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二一年小学六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2021.5)
注意事项:1.试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在答题卡上答题。2.监考老师不念题,不解题。
卷I.客观题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汉字说法正确的一句是:()
A.“盈”字用音序查字法查首字母“y’。
B.“固”字是半包围结构。
C.“熬”字第六画是“横折勾”。
D.“瞪”字是后鼻韵,部首是“目”,可组词:目瞪口呆。
2.下面的几组词,带横线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
A.峰蛮 堕喃 阻拦 波澜壮阔
B.剥皮 传播 颠簸 拨乱反正
C.丞相 继承 路程 墨守成规
D.瞭望 聊天 疗养 寥若星辰
3.“累”是多音字,下列词语中“累”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积累 硕果累累
B.劳累 日积月累
C.累赘 成千累万
D.牵累 累教不改
4.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加点字读音、加点字字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航海 苦闷(men)不解之缘(缘分)
B.徘徊 绽开(zan) 酸郁(香气浓厚)
C.搜察 稚嫩(nen) 恐惧(害怕)
D.鸡冠 混乱(hun ) 会意(见面)
5.关于“死”的说法很多,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是:( )
①牺牲 ②就义(3)殉职④逝世
(1)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过程中,很多医护人员不幸感染,以身( )
(2)李大钊为了中国更美好的未来,在刑场英勇( )
(3)郝副营长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壮烈( )
(4)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因病( )
A. (1)(2)(3)(4)
B. (4)(1)(2)(3)
C.(2)(3)(4)(1)
D. (3)(2)(1)(4)
6.下列词语都是同一类的一项是:( )
A.兰花 桃花 浪花 荷花
E.电灯 电话 电扇 电工
C.轻视 蔑视 鄙视 藐视
D.一眨眼 一刹那 一骨碌 一会儿
7.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接治工作 提供通道,改正方法
B.周密安排 提高效率 发扬传统
C.打破宁静 磨炼意志 打捞沉船
D.恢复平静 跑进教室 收拾残局
8.下列成语中都与音乐有关的一组是:( )
A.高山流水 曲高和寡
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
(二0二一年小学六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B.震耳欲聋 弦外之音
余音袅袅 响彻云霄
C.雅俗共赏 雕梁画栋
不同凡响 宛转悠扬
D.四面楚歌 哄堂大笑
石破天惊 破琴绝弦
9.下列故事的内容与刻苦学习无关的一项是:( )
A.囊萤夜读 B.悬梁刺股
C.卧薪尝胆 D.凿壁借光
10.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人们奔走相告,欣喜若狂。
B.一谈到学习经验,小明就喋喋不休,真让我羡慕不已。
C.我的数学老师讲课时思路清晰,逻辑观念强,分析问题往往一针见血
D.诸葛亮神机妙算,巧妙地“借”来了东风。
11.下面句子表达的意思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这道题他不可能不会做。
B.这道题他肯定会做。
C.他不可能会做这道题。
D.难道他不知道这道题怎么做?
12.小超在给老师的毕业赠言中写到:“祝愿老师以后的生活红红火火,
下列歇后语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B.外甥大灯笼——照旧(舅)
C.芝麻开花——节节高
D.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13.下列词语描写对象不统一的一组是:( )
A.鸟语花香 草长莺飞 阳春三月
B. 硕果累累 天高云淡 层林尽染
C.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酷暑难耐
D.天寒地冻 晚风习习 冰天雪地
14.下面省略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齐声朗诵起来:“……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标示引文的省略)
B.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标示语意未尽)
C.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标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D.“还没结婚吧?”. …”他飞红了脸,更加妞妮起来。(标示对话中的
沉默不语)
15.给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微信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 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 可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 。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或扫二维码方式 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
A.及时 功能 程序 添加
B.即时 程序 功能 添加
C.及时 效果 功能 增加
D.即时 效果 程序 增加
16.下面的句子,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孰为汝多知乎?
A.这句话应该这样读:孰为汝多/知乎?
B.这句话中“为”的读音是 wei。
C.这是两小儿嘲笑孔子的话。
D.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说你很聪明呢?
17.下列对句子“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理解正确的是:( )
A.虽然都具体在学,可学到的东西不一样。
(二0二一年小学六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B.虽然都跟老师一起学,可是学的内容不一样。
C虽然都跟老师一起学,都不像老师。
D.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
18.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唐一杜甫一诗圣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一王维一诗佛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一李白一诗仙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唐一杜牧一诗史
19.下列句子顺序有错误,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恰当的选项是:
①王大妈是榆树屯子最愉快的老婆子。②不管是在大门口龙卷风了屯子里的人,还是到邻居家去借使唤家具,一谈就没有落尾,一坐下来就挪不开脚步。(3)又爱说话,又爱笑,见了人总是谈闲天,往往谈得耽误了做饭,往往谈得忘记了喂猪。④所以王大妈在榆树屯子里,有个好人缘儿。
A.(1)(2)(3)(4)
B. (1)(2)(4)(3)
C. (4)(3)(2)(1)
D. (1)(3)(2)(4)
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即兴发言的时候,要精心准备自己的发言稿。
B.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些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可以展开辩论,打败对方。
C.在班级共读一本书的交流中,不管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我们都要赞同以示礼貌。
D.当我们在即兴发言的时候,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第I卷 主观题(共80分)
二、基础知识(16分)
21.看音节,写词语。(6分)
dàng yàng yòu zhi
( ) ( )
jié án dãn ge
( ) ( )
Xi shuài cán bào
( ) ( )
2.请以“杏花微雨”这一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句话。(4分)
心情好:
心情不好:
23.修改病句。(2分)
南京博物馆展出了一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古物。
24.采用例句的修辞手法,各仿写一个句子。(4分)
(1)例句一: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二0ニ一年小学大六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2)例句二: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的计算。
三、积累运用(4分)
25.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 。”
26.和老师谈完话,我的内心豁然开朗,真是: , 。四、阅读(30分)
(一)课内阅读(8分)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今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枘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同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3)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27.文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是 第(3)段用 这一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3分)
28.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和“!
”分别指什么?谈谈你的理解。(2分)
29.文章第(3)段中的事例是按照先写 再写 最后写 这样的顺序来写的。(3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分)
小儿感冒退热糖浆说明书。
【成份】板蓝根、大青叶,连翅、桑枝、荆芥、防风、紫苏叶。与辅痛料为蔗糖、苯甲酸钠,柠檬酸,杏仁香精。
【性状】本品为擦褐色的裂稠液体:气徽,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伤风感震,畏冷发热,曙农肿痛、头痛咳嫩
[规 格】每支装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2个月至一岁一次4毫升,二至五岁一次日毫升,六董八岁一次8毫升,九至十岁一次10 毫升,一日3-4次。用时摇匀。
(二0二一年小学六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4共6页)
30.本药品功能与主治:
服用方法: (2分)
31.张欣五岁的弟弟感冒了,体温 38.5℃C, 咽喉疼痛,可以服用小儿感冒退热糖浆吗?应该怎样使用呢?(3 分)
(三)课外阅读(17分)
憨弟弟和“坏”姐姐
汤汤
①小时候我挺坏的。
②别人不知道,我弟弟知道。弟弟从前也不知道,是我长大了以后告诉他,
他才知道的。他知道后很吃惊。
(3)那年我十岁,他八岁,跟着爸爸一起到大姨家拜年。回来的路上,我把红包弄丢了。红包是回了家要交给妈妈的,我心里又急又怕,但是振着嘴没做声。我现在已经记不大清楚,当时自己是怎样将弟弟的红包神不知鬼不觉地拿来放入自己衣兜的。我只清楚地记得,他牵拉着脑袋,又羞又愧,站在妈妈面前,全身上下衣兜裤兜从里到外翻吐着舌头。那一顿骂,从晚饭前到晚饭后,从“不长脑子”到“没有下一次”,让呆立一旁的我双腿都直打哆嗦。
④弟弟就这样成了我的“替罪羊”。
⑤长大后的弟弟听完了这一段,佯装要揍我一拳,瞪着眼睛问我:“苍天啊,这黑锅一背十几年!你还做过哪些对不起我的事?赶快从实招来!”
⑥于是,我又老老实实交代了一件事。
(7)爷爷床头的木柜子里,有一个铁皮罐子。罐子里常常会储存点儿好吃的,像花生呀,瓜子呀,核桃呀,饼干呀,红枣呀。爷爷高兴的时候就从罐子里掬出一小把来,分给我们姐弟俩。有一天,铁皮罐子里居然装满了柿饼!只要稍微想一想里面装的是柿饼,黄澄澄、甜滋滋、软绵绵的柿饼,我和弟弟就不停地咽口水。但爷爷说,这个柿饼咱们要留着,留到过年吃。
(8)弟弟开始苦等过年。
(9)可我忍受不住这煎熬,有一天,趁爷爷不在从罐子里偷拿了一个。过几天,又偷拿了一个。后来天天拿,一天不止拿一个。再后来,罐子就见底了。虽然爷爷一直没有发觉,但我的心开始慌了。
(10)事情却突然有了转机。一天,我偶然看见弟弟溜进爷爷的房间,看见他打开了那木柜子,看见他捧出了铁皮罐子——我立即大매ー声:“你干什么?”大人们闻声而来,抓住了小小的“现行犯”,并迅速做出了“判决”———弟弟偷吃掉了一整罐柿饼。我的“危机”解除了!当时,弟弟哭得很伤心,说他一个柿饼也没吃过,但没有人肯相信他的话,除了我。而我在一旁(默然不语 幸突乐祸)。
(11)我(羞愧万分 得意洋洋)地说完这件事,弟弟却哈哈大笑:“姐啊,你小时候这么坏,长大了倒不坏呀。”
(12)其实,有些坏事,他明明知道是我做的,只是他忘得快。
(二0二一年小学六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5 页,共6页)
(13)我以长他两岁的优势,打架总是赢他。每每将他打哭,他的号响声引来妈妈仓促的脚步声时,我也立马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赶到现场的妈妈就不知道该数落谁了。而弟弟总是会比我先停止哭泣,因为他弄不懂我为什么也哭起来。所以他挨的骂远比我多。
(14)弟弟爱听故事。我自小口齿伶俐,胡诌几个故事实在不是问题。讲到精彩处我戛然而止,往往急得他抓耳挠腮,连连央求我讲下去。这个时候,我就耍起心眼。如果他还有好吃的藏着没舍得吃,那么我会说:“你把…先给我吃了,我才有力气讲。”如果妈妈吩咐我做一些家务,那么我会说:“你把地扫干净了……把青莱洗好……哦,对了,今天的碗也归你洗。”有时候一个故事要停上七八次,等到故事讲完, 。(15)这些事,我憨厚的弟弟全已记不得了。他只记得我的好。他记不得我的坏,我就慢慢交代,一件一件,一桩一桩,越说越带劲。我们两个都笑,笑得前仰后合。笑成这样,还怎么向他道歉?
(16)幸好,我还有很长的时间来当个好姐姐呢。
32.联系上下文,选择第(10)段和笔(11)段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写下来。
——————— ———————
33.联系上下文,将第(14)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34.憨厚的弟弟两次成为我的“替罪羊”,请概括这两个事件,
① ② 通过这两件事,你认为“替罪羊”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6分)
35.第(10)段画线部分中的“危机”具体指什么事?(2分)
36.文中第(3)段画线句子通过描写我的神态和动作,表现了A. B. (2分)
37.“他只记得我的好。他记不得我的坏。”其实,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也能看出姐姐的好呢。找出其中一处,抄写下来,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五、习作(任选一题)(30分)
38.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带给我们温暖,让我们变得更好。请以“感谢 ”为题题,选择令你印象深刻的事例,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3)不少于45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或校名。
39.请你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插上科学的翅膀,写一个科幻故事,把读者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尽可能把故事写得奇特又令人信服;(3)不少于 45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或校名。
(二0二一年小学六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6页,共6页)
后记:今天,终于把我区小学六年级“毕业”模拟试题,语文试卷,一字一句,变成了电子版,也许有误,请大家看图片更正!
如果此文对你有帮助,请关注点赞转发,在此谢谢大家[作揖][作揖][玫瑰][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