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8年级语文期末试卷2022(广东清远七下语文2024期末试卷)

广东省阳江8年级语文期末试卷2022(广东清远七下语文2024期末试卷)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7-27 06:36:23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用“身不得,男儿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豪迈雄健表达得淋漓尽致。
(4)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余立侍左右,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虚心请教,认真倾听。
(5)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即便我们遇到像李白在《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 ,将登太行雪满山”那样的困境也不能气馁;面对挫折,我们要有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所表现出的不屈服于现实的豁达胸怀。
(6)请把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_____________。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_____________,西北望,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否则,鸠占鹊巢,lǐ dài táo jiāng( ),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2)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 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是逐渐xuán xū( )起来了。
(3)后死诸君多努力,jié bào( )飞来当纸钱。
(4)zhàn zhàn jīng jīng( )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在不掺杂感情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比周围的人更加能理解对方。
B. 事实既已水落石出,谣言当然不攻自破。
C. 上高中了,他还是惦记着初中学校,经常约同学一同回到初中学校,与老师同学共享天伦之乐。
D. 她希望人们能够掂量一下,看看她所撒下的谎言和她所作的贡献孰轻孰重。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把“查处”改为“惩罚”。)
B. 广东省出台《广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旨在以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为目的。(删掉“以……为目的”)
C. 为了防止新冠病毒不再蔓延,政府正在招募志愿者。(删掉“不”字)
D. 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删掉“使”字)

综合性学习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题目。
(1)现在不少初中生都喜欢在微信朋友圈、短视频里晒自己的生活,甚至达到了沉迷的程度。请浏览下边这幅学生学习的漫画,向一位没见过这幅漫画的同学介绍画面的内容,不超过80字。(3分)


(2)根据漫画的内容给漫画拟一个标题并解释拟题的原因。(3分)
(3)漫画中的学生用摆拍的照片来“骗”自己,骗别人。《儒林外史》中两位娄府公子功名不成,于是退而附庸风雅,效仿信陵君“招揽贤士”,结果却屡屡受骗,请根据小说内容及下表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请在下面选项中选择正确的项填入A、B两处。(2分)
①牛布衣 ②杨执中 ③奸拐尼姑 ④用“猪头”冒充“人头”骗取两位娄府公子500两银子
任务二:请根据表格内容及小说的内容,把C处的讽刺意图补充出来。(2分)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分)
【甲】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死亦我所恶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也?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乙】
成子重人之托
成子为鲁聘①于晋,过卫,右宰②谷臣止而觞③之,陈乐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顾反,过而弗辞。其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今侯渫过而弗辞。”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乐而不乐,告我忧也。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若是观之,卫其有乱乎!”倍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⑤作,右宰谷臣死之。还车而临,三举而归。至,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异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
注:①聘:访问(一种外交礼节)。②右宰:官名。③觞:喝酒。④渫:消散。⑤宁喜之难:卫国官员宁喜杀死国君卫殇公,迎接卫献公回国复登君位。
8、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使 人 迎 其 妻 子 隔 宅 而 异 之 分 禄 而 食 之 其 子 长 而 反 其 璧
10、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成子做了哪些“义”事。(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
材料一:
截至12月16日,李子柒已经在youtube上获得759万粉丝,最近五个视频观看都达到600万人次。李子柒于2016年开始上传视频,主攻美食、手作等题材,力求营造古代归隐名士的传统田园生活形象。
有人说,她代表的那种田园牧歌式生活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有人说,她在海外的红火是我国文化输出的标志;但另一些人说,她是团队生产内容,刻意美化了农村生活,失去了真实性;还有人说,她的“传统”并不传统,是“现代人幻想的陶渊明”。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李子柒的视频优雅唯美、富有趣味,既有美学体验又有个人表达,是不错的文艺产品。有一些幻想和高于生活的表达,自然无可厚非。这个“假”其实不是坏事。
一些观众面对和“传统文化”沾边的任何文艺产品时,仿佛就把“车”先生的话还给语文老师了。在这种情形下,被批判的不止是李子柒,还有电子音源制作的古风歌、撕毁不合“形制”的汉服、攻击“改编历史”的游戏和影视作品。当传统文化成了“祖宗成法”,“一字不可改易”时,背后是对中国的现代文化不够自信。
《从李子柒谈文艺产品、文化自信与文化输出》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并作出许多深刻阐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给我们以深刻的教益和多方面的启示:
首先,增强文化自信,应(1) 。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唯我独尊与全盘西化这样两两对立,非此即彼的想法非常不可取。应以自知之明的态度、与时俱进的精神、开放包容的胸襟、兼收并蓄的风范,扬己之长,补己之短。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主体对“自我”与“外来”两个方面的文化反思和文化自觉基础上的。那种“关起门”来,对外界一无所知、一律排斥情况下的文化虚狂和夜郎自大,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反之,那种“打开门”来放眼望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老觉得自己不如人的文化自卑和自贱,更是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
其次,增强文化自信,还应(2) 。只要传承不要创新或者只要创新抛弃传承都 不可取;只求与各种文化共生不敢与不良文化斗争或者只讲与各种文化斗争不敢与各种文化共生的想法也不可取。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另一方面,应始终牢牢把握文化主导权,在与各种文化的共存共生中,同不良文化和文化侵蚀现象作坚决的斗争,保持住中华文化的本色和主导地位。
材料三:
这是中国式浪漫的开幕式。冬奥会的开幕式细节体现“浪漫”情节,代表传统文化的“24节气倒计时”有多浪漫?2月4日,24个节气,24届冬奥会,仪式开始20:04,中国队24分出场,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的浪漫。开幕式的浪漫、文化的自信、五环破冰的震撼的“视觉享受”和“心灵震撼”,以及各国代表团的队服等等话题都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
《浪漫冬奥会背后的文化自信》
材料四:
一段时间以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持续发酵,成为舆论热点。丑化中国儿童的“死鱼眼”“青蛙嘴”,以及不明就里的疑似“星条旗服饰”“轴心国飞机编号”等插图,堂而皇之登上教材,且达数年之久!谁之过?因何在?对此,有网友指出:“插图作者、教材把关人难辞其咎”“暗箱操作、圈子把控、利益分肥所致”“不排除境外势力渗透的可能”……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对我国的渗透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年来针对我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大行其道。美西方倚靠舆论主导权、文化话语权、审美定义权等,恣意诋毁、抹黑中华文化,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极尽打击国人民族自尊心、文化自信心之能事。意在达到乱我心智,自轻自贱,丧失自我,被人牵着鼻子走之目的。近些年来,一些丑化国人的绘画、电影、小说等之所以受到西方的追捧并授予各种奖项,就是诱导国人是非不分、美丑不分的例证。
《增强文化自信抵御文化侵蚀》
11、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作者认为李子柒的作品刻意美化了农村生活,并不真实,宣传的并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不是好作品
B. 材料二中国家领导人几段话充分证明了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一种自信。
C. 材料三认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既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D. 材料四认为“毒教材”的出现是一些人迷失了自我文化的,缺失文化自信的表现。
12、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把缺失的内容补充出来。(4分)
(1)___________(2)__________
13、下面A、B两个材料,假如用来作为论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据,你会选哪一个?为什么?(3分)
A.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于11月20号在卡塔尔正式拉开序幕,除了中国队没出现,“中国制造”随处可见。从比赛场馆、供水供电设施,到各国官员、媒体、球迷乘坐的新能源客车、吉祥物、大力神杯,再到球迷旅馆、球衣、旗帜、围巾等等,中国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
B.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三)阅读马兰莲的一篇小说,完成下面小题(15分)
回家
①火车像一条长龙,穿行在连绵不断的山脉中,雪花零零散散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像飞絮,像蝉翼,清澈洁净,晶莹剔透。
②肖锦云坐在靠窗的座位,怀里抱着一个大大的包裹。她表情淡漠,甚至有些木然,她的眼睛里流出一种奇妙的神色,说不上是喜悦还是忧伤。她一动不动,静静地坐着,像一尊雕塑。
③她的对面坐着一对年轻夫妻,好像刚结婚不久,女人依偎在男人的怀里,甜甜地睡着了。从她嘴角露出的微笑,足以证明,她正做着美梦。男人一手搂着女人,一手拿着手机,拇指不停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着,女人动了一下,盖在身上的衣服掉了下去。男人放下手机,捡起衣服盖在女人的身上
④肖锦云看着他们,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嫉妒,男人抬起头,刚好与她的目光相撞,便问道:“大姐,你去哪?”肖锦云显然没想到男人会跟她搭讪,怔了一下,淡淡地说:“回家。”男人还想说话,肖锦云却把目光移向了窗外。
⑤火车转过一个弯儿,“呜呜”地鸣叫着,钻进一个隧道里,闹哄哄的车厢里安静了许多。肖锦云的脑子里开始翻江倒海了……
⑥六年前一个飘雪的日子,肖锦云接到男朋友打来的电话,筹备了大半年的婚事又要推后。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肖锦云知道男朋友的工作性质特殊,她决定自己去南方把婚事办了。下了半个月的雪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肖锦云被两家的父母送上了南下的火车……
⑦“呜——”火车发出一声长鸣,咣当咣当地跑出隧道,外面的雪似乎有些大了,山坡上、树枝上落满了白茸茸的雪花。
⑧女人醒了。她揉了揉眼睛,惊喜地叫道:“老公,雪下得好大,雪花真美。”男人轻描淡写地说:“这算什么,老家的雪比这漂亮多了。”女人撒起娇来,搂着男人的脖子说:“老公,我想吃鸭脖。”“你就是个馋猫。”男人从背包里拿出一个袋子,又拿出两瓶冰红茶。女人像饿狼扑食一样自顾自地吃起来。
⑨男人抬头看了看肖锦云,试探着问:“大姐,你喝点儿水吧。”肖锦云摇摇头说:“谢谢,我不渴。”“喝点儿吧,坐了几个小时了。”男人把水硬塞给肖锦云。肖锦云推辞不过,只好接住。她没有打开瓶子,只是怅然地望着窗外。
⑩女人吃了几口,好像要吐的样子,男人急忙拍着她的后背问:“老婆,怎么了?是不是吃得太猛了?”女人喝了口水,娇嗔地说:“傻瓜,你要当爹了。”“真的?”男人高兴得有些忘乎所以,一下子紧紧地抱住女人。
⑪肖锦云听着他们的轻声私语,闭上了眼睛。
⑫男人紧握着女人的手,温柔地说:“你说,咱儿子长得像谁?取什么名呢?”女人说:“我生的,当然像我,姓也得跟我的。”男人不服气地说:“凭什么?孩子都跟爸爸的姓。”“既然跟爸爸的姓,那爸爸怎么不生呢?”女人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男人气呼呼地说:“真是不可理喻。”小两口儿争吵完,都噘着嘴,相互不理睬。
⑬肖锦云听他们吵完了,我问道:“刚结婚吧?”男人说:“是的,结婚半年。”
⑭媳妇还是个孩子,挺任性的。肖锦云看着女人。
⑮男人笑了笑,问道:“大姐,你怎么一个人?”肖锦云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我跟先生一起来的。我先生是一名缉毒警察,常年奔走在边境线上,我们结婚六年,先生第一次回家。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可以好好地陪我了。”男人好奇地问:“那你先生呢?”肖锦云指着怀里的包裹说:“在这里。他太累了,睡着了。”男人瞪大眼睛怔怔地看了肖锦云半天,说:“大姐,对不起。”肖锦云微微一笑说:“没什么。”
⑯“老公!”女人紧紧地抓住男人的胳膊,眼眶里溢满了泪水。男人把她揽进怀里。
⑰火车进了一个小站,缓缓地停下了。肖锦云说:“我到站了。”肖锦云抱着包下了车。
⑱不远处,两位老人等在风雪中。
14、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标题“回家”有哪些含义?(3分)
15、文中花了不少笔墨来写火车上的年轻夫妻,为什么?(4分)
16、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17、老师要同学开展主题群文阅读,小明把本篇小说和《带上她的眼》和《梅岭三章》归为同一类开展阅读,你同意他的做法吗?(5分)

三、作文(50分)
18、请以“我支持你!”为开头,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1、(1) 春蚕到死丝方尽 (2)为赋新词强说愁 (3)心却比 男儿烈 (4)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 (5)欲渡黄河冰塞川 病树前头万木春 (6) 老夫聊发少年狂 千骑卷平冈 会挽雕弓如满月 射天狼
2、 (1)李代桃僵 (2)玄虚 (3)捷报 (4)战战兢兢
3C 天伦之乐:泛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之间的家庭乐趣。句中的对象是“老师和同学”,对象误用。
4A 成分残缺,在“提价”后加上“的违法行为”;
5、(1)示例:漫画中,一位同学头扎着带子,右手执笔像在作业上书写。但他左手举着手机自拍,眼睛不是盯着作业,却是瞄着手机;桌上是成堆的作业和一个闹钟。
(2)【示例一】
题目:“真”努力/假装努力/敷衍
原因:因为漫画中学生并不是真努力,只是想拍自己假装努力的样子晒朋友圈。
【示例二】
题目:误
原因:因为漫画中的学生假装努力,不但误导别人,长此以往更会误了自己的学业/成长。
(3)任务一:A② B④
任务二C:讽刺意图:讽刺了当时社会没有真才实学的假名士泛滥,也讽刺了娄府公子天真迂腐、认人不清。
6、①. 恶:讨厌,憎恨 ②. 辟:同“避”,躲避 ③. 辩:同“辨”,辨别
7、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
8、 (1)陈:陈设/陈列/摆设/摆放 (2)①
9、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异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
10、①成子不顾动乱危险去给谷臣送葬。②迎接谷臣的妻儿并安排他们住宿。③分出自己的俸禄来供养谷臣的妻儿。④等谷臣的儿子长大归还他父亲所送的璧。
参考译文
【乙】成子担任鲁国使节,访问晋国,经过卫国时,右宰谷臣(卫人)请他留下来饮酒,陈设乐队奏乐,却不显得喜乐,酒酣之后还送成子璧玉,回头(成子)返回途中经过卫时却不向谷臣告辞。成子的仆人说:“先前右宰谷臣请您喝酒,喝得很高兴。如今您是再次返回经过卫国,却不向他告辞。”成子说:“他留下我并宴请我,是要跟我欢乐一番。可陈列上乐器奏乐,乐曲却不欢快,这是向我表示他的忧愁啊。喝酒喝得正畅快之际,他把璧玉送给了我,这是把璧玉托付给我啊。如果从这些迹象来看,卫国大概有祸乱吧!”离开卫国才三十里,就听说宁喜之乱发生,右宰谷臣被杀。成子立刻将坐车掉转头回到谷臣家,再三祭拜之后才回鲁。到家后,就派人迎接谷臣的妻子和孩子,将自己的住宅分出一部分给他们住,将自己的俸禄分一部分供养他们,到谷臣的儿子长大后又将璧玉归还。
11A

12、(1)避免走向两种极端对立 (2)处理好两对关系

13、示例:我会选第B。因为A属于“中国制造”不是“中国文化”。B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能申遗成功,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而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足见我们的文化优秀深厚。所以,选第②个材料作为论据最为合适。
14、“回家”既指人民回家过年,也指肖锦云带着牺牲的丈夫回家,还暗示正是警察的牺牲换来了无数人能够回到温馨的家庭,拥有幸福的生活。
15、文中写了年轻夫妻小争吵,更多写的却是相互关爱、温馨与甜蜜,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人民生活的幸福和美好,而这反衬出肖锦云与丈夫阴阳相隔的不幸/伤痛,也从侧面突出了缉毒警察及他们家庭的无私付出/贡献。
16、 “紧紧地抓住”突出用力很大,表现她在了解实情后的震惊;“溢满”写出她是深切感受到肖锦云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也暗含着她对自己幸福生活的重新认知。
17、同意,《回家》赞扬了缉毒警察为大家的平安回家不惧牺牲,舍小家为大家。《带上她的眼》赞美了沈静在极端环境中不怕牺牲、坚持进行科学考察的精神。《梅岭三章》表达了陈毅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不惧牺牲的精神。三篇文章都表达了为了某个目的,不惧牺牲的思想,可以作为同一主题的文章。
三、作文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