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戚孩子上初二,今天亲戚带孩子来问我语文卷中的一道选择题。
他觉得有问题,但说不清楚。
就是图中的第三道选择题。
A与B没问题,C与D有。
C:午睡正当我要入睡时,突然被同学吵闹声打扰了,睡意戛然而止再也难以入睡。
D:三月份在班主任动员下,我班不少同学在课间为学校或同学做好事,甘当学雷锋的马前卒。
C项中的"戛然而止",指突然停止,与"睡意”搭配不当,没有疑问。
可以说”睡意全消”,但说"睡意突然停止”不对,所以C错。
D中的"马前卒”,常指"为别人效力的人”。
多含贬义,那"甘当学雷锋的马前卒”就是用词不当。
这样,C与D都错误。
但题目问的是错误答案,且只有一个,学校老师讲的答案是C。
我说服不了我亲戚的孩子。
另外,我觉得这两句都有语病。
"午睡正当我要入睡时”。
“三月份在班主任动员下”。
前句改成“午睡时,正当我要入睡”,是否没问题?
后句改成,“三月份,在班主任动员下”,是否也没问题?
两句都标点符号有问题,要断句。
广大朋友先看看我讲的对吗?
如果我没讲对,请哪位高人指点一下[祈祷][祈祷]。
如果我讲的比较对,那就说明问题了,这可是我们区初二语文段考卷。
出题老师与众多初二语文老师都没发现问题吗?
如果语文老师都这水平,教出什么水平的学生可想而知。
出题人不严谨,水平低,其他老师看见了,也不吭声。
这跟最近沸沸扬扬的李佳前小说《杜鹃花落》,在成都堂而皇之地登上初中语文试卷,其他老师都不言语,是不是一个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