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目前10门科目820分的中考设置,对于12-14岁的学生来讲学业负担有点重。”陕西省人大代表、渭南市富平县莲湖初级中学教师张美荣长期在义务段任教,深感学生学习压力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过多,因此她呼吁逐步调整、稳步改革考试为中学生“减负”。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落地实施迄今已经整整三年。“以我们富平县为例,近年来在零起点教学、合理规划课程设置、取缔校外培训机构等方面,特别是在小学学科素养考查、体育与健康测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尝试探索多元评价、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张美荣说,但目前的中考科目多、学生减负效果不明显,不利于“双减”政策进一步发挥效能,也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不利。
在张美荣看来,通过逐步改革学业水平考试设置,传递全面育人价值导向,从而引导义务教育阶段持续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压力,培养更多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建议调整考试科目,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体育6门采用考试方式,以分数呈现、用于毕业升学,其余科目改为考查,以等级呈现、在毕业升学中作为参考;调整普职录取比例,逐步提高普通高中录取人数。”张美荣说,“还要改变考核评价方式,以多元、科学评价来引导学校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同时希望能给予政策、资金和资源方面的支持,逐步推进人工智能时代相关学段的教学探索,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相关阅读:
记者:孙永涛;编辑:小伙;审核: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