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公布后,引起各方议论纷纷。
其中有一篇文章,不是评论试卷的难易,也不是讨论答题的思路,而是指出试卷本身存在错谬。这篇文章题为《今年高考作文错用“题名”》。主要意见是:2022年普通高考全国甲卷,错用了“题名”一词。题名的本义是题写自己的名字,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明确的含义和用法。命题者不是引用《红楼梦》原文,而是将《红楼梦》里题匾额称为“给匾额题名”。题篇额可以简称“题匾”,但和“题名”不是一回事。命题者在这里出现了知识错误,必然使考生们跟着错用。
文章的作者马斗全先生,是我的好友。
马斗全
他是山西临猗人,今年73岁。我们曾是山西大学历史系同学,我是77级,他是78级,在校四年,同学三年半。后来又成为《晋阳学刊》同事,他编古典文学,我编现当代文学,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共事了几个春秋。
马斗全有两个专长,一是古籍整理和文史研究。他是《傅山全书》的主要整理者之一。文史考辨方面,他曾商榷多位鼎鼎大名的人物。
比如,他提出,毛泽东1927年写了《菩萨蛮 登黄鹤楼》一词,即“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但毛泽东当时却不可能登黄鹤楼,因为此楼1884年被焚毁,1985年才重建,毛泽东生活的年代,黄鹤楼只有遗址,无法登临。他推测毛泽东当时登临的可能是长江边的奥略楼。
又比如,他认为钱锺书《谈艺录》里把梅尧臣谈到的“韩孟”,理解为韩愈和孟轲,这是不对的,他以充分的证据说明,“韩孟”是韩愈和孟郊。
马斗全的另一专长是诗词。在校读书时,他就师从罗元贞教授攻中华诗词。后来,他长期主编山西诗词学会的会刊《难老泉声》。退休后,又办了中镇诗社,作品甚丰,在全国各地都交下了文朋诗友。他对待诗词,像对待历史一样认真。十几年前,山西诗词学会有人拿来当时省委书记的作品,让他在《难老泉声》刊登。马斗全一看,不合平仄,便加以拒绝。
20多年前,王一方在青岛出版社组织《野菊文丛》,约我为第二辑组稿。我请马斗全自选了一册《南窗寄傲》,和蓝英年、林贤治、邢小群、崔卫平、程映虹五位作者的随笔同时出版。《南窗寄傲》问世20多年来,没有发现一处误植,马斗全十分满意。
他清高的傲骨,正是我认同的地方。为此,小群赶制素描一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