代诗人。③老苏:即苏洵,北宋文学家。④欧公:即欧阳修,北宋文学家。⑤聊以拙自修:意思是勤能补拙。⑥朱文公:即朱熹,宋朝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世称朱子。⑦接引:引荐,此处应为“鼓励”意。⑧张参:唐朝人,曾任国子司业。⑨国子司业:官职名。⑩高宗:即宋高宗赵构,南宋开国皇帝。⑪宸翰:帝王的墨迹。⑫云章烂然:云章指帝王的文章,烂然是光彩灿烂的意思。⑬徐俯:南宋诗人,官至权参知政事(副宰相),故曰执政。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每小题1分,共4分)
(1)为少陵所推 为:
(2)圣贤之学亦然 之:
(3)又尝御书《汉光武纪》赐执政徐俯 尝:
(4)圣学之勤如此 如:
8.《古代汉语常用字典》中,“每”的义项有:①各,逐个;②每次,每逢;③常常,屡次;④当,将。“朱文公每借此句作话头”中的“每”,应选的义项是(填序号)( )(2分)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卿劝朕读《光武纪》,朕思读十遍不如写一遍,今以赐卿。
10.甲文对你的学习有哪些启示?(3分)
答:
11.乙文中宋高宗认为“思读十遍不如写一遍”,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3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4题。(8分)
关爱的力量
①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贴心的关爱,无处不在。一句适时的关怀,能让失去生活重心的人,重新获得奋斗的勇气。一个关怀的拥抱,能让迷惘的灵魂,重新找回生命的价值。关爱,编织了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
②古代有两位农夫兄弟,他们共同耕种一块土地,粮食丰收后,各自分取一半儿。当时,做哥哥的已经成婚有了孩子,可弟弟还没有成家。有天晚上,弟弟想:哥哥结婚有了孩子,家庭负担重,他应该多接济哥哥一些粮食。于是,他起身把自己的一些粮食挪到他哥哥的粮仓里。同一天晚上,哥哥也在想:我已经有家,现在有媳妇关心我,将来有孩子照顾我,而弟弟还是单身,他应该为今后多存一些粮食。为此,他起床也把一些粮食挪到了弟弟的粮仓里。在第二天早上他们发现,自己粮仓里的粮食都没有减少。第二天晚上,他们也同样这样做了。第三天晚上也是一样,各自粮仓里的粮食仍然没有减少,兄弟俩都很纳闷。就在第四天晚上,兄弟俩居然碰了面,这时才发现粮仓里粮食没有减少的真正原因。
③有一次,作家梁晓声跟两个老作家去法国访问。那天,他们一同坐车到郊区,忽然刮起了大风,还不时有小雨飘落。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地从后窗打量他们的车。前车车轮碾起的泥水扑向他们的车窗,车身上满是泥污。他们想超车,但路很窄。梁晓声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旅行车停了,下来一位先生,对他们车的司机说了点什么,然后把自己的车靠边,让他们先过。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转述了那位先生的话:“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那位先生在两个女儿面前,做出了关爱他人的榜样。
④黑川利雄是日本著名的内科专家,在癌症治疗方面卓有成效。他有个保持了多年的好习惯,就是每到冬天,他就在口袋里放一个手炉,保持手总是热乎乎的。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到癌症研究所来治疗的,都是些饱受病魔缠身之苦、抱着极大求生希望的癌症病人。面对医生,他们心中的忧虑及期望之情可想而知。如果他们来就握到了一双温暖的手,就会让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假如握到的是一双冰冷的、毫无生气的手,病人的心也就会发凉,因而,对生命失去希望。”
⑤黑川利雄用他一双充满了温暖的双手,把坚定的信念和无声的关怀,默默地传递给了那些身患绝症的病人。
⑥关爱他人,是一缕灿烂的阳光,它可以驱走黑暗,给人带来光明,带来温暖。细心地关爱他人,同时也获得别人的关爱,人生也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1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3.选文②③段的顺序可否调换?为什么?(3分)
答:
14.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悟。(3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5~18题。(14分)
①冬天最寒冷的,便是清晨。5时多到户外锻炼,晨练的人们都加了厚衣服。月牙儿还悬在空中,路灯放射出银白色的光束,映照着萧瑟的街道和门脸外闪烁的彩灯。住宅楼上有的窗口亮了起来,也许是为上学的孩子做早饭吧。路上车辆稀少,偶尔传来几声犬吠。远远看到,身着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们已忙碌起来了。
②在景县景新大街,遇到身穿黄色坎肩,正在清扫落叶的裴大娘,我放慢脚步和她聊起来。裴大娘今年72岁,家住县城南门里村,家中六口人。我问她:“70多岁了怎么还出来工作?”大娘说:“孙子、孙女上大学,一年得几万元,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也不容易,我挣点儿钱给他们补贴一下。”我问她上班时间和收入情况,大娘说,给她分了300米路段,月工资1200元,擦拭公路两边的护栏,另加300元。按规定早上6时上班,他们大都5时左右上班,趁着车稀人少,灯光照着好干活。随后大娘说:“现在村里人都外出打工,想玩也找不到伴儿,这样挺好,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挣个零花钱。”跟着大娘边走边聊,手脚冻得发麻,我问大娘:“你起这么早冷不冷?”大娘笑着说:“‘冻的是闲人,饿的是馋人’,我这样忙活着身子还冒汗呢。”
③“咱不光为挣这几个钱,为的是锻炼身体,还能为国家做点公益事业。”在西城墙路遇见李大爷,他一边用长把的夹子夹地上的烟头、饮料盒等物品,一边告诉我,自己十多年前就退休了,两个孩子都有固定的工作,吃、穿、住、行都没问题。我问他家庭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干环卫工作呢?李大爷笑着告诉我,他原来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整天锻炼,觉得枯燥无味。2012年春节,他萌发了干环卫工作的念头,当时家里人坚决反对,儿子、闺女都怕丢人,老伴儿也劝他:“咱又不差这点钱儿,你这是图个啥?你干这活,孩子们面子上怎么过得去?”李大爷有个倔脾气,等过完年他就去报了名。当时很多人背后议论说,人家条件这么好,准干不长,弄不好是作个秀罢了。李大爷不顾家庭的反对和众人的议论,一干就是八年。他说:“这活儿你不干他不干,总得有人干,不然城市怎么实现净化?我做了八年的环卫工,一天不闲着,血压不高了,血糖降了下来,虽然这活有点绑得死巴,但总比光吃药强吧。”
④寒风中,我来到广川大街,看到一个年轻人正在用扫帚清扫道路上的树叶。小伙子是北门里村人,今年38岁,五年前因车祸双腿受伤,行走不便,更不能干重体力活,只好在家待着,一双儿女都在上学,家里十分困难。政府根据他家的情况,给他办了贫困户。2017年,他双腿能走路了,村干部问他愿不愿意干环卫工。一开始他犹豫不决,村干部开导他说,你干环卫工,既能增加收入,又能锻炼双腿。就这样,他成了一名环卫工人。他告诉我,环卫工作最怵头的就是冬天,天短,气温又低,每天摸着黑上班,摸着黑下班,树叶子一次落不完,前边扫了后边又落了一层,有时忙不过来,就让妻子来帮忙。小伙子笑着说:“我得感恩党的好政策,困难的时候照顾我,又为我找到适合的工作。你看,经过长期锻炼,我的腿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⑤行走在这些“城市美容师”辛勤工作的街道,倾听着他们内心的故事,不禁感慨良多。正是这些普通人,干着最平凡的事,他们披星戴月,顶风冒雪,扮靓了城市和百姓生活。正如杨秀芸老师在赞美环卫工人的诗中所说:“漫天飞雪映华灯,扫帚五更奏乐鸣。背后犹如团雾起,衣衫湿透暖寒冬。”
15.请为选文拟写一个题目。(2分)
答:
16.选文中三个主人公做环卫工的原因是什么,请分别概括。(3分)
答:
17.请对选文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和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6分)
(1)路上车辆稀少,偶尔传来几声犬吠。远远看到,身着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们已忙碌起来了。
答:
(2)小伙子笑着说:“我得感恩党的好政策,困难的时候照顾我,又为我找到适合的工作。你看,经过长期锻炼,我的腿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答:
18. 结尾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3分)
答:
五、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9~20题。(7分)
19.班级开展“读经典名著,品精彩人物”的阅读系列活动,以下是三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请猜测一下他们读的分别是哪本名著。(用《语文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篇目作答)(3分)
(1)传承红色精神 铭记历史使命——读《 》有感
(2)由“人”到“兽”——读《 》有感
(3)如果我生在慧骃国——读《 》有感
20. 阅读《简·爱》节选,回答下面的问题。(共4分)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处。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
(1)选段中,这是简·爱与 在对话。(1分)
(2)简·爱为什么要离开桑菲尔德?(3分)
答:
第 三 部 分(21题 5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出真情实感;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2023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四)(答案解析)
第 一 部 分(1~4题 50分)
1.(4分)(1)(2分)①祭祀 ②契合 (2)(2分)①勉 缅 ②幕 墓
(1)采菊东篱下 (2)千古兴亡多少事(3)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4)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5)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3.(3分)示例一: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叫“悟空”——“悟空”取意“领悟、探索太空”,另一方面,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正如卫星的探测器,可以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
示例二:中国运载火箭叫“长征”——《七律·长征》表现了红军为实现革命目标,不畏困难、不惧险阻的顽强斗志和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长征”火箭的命名即源于此。
示例三:中国探月工程叫“嫦娥”——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的古老的神话故事,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月亮的向往。
(任选一个,言之成理即可)
4.(5分)(1)(3分)
示例:画面中有两个盘子,左边的盘子中有一半的食物,另一半露出一个“贵”字,盘子下面有八个字“俭以养德 杜绝穷奢”。右边的盘子是空的,盘底有一个“馈”字,盘子下面有八个字“大地馈赠 拒绝浪费”。
(表达方式正确,说明顺序合理,表达通顺,即可给满分)
(2)(2分)示例:勤俭节约是美德,穷奢浪费是可耻。
(围绕“节俭”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第 二 部 分( 50分)
一、(6分)5.(3分)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同情。(意思对即可)
6.(3分“浮云”指诗人遇到的困难、障碍、挫折等(喻指当时的保守势力或奸佞小人也可给分)(1分)哲理:蕴含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2分)
(“浮云”1分,哲理2分,意思对即可)
二、(15分)7.(4分)(1)被 (2)的 (3)曾经 (4)像 (每小题1分)
8.(2分) ②
9.(3分)你劝我读《光武纪》,我觉得读十遍也不如亲自写一遍,今天把我写的赐给你。
10.(3分)示例一:学习不分早晚、年龄。示例二:只要勤奋刻苦学习,积累知识,终有所成的一天。(围绕“读书学习”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11.(3分)
示例一:我认同宋高宗的观点。因为抄书可以将知识内化于心,一边抄一边领悟其中的奥妙,对学习大有帮助。
示例二:我不认同宋高宗的观点。因为思考和朗读同样很重要,在学习中多思考、勤阅读更有利于掌握知识,而抄写会比较浪费时间。
三、(8分)12.(2分)关爱他人。
13.(3分)
不能。第②段举了中国古代两兄弟关爱对方的例子,第③段举了现代作家梁晓声的例子,两个事例是按照时间顺序,从古至今,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所以不能调换。
14.(3分)
示例:读了本文我意识到关爱的重要性。回想上次模拟考试后因考试失利而萎靡不振,班主任及时给予了鼓励,妈妈回家后给了我暖心的拥抱,让我重拾信心。以后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关心父母、老师和同学,做一个关爱他人的人。
四、(14分)15. (2分)示例一:冬日故事 示例二:城市美容师
16.(3分)
①裴大娘是为了贴补家用,顺便锻炼了身体。②李大爷不光为挣这几个钱,为的是锻炼身体,还能为国家做点公益事业。③小伙子是因为双腿受过伤,干环卫工既能增加收入,又能锻炼双腿。
17.(6分)
(1)(3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稀少”和“几声”说明天还尚早,与后面环卫工人们的“忙碌”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了环卫工人的辛勤和劳苦。
(回答衬托、反衬也可给分,言之成理即可)
(1)(3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的刻画了一位知足常乐的小伙子形象,
表现了他对党的感恩,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珍惜。
(言之成理即可)
18.(3分)①增加了文章的美感;②写出了环卫工人工作的辛苦;③借诗句点明中心,表达了对环卫工人们的赞美。(意思对即可)
五、(7分)19.(3分)(1)《红岩》(2)《骆驼祥子》(3)《格列佛游记》
(每小题1分,有错该小题不给分)
20.(4分)(1)(1分)罗切斯特(2)(3分)因为罗切斯特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就是密室里的疯女人。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他们两人都很痛苦,简·爱为了脱离痛苦就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意思对即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甲]高适五十岁才开始写诗,被杜甫所推崇。苏洵三十岁才开始读书,被欧阳修所推许。只要功夫做到了,无所谓早晚。做圣贤的学问也是这样,苏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贫穷人家的地扫得很干净,贫穷人家的女儿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才能差一些的人很晚才能领悟某种道理,天分拙笨刻苦自学)”。朱熹常常用这句诗做话头,来鼓励穷乡的晚学之士。
[乙]唐代张参官拜国子司业,亲手抄写九经,常常说读书不如自己亲手写书。唐高宗是万乘之尊,事务繁忙,仍旧也亲自把九经写了一遍,文章写得光彩灿烂,始终如一,自古以来帝王中从未有过的。又曾经将书《汉光武纪》御赐给徐俯,说道:“你劝我读《光武纪》,我觉得读十遍也不如亲自写一遍,今天把我写的赐给你。”帝王学习之勤勉到了这种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