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学段(1-2年级)对“表达与交流”的要求:学说 ,逐步养成说 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
2.第一学段(1-2年级)对“表达与交流”的要求: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影视作品,能 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 的见闻。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第一学段(1-2年级)对“表达与交流”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 的话,写 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 和 中学到的词语。
4.第一学段(1-2年级)对“表达与交流”的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 、 、感叹号。
5.第二学段(3-4年级)对“表达与交流”的要求: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 。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运用 和 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
6.第二学段(3-4年级)对“表达与交流”的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 。背诵优秀诗文 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万字。
7.第三学段(3-4年级)对“表达与交流”的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 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 。能用便条、 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8.第三学段(5-6年级)对“表达与交流”的要求:表达有条理, 、语调适当。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自己的观点。能根据 和 ,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9.第三学段(5-6年级)对“表达与交流”的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 和与人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 ,珍视个人的 ,积累习作素材。
二、简答题
(一)第一学段“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内容有哪些?
1.阅读富有童趣的图画书等浅易的读物,体会读书的快乐;
2.阅读、朗诵优秀的儿歌集,感受儿歌的韵味和童趣;
3.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书,想象故事中的画面,学习讲述书中的故事。
(二)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要旨是什么?
1.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
2.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填空题答案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课程目标”部分。因为牵扯到版面问题,这里就不一一打出来啦!辛苦大家自己查查新版课标。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七)一、填空题1.第一学段(1-2年级)对“梳理与探究”的要求:观察字形,体会汉字 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 与 的联系。
2.第一学段(1-2年级)对“梳理与探究”的要求: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 ,积累活动体验。结合语文学习,用 或 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 和想法。
3.第一学段(1-2年级)对“梳理与探究”的要求:对周围事物有 ,能就感兴趣的内容 ,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 交流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
4.第二学段(3-4年级)对“梳理与探究”的要求:尝试 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 、 、 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5.第二学段(3-4年级)对“梳理与探究”的要求: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 ,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用 、 、 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6.第二学段(3-4年级)对“梳理与探究”的要求: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 , ,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7.第三学段(5-6年级)对“梳理与探究”的要求: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 、 、 和书写的特点,发展 和写字能力。
8.第三学段(5-6年级)对“梳理与探究”的要求:初步了解 、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利用 、 等渠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尝试写简单的 。
二、简答题
(一)什么是学业质量?
答: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二)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什么?
1.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2.依据义务教育四个学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 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描述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
填空题答案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课程目标”部分。因为牵扯到版面问题,这里就不一一打出来啦!辛苦大家自己查查新版课标。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八)一、填空题1.围绕 转化和 发展要求,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弘扬 、 、 、崇正义、 、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弘扬自强不息、 、扶危济困、 、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2.围绕伟大 ,确定 内容主题,注重反映理想信念、 、艰苦奋斗、 、顽强斗争和 等革命传统。
3.围绕 价值观,确定 内容主题,突出 、 、爱 相统一。
4.根据不同学段特点,统筹安排各类主题的相关学习内容。体现 传统文化、 、 先进文化的作品,应占 ;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说明、记叙类作品,以及外国优秀文化作品,占 。
5.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 ,形成 ;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 规范,感受汉字的 ,奠定语文基础。
6.识字与写字是 和 的基础,是 学段的教学重点, 也是贯串整个 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与写字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 ,综合运用 、 、注音识字、 等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7.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 和 ,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诵读材料要选择脍炙人口的 和 ,既要有文化内涵,又要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提倡 ,不要 ;提倡 ,不要 。引导学生 等多种方式汇总、梳理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建立自己的创意。
8.识字评价要考察学生 、 、 的情况,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 的习惯,减少错别字。
二、简答题
(一)思辩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要旨是什么?
1.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 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
2.辨 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 勤学好问的习惯;
3.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二)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要旨是什么?
1.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 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
2.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填空题答案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课程内容”部分。因为牵扯敏感词及版面问题,这里就不一一打出来啦!辛苦大家自己查查新版课标。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九)一、填空题学业质量描述(第一学段)
1.留心 等真实社会场景中的文字,尝试认识标牌、图示、简单的说明性文字中的常用汉字;借助 认读汉字,借助学过的 推测字音字义,愿意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猜想;遇到不认识的字,主动 请教。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书写 个左右常用汉字。喜欢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 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愿意整理自己的 ,并向他人展示。
2.与人讨论交流,注意 ,主动用礼貌用语 ;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遵守 ,主动 ,积极 ,把自己的想法 。看图说话,能描述一幅图画的 ,说出多幅图画之间的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对写话有兴趣。
3.喜欢阅读图画书、儿歌、 、 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性信息,通过 说出事物的特点,作简单推测;能借助 复述自己读过的故事或其他内容,尝试对 提出问题;愿意向他人讲述读过的故事,乐于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喜欢积累 ,并尝试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4.愿意为他人 自己喜欢的语段;朗读时能使用 ,注意发音;注意用 、 和 表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愿意和同学交流 ,能简单评价他人的朗读。喜欢读古诗,能 ; 喜欢阅读故事,并与他人讨论。喜欢在学校、社区组织的 、 、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中展示。参加文学体验活动,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发现,愿意用 、 等方式记录见闻、想法。。
5.能借助 、 ,在阅读中主动识字;能根据 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辨识、纠正常见的 。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使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个左右常用汉字。注意积累和梳理语言材料,能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 进行分类,愿意与他人交流分类的理由,感受汉字和汉语的魅力;能分类梳理 中学到的词句,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 ,参加集体展示活动。
6.乐于参与读书交流活动,能诵读学过的 ,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达自己的 与 。主动阅读 、 、 、 故事等叙事性作品,能向他人讲述主要内容;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 与生活体验。参加文学体验活动,能记录 ,表达自己的感受;能按照童话、寓言等文体样式,运用联想、想象续讲或续写故事;能用 等方式记录个人的见闻、感受和想法;能用便条、简短的 等与他人交流。。
7.能独立识字,能借助 准确理解不同语境中汉字的意思。能辨识同音字、形近字,纠正 。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个左右常用汉字。有自觉识字的意识,在 中发现自己不认识的字,能根据字形推断 ,并借助语境和工具书验证自己的推断;在学习中,能发现富有表现力的 ,自觉记录、整理, 乐于与他人分享积累的经验,并尝试在自己的 中运用。
二、简答题
(一)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分别指什么?
1.日常生活;
2.文学体验;
3.跨学科学习。
(二)教学建议具体是指哪四点?
1.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2.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
3.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4.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三、综述题
在小学各学段“学业质量描述”对于跨学科学习是怎样表述的?
1.第一学段:在跨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提问,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所得。
2.第二学段: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乐于观察、提问、交流,能参与简单的活 动策划、组织工作;能根据不同学习活动主题搜集、整理信息和资 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照片、图表、视频、文字等展示学习成果,并与他人分享。
3.第三学段:积极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能利用多种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在简单的调查、访谈等活动中记录真实生活;能根据活动需要,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提出要探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能借助跨学科知识和相关材料,与同学合作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运用相关知识解释自己的想法,记录探究的过程及结论,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能组织讨论和专题演讲,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反思中辨别是非、善恶和美丑。能根据校园、社会活动的需要,自己或与同学合作撰写活 动计划、实施方案或活动总结。
填空题答案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学业质量”部分。因为牵扯敏感词语及到版面问题,这里就不一一打出来啦!辛苦大家自己查查新版课标。
(制卷人:阿雷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