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 峨眉山月歌(李白)
-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电子课本:
赏析: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抒情小诗,以其清新脱俗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描绘了峨眉山月夜的宁静与壮美。诗中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月倒影、江水流淌的夜景图,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李白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超脱尘世的仙气。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则是一首充满怀旧之情的诗作,通过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不仅描绘了诗人与李龟年的交往,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经历与历史变迁相融合,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对友情和时光的深刻沉思。
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一首边塞诗,通过对行军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感慨。诗中的“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展现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孤独与无奈,而“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则透露出对家乡和平景象的怀念。岑参以其边塞诗人的视角,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联系,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悲壮和深沉。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则是一首充满哀愁的诗作,通过对夜城闻笛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以冷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荒凉,而“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则深刻表达了士兵们对家乡的思念。李益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将个人感受与战争的残酷相对照,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控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