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然袭扰的疫情,阻挡了学子们拥抱校园的脚步。平日里天天盼着放假的“熊孩子”们,也终于感受到了学校的好:它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在“润物细无声”中成就梦想的地方。为了让学生们在家如在校,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我市中小学校各类“云”上活动火热开启。
“云”课堂——保障学习不受影响
城区颐翠小学成立了网络直播教研工作小组,制定了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利用希沃云课堂、国家网络云课堂、钉钉软件等在线教学工具,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等,为学生提供多途径、多形式的线上课堂。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中小学校本着“统筹规划、一校一策”的原则,迅速展开了线上空中课堂的教学工作,保障疫情期间学生学习不受影响。
不同于有学生互动、有眼神交流、有语言共鸣的教室授课,网上授课注重如何更精炼地传达知识、更有效地让孩子们倾听教师讲解,这就需要课堂语言更加富有魅力。凤巢小学语文教研组长、一年级语文老师宋爱玲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一年级的生字教学是上课重点,为了讲好生字,让孩子们带着兴趣学,宋爱玲除了查字典,还从网上搜集素材,帮助孩子了解汉字渊源。
“井井有条的课程安排,面面俱到的课程设置,高质量的教学设计,精美的教学课件……感谢我的主播老师,他们用自己不熟练的教学方式为我们讲述着熟悉的知识,保证了我们的线上学习不打折扣。”市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袁宁说。
“云”实践——促进认知发展
“同学们,准备好剪刀、勺子、梳子,咱们的课程就要开始啦。”3月25日上午,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构成的简易“直播间”里,阳城县润城完小的老师们,正通过示范“和面”“团圆”“压扁”“搓条”等基本技法,为另一端的学生们讲解面塑的制作方法。
为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缓解居家学习焦虑情绪、构建和谐家校共育氛围,润城完小在线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的 “宅”家生活增添趣味。每周三上午10点50分—11点30分,老师们会通过网络指导五六年级学生学习面塑制作。巧妙的课程设置,让学生感受到了面塑的独特魅力。除了面塑,该校还在学生们中间开展了剪纸、绘画、阅读经典、亲子运动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既锻炼了动手创造能力,又加深了对地方文化的热爱。
小班幼儿处于绘画的涂鸦期,好吃的水果、萌萌的小动物、美丽的花朵……都能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孩子有着天生的童趣和强烈的表现欲,绘画能帮助他们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专注力。如何让综合实践课程隔着屏幕,通过网络上得充实,不仅让学生有收获,最后还能有作品呈现?泽州县枣园幼儿园通过网络为孩子们准备丰富活动的同时,以“‘艺’起战役”为主题,开展了小班线上美工作品创作活动,鼓励、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作品,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建构。看到自己创作的《向日葵》《玉米》《热气球》《小鱼》《仙人掌》等画作得到展示和认可,孩子们成就感满满。
“云”考试——检测空中课堂学习效果
网课上了这么久,效果到底怎么样?
3月21日至22日,泽州县巴公中学通过网上考试系统“卓育云”,组织七八年级学生进行了首次线上月考。
从在后台创建考试到落实“云监考”,从客观题答案的录入到主观题题块儿的分配,从考前模拟到阅卷评估,巴公中学七八年级的年级组全力以赴迎接这次不同寻常的线上月考。考试当天,各班班主任全程在线,保证通讯、网络畅通,发现突发情况立即沟通处理;学生们认真作答,在规定时间内上传、交卷;家长们也全程配合,主动参与监考。
3月23日上午,所有科目阅卷的任务完成,各年级组迅速汇总,精准分析学情,诊断评估学习质量。各班班主任针对考试结果召开班级腾讯会议,制订切实有效、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力度,确保每名学生较好掌握已学知识,再进行新的课程教学。
“云”班会——感受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摆好纸笔,打开电脑,指尖划过键盘,暖流回荡心间。非常时期,不少学校和班级把班会搬到了“云”上,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带领学生从“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有效过渡,激发他们线上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同学们,疫情期间,我们不仅了解了许多知识,也关注了很多国家大事。作为一名新时代少年,我们要与时代同频共振!”3月20日下午,市实验小学四年级4班“疫情防控”主题班会准时开始。交流互动环节,李悦心分享了自己观看《国际角度看中国“战疫”》视频后的感受,冀昊泽向大家发出倡议:“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一定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为将来报效祖国而努力奋斗!”新闻播报环节,郭灵瑞讲述了妈妈在参加时家岭社区防疫工作时坚守岗位、完成任务的“信念”故事,丁子函讲述了医务工作者坚守抗疫一线,与命运交手,与死神对峙的“守护”故事……学生们在交流、分享中学会了如何从自身做起,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力量。
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网络教学,让习惯了集中学习、集体活动的学生很不适应。如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秉持乐观心态,坚持合理作息、科学高效学习,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中获得成长与进步至关重要。矿区中学组织了“学会自主管理,积极应对疫情” 的线上主题班会,各班班主任播放了学校贴心制作的名为“给学生居家生活学习10条建议”的PPT,从生理和心理两大方面引导学生努力做好自己,理性对待疫情。班会虽然在家进行,但丝毫不缺仪式感,师生们隔着屏幕热情发言,积极互动,大家仿佛回到了久违的课堂。
“云”家访——传递爱和温暖
师生久未谋面,心中甚是想念。为了缓解孩子们对老师、同学的思念之情,各个学校开动脑筋,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启了“云”家访。
“知道今天要和老师视频通话,孩子高兴极了,说这是他这段时间最开心的事情。”“老师,你看,这是我新做的地球模型。”“老师,我想你了。”……3月14日,城区凤鸣幼儿园大班老师们用视频“叩开”孩子的家门,和孩子、家长聊生活、聊学习、聊成长。云端上的相聚,心与心的交流,和老师许久不见,孩子们有说不完的话。
“非常时期、非常牵挂,和孩子们视频聊天的时候,看到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我想起了他们在幼儿园的点点滴滴,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将我们的关爱与关心传递给每个孩子、每个家庭。”家访后,凤鸣幼儿园大八班老师刘晓华表示,通过家访,老师分享着孩子们假期成长的点点滴滴,也洞察着他们需要引导、助力的地方,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和孩子们能早日在幼儿园相聚。
泽州县霍秀幼儿园近日举办了小班“线上”见面会,当视频接通的那一刻,孩子们无比激动,他们热情地与老师、同学打招呼。“亲爱的小朋友们,请相信,春日暖阳会温暖一切,让我们一起坚持到底,一起勇敢前进。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都是坚强的小勇士,相信我们很快就能体验幼儿园的快乐时光了!”小班一位老师说,活动充分缓解了孩子们的焦虑心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交流的快乐与幸福。(晋城市新闻传媒集团融媒体记者 郝梦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