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语文三(语文仿真模拟卷三答案)

模拟卷语文三(语文仿真模拟卷三答案)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7-29 22:43:00


2023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二)

第 一 部 分(1~4题 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人们常说:“有花常共笑,无月不团圆。”一家人沉浸在节日气氛和浓浓亲情之中,对是非对错、善恶好坏更容易产生共鸣,更能够接受崇德向善、勤(jiǎn)持家、廉洁自律等正向价值观。家风就在这个过程中口口相传、代代传承,如春雨(zī)润万物般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每个家族中每一代人的成长。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气氛 ( ) 悄( )无声息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勤(jiǎn) 持家 (zī)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7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 ,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3.请补全下面的文字,使所写文字与上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3分)

他们是医生护士,更是白衣天使;他们是人民警察,更是平安卫士;他们是电力工人,更是光明使者; ;他们是建筑工人,更是城市绘画师;他们是教师,更是播撒希望的园丁。致敬,平凡又伟大的劳动者。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在中宣部指导下,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专家评选的2020年度“中国好书”日前揭晓,共有33种图书入选。其中,年度荣誉图书2种,主题出版类6种,人文社科类9种,文学艺术类10种,科普生活类3种,少儿类3种。

材料二: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前夕,读者的购物车里究竟放了哪些图书?京东数据显示,加购《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用户最多;加购品类占比最高的是童书;加购图书用户数量最多的五个省(直辖市)分别是:广东、北京、江苏、山东、四川。其中,童书品类遥遥领先,被加购的数量占比超过总量的30%;在加购童书的用户里,每人购物车里有4种童书,童书市场的火爆可见一斑。从蹲论坛到读公号,“阅读习惯需要早培养”的教育定理对于90后家长来说早已烂熟于心。90后也更相信,阅读是影响儿童成长,乃至一生的重要力量。现在的年轻爸妈,愿意花时间为孩子精心选书,陪孩子认真读书。

(1)请你为材料一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3分)

答:

(2)根据材料二,概括加够数量最高的是童书的原因。(3分)

答:

第 二 部 分(5~20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5~6题。(6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春望》中诗人杜甫为什么会“白头”稀疏到“不胜簪”?(3分)

答:

6.自选一个角度,对《钱塘湖春行》的颈联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①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②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③,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④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⑤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⑥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遽⑦卒。未几⑧,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元⑨以父遗表及⑩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节选自《李时珍列传》)

①梁陶弘景:即南朝梁代的医药学家陶弘景,后文中的苏恭、刘翰、掌禹锡、唐慎微等都是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医药学家。 ②病:忧虑。 ③芟烦补阙:削除繁复杂乱,补入缺漏。 ④厘:整理。⑤首标:首先标出。⑥集解:集中解释。 ⑦遽(jù):突然。 ⑧未几:不久。 ⑨建元:即李时珍之子,李建元。 ⑩及:和。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好读医书 好:

(2)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 止:

(3)或一物而析为二三 或:

(4)稿三易而成书 易: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答:

(2)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

答:

9.李时珍为什么著《本草纲目》?(请用原文回答)(3分)

答:

10.李时珍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3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8分)

话灯谜

①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又至,元宵也叫“元夕”“上元节”,因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而熟悉灯谜历史者亦知道,它还是“灯谜节”。

②元宵风俗起源于汉以前,到了宋朝,元宵夜赏灯习俗尤为盛行,两宋的都城在农历正月十五至十八日大放花灯,金吾不禁,任人观赏。据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当时,有人别出心裁地把隐语(即谜语)写在绢灯上,供观灯者猜射玩乐,“灯”与“谜”就此结缘,产生了“灯谜”一词。从那时起,猜灯谜就成了元宵活动的“标配”,与吃汤圆、赏花灯鼎足而三,不可或缺。

③古籍中关于元宵猜谜的描述,不胜枚举,如:“杭人元夕,多以此为猜灯,任人商略。”(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委巷丛谈》)“馀幼时喜作灯谜,遇元宵张挂门首,与同人共赏之以为戏乐。”(清李佐贤《吾庐笔谈·卷五》)“福州士人上元多设灯谜,或尽一宵之兴,或订三夕之期。”(清施鸿保《闽杂记·卷八》)等等。另外,《红楼梦》《镜花缘》等古典小说里的元宵猜谜桥段,也是脍炙人口,而戏曲更是索性直接用《春灯谜》《元宵谜》来命名了。

④猜谜习俗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如今每逢正月十五闹元宵,灯谜活动都是重头戏。今年春节元宵期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为营造全社会文明过节的良好氛围,围绕建党100周年纪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春年俗文化等多项内容,举行了“我们的节日·春节——魔都过年我最‘牛’灯谜闯关”竞猜活动。略举其中的几条谜作,如:“兴业路上的灯火”(打四字常用语)“一大亮点”,谜面是说沪上党的诞生地的光芒,谜底“一大”解释作“一大会议”;重拨上海电话区号(打公元纪年一)“2021”,上海的电话区号是021,“重拨”就是两个;“本人许繇”(打核心价值观词一)“自由”,许繇即尧舜时代的贤人许由,谜底意思说“自己是许由”;“赠与《祥林嫂》小说原著”(打新春年俗一)“送祝福”,戏剧《祥林嫂》改编自鲁迅的小说《祝福》,谜底解释为“送《祝福》”;“此处有大将军羹尧的足迹”(打防疫宣传语一)“就地过年”,“大将军羹尧”即清朝名将年羹尧,谜底別解为“就是此地来过年羹尧”;“光盘行动”(打洗涤用品一)“餐具净”,谜面是指倡导厉行节约,吃光盘中食物,古汉语中“具”与“俱”为通假字,“全部”的意思,故谜底可解释作“用餐都没有剩余”。

⑤这项灯谜竞猜,不仅寓教于乐,更让大家感受到传统灯谜文化的魅力,成为新春元宵沪上民俗活动的一道风景线。

11.请根据选文内容,说一说“灯谜”是怎么产生的。(3分)

答:

12.灯谜活动为什么从古至今受到人们的喜爱?(3分)

答:

13.请尝试猜一下以下灯谜(任选其一)。(2分)

①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成八卦阵,专抓飞来将。(打一动物)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打一成语)

③欧洲见闻录(打一文学名著)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8题。(15分)

桃木疙瘩几逢春

①又一次迈过冬的门槛。太行山、燕山、恒山交汇处的河北涞源,春风款款而来,柔暖中仍然夹带着些许寒意。

②时隔24年,我再次奔向这片土地——那个曾经无数次闪现在梦境里的小村庄“桃木疙瘩”。当年,作为驻地部队的一名新闻干事,曾经两次上山进村,见证了这个海拔1800米大山深处小村庄的笑声。

③桃木疙瘩村是中国“希望工程”砌下第一块基石的地方。1989年,桃木疙瘩小学13名失学少年成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的首批受助生。

④我的两次进村,也都与此有关。

⑤第一次是1995年冬,随同部队首长向桃木疙瘩小学赠送专项助学金,救助7名濒临失学的少年。在我们的目光里,孩子们冻得通红的小脸,露出天真的笑容;老实巴交的村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笑出了声。尽管是寒冬腊月,整个村子却欢腾似火,如沐春风,仿佛提前预约了春天的故事……

⑥第二次是1997年秋,得知桃木疙瘩小学首批“希望工程”受助生张胜利,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婉拒都市的诱惑毅然返回家乡小学任教,我再次辗转来到桃木疙瘩村。在我的镜头里,张胜利为村小学仅有的5名学生上了开学第一课《秋天》;他还组织大家升国旗,给孩子们讲解五星红旗的象征和来历。那时的张胜利,满眼憧憬,满目春光,意气风发走进了人生的春天……

⑦一年后,部队调防,我也随队离开。此后经年,忙于部队事务,再也无缘桃木疙瘩。

⑧如今解甲归田,轻松上路。驾车从涞源县城出发,北方的原野,刚刚从荒芜的冬眠中醒来,柳条隐约泛出鲜嫩的绿意。沿着坑洼不平的盘山路前行,几经蜿蜒,车子还是停了下来,导航显示离桃木疙瘩村已不远,我们只能弃车步行。

⑨山风吹过高高的山梁,路边的荒草向着一个方向倒伏。上了几道岗,转过几道弯,一个小村出现在眼前。几处破旧的土坯石头房,零零散散安坐在空旷的山坳里。朋友告诉我,最后的7户村民,已经在三年前搬迁进城了。桃木疙瘩小学也在15年前就撤并到了山下的东团堡中心小学。

⑩漫步在一眼望尽四野的小村庄,尽管可数的几间房舍尚在,但已找不到当年发放助学金的场院,找不到当年桃木疙瘩小学的教室……

⑪远山如黛,挺立万年;人间数载,已然变迁。

桃木疙瘩的村民,你们可好?想必住上了易地搬迁的楼房,有政府和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再也不会让一年二百多天的山风吹皱脸庞,再也不会靠天下雨喝水,再也不会靠几分薄地种土豆为生了吧!

桃木疙瘩小学的“希望工程”受助生,你们可好?想必你们或已学业有成、回报社会,或已摆脱贫困、成家安身,再也不用为一家的生计发愁,再也不用为孩子上学担忧了吧!

桃木疙瘩的校长兼老师张胜利,你可好?我没有打扰你,可我时时关注着你。听说,小学合并后,你到乡里中心校任教,后来做了负责德育和后勤工作的副校长,再后来,借调到县教育局从事教育扶贫工作,二十多年坚守初心使命,默默扎根在教育战线,再也不用担心你的学生失学了吧!

⑮下山的路上,忽逢一队旅人。停车攀谈,领队介绍,桃木疙瘩因了曾经的名气,一直被关注,现在是重装户外穿越爱好者的网红“打卡”目的地。

⑯了却心愿,下山的路,轻快了许多。车窗外,山梁的背阴处,依旧白雪皑皑。大风车,沿着山脊线列阵,缓缓转动。过不了多久,路边的灌木林会脱去褐色的冬服,换上绿色的春装,山桃花依旧会开满山岗。

⑰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消失”的桃木疙瘩村,“消失”的桃木疙瘩小学,“消失”在乍暖微寒的春天里。车载音响里,一首《错位时空》传来:“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是否看过同样风景。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那我们算不算相拥……”

14.根据选文内容,请完善一下张胜利老师的经历。(2分)

①1989年,就读于桃木疙瘩小学→ ② → ③ 15年前,桃木疙瘩小学撤并,到乡里中心校任教。 →④

15.下面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北方的原野,刚刚从荒芜的冬眠中醒来,柳条隐约泛出鲜嫩的绿意。

答:

16.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坐”妙在何处?(3分)

几处破旧的土坯石头房,零零散散安坐在空旷的山坳里。

答:

17.选文第⑫⑬⑭段的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

18.就选文最后一段的内容或写法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作答。(4分)

问题:

作答:

五、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9~20题。(7分)

19. 《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阅读启示?(3分)

答:

20. 阅读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你知道,驻站警备队长奥梅利琴科这个笨蛋,只派了一个哥萨克往我们这儿押送。就是我这儿现在关着的这个小坏蛋,公然在大白天把朱赫来劫走了。他俩抢走了哥萨克的枪,打掉了他好几颗牙,一溜烟跑掉了。朱赫来跑得无影无踪,那个小坏蛋却叫我们抓住了。材料就在这儿,你看看吧。”他把一份写好的公文推到萨洛梅加面前。

(1)本文段选自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1分)

(2)文中所称的“小坏蛋”是谁?朱赫来对他有什么重大影响?(3分)

答:

第 三 部 分(21题 50分)

21.作文。(50分)

请以“暖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自定(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得套写、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3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二)(附答案篇)

第 一 部 分(1~4题 20分)

1.气氛 ( fēn ) 悄( qiǎo )无声息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勤(jiǎn)持家 (zī)

2.(7分)(1)似曾相识燕归来(2)沉鳞竞跃(3)前不见古人(4)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3.(3分)示例一:他们是消防战士,更是逆行英雄示例二:他们是环卫工,更是环境美容师

4.(6分 (1)(3分)33种图书入选2020年度“中国好书”(意思对即可)

(2)(3分)原因:①“阅读习惯需要早培养”的教育定理对于90后家长来说早已烂熟于心。②90后家长相信阅读是影响儿童成长,乃至一生的重要力量。③现在的年轻爸妈,愿意花时间为孩子精心选书,陪孩子认真读书。

(意思对即可,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

第 二 部 分(5~20题 50分)

一、(6分5.(3分)忧国、伤时、思家。

6.(3分)

示例一:“渐欲”“才能”用词精妙,传神地写出早春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示例二:这一联运用对偶,从植物的变化写出了早春的蓬勃生机景象。

示例三:“迷”“没”这两个词非常传神:“迷”字写出了早春的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的特点;“没”字写出了早春草得浅、软的特点。这两个词充分表现了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二、(14分)7.(4分)(1)喜好,喜爱(2)仅,只(3)有的 (4)交换

8.(4分)(1)该书增加药三百七十四种,整理改定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2)不久,神宗下诏修纂国史,购买各地的书籍。

9.(3分)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

10.(3分)潜心研究,躬身实践,勤奋好学,认真严谨,实事求是。

三、(8分)11.(3分)

在宋代有元宵节赏灯的习俗,有人别出心裁地把隐语(即谜语)写在绢灯上,供观灯者猜射玩乐,“灯”与“谜”就此结缘,产生了“灯谜”一词。

12.(3分)因为灯谜活动不仅寓教于乐,更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良好氛围及传统灯谜文化的魅力。

13.(2分)①蜘蛛 ②绝处逢生 ③《西游记》

四、(15分 14.(2分)②1997年秋,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返回家乡小学任教。④再后来,借调到县教育局从事教育扶贫工作。

15.(3分)环境(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方原野初绿、柳条泛青的初春景象,烘托(衬托)了作者轻松愉悦和满怀期待的美好心情。

(言之成理即可)

16.(3分)“坐”一词将石头房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头房散落在山坳里的情状,表现了村庄的荒芜。

17.(3分)三处均是设问,自问自答,表达了作者对桃木疙瘩村民、“希望工程”受助生和张胜利老师的思念与牵挂,对党和政府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对“希望工程”和张胜利老师的赞美。(意思对即可)

18.(4分)

示例一:尾段中,写“‘消失’的桃木疙瘩村,‘消失’的桃木疙瘩小学”这些内容的意图是什么?点明中心,升华主旨,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生活的怀恋,对桃木疙瘩村和那里人们的牵挂和怀念。

示例二: 尾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收束全文,首尾呼应,照应标题。

五、(7分)19.(3分)示例: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虚情假意、伪善)所蒙骗。

20.(4分)(1)(1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3分)保尔·柯察金(保尔) 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坚定的走上了革命道路。 (意思对即可)

第 三 部 分(21题 50分)

21.(50分)

作 文 评 分 参 考

说明:

①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等次里给分;40分以上的作文应占一定比例;非常优秀的作文可以给满分。

②内容新颖或能够恰当运用写作方法的加1~5分,加到满分为止。

③没有题目或题目不当的减3分;不足字数的,每少50个字减1分;错别字3个减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有三处以上错误的酌情减1~3分。

④套写、抄袭的在第四类之内给分。 ⑤文体不明确的酌情减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时珍,字东壁,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下来的只有三百六十五种,梁朝陶弘景所增加的亦差不多,唐朝苏恭增加一百一十四种,宋朝刘翰又增加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等人时,先后增补共计一千五百五十八种,当时已经认为是最齐备了。但是品种类别既繁多,名称又很复杂,或者一种分析为二三种,或者两种不同的混为一类,李时珍很不满意。于是尽力搜寻,广泛采集,削除繁复杂乱,补入缺漏,经过了三十年,看书八百多家,三易其稿而写成一本书,称《本草纲目》。该书增加药三百七十四种,整理改定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先标出正名作为纲,其余各附解释为目,其次以集解的形式详细注明其产地、形状颜色,又再次是气味、主治的病并附药方。写完书将要送上朝时,李时珍突然死了。不久,神宗下诏修纂国史,购买各地的书籍。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把父亲的遗表和这本书拿来献上,天子嘉奖他,命令刊印发行全国,从此士大夫家里有了这本书。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