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四川绵阳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5-02-12 02:47:09

□绵报融媒记者 杨佳 尹秦

高考语文每年都备受瞩目。今年四川高考语文作文材料是关于“红楼梦”,涉及为阁楼命名的问题。考生该如何破题?回归典籍后如何拿高分?为此,记者采访了三名绵阳资深语文老师,让他们从专业角度进行剖析。

准确破题 结合实时实境独立创新

南山中学语文老师王强认为,这次高考语文作文出题非常优秀,题目大意是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谈一谈《红楼梦》中给大观园亭子题名采用“移用”“化用”“独创”方法,在更广泛领域给人的启示。

选题来自于传统典籍,回归学科本身,其背后反映的精神内核,不管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通达精神,更是结合实时实境的独立创新。

重在思考应想得更多看得更远

东辰高三语文教师熊施帆提醒,本次高考作文选取了《红楼梦》中的某一个情节作为引子,具有艺术性,兼具迷惑性。考生应重点关注材料中的第二段,特别“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这三个短语。

由给匾额题名引出,让考生想得更多、看得更远,可以给上述三种态度和做法圈定一个对象或情景,切口宜小,挖掘要深,立意应高,境界需远,格局放大。

稳变新 提升语文素养为导向

绵阳外国语学校高中语文教研组长周昌学认为,这一作文题目,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

“稳”,仍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写作要求表述均与前3年高考试题保持高度一致;“变”,出人意料选择《红楼梦》中的相关材料命题,考查考生真实语文能力、水平;“新”,四川地区将于2022年秋季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引导学生重视整本书阅读、从根本上提升语文素养的导向。

编辑:李志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