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山东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17 00:08:51

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部分地市:枣庄、菏泽、临沂、聊城。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活动一 走进文字 感受家国情怀】
为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学校开展主题为“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的系列活动。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与“大国”休戚与共、琴瑟和鸣。家国,可谓中华儿女的精神归属。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硝烟弥漫、艰苦卓决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年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大潮中寻找人生价值、标注成长坐标。站在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为家国情怀基。每个人都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才能众易举,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1、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及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艰苦卓决 B. 坐标 C. 奠基(diàn) D. 众擎易举(qíng)
2、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琴瑟和鸣 B. 筚路蓝缕 C. 波澜壮阔 D. 聚沙成塔
3、下列关于家国情怀的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勤奋学习、吃苦耐劳可以把我们锻造成能担重任、可堪大用的栋梁,为家为国建功立业。
B. 家国情怀不仅是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更是新时代强国建设。
C. 通过家庭美德建设、良好家风传承、爱家爱国的情感教育,使家国情怀能够得到更好涵育。
D. 广大青年要厚植爱国情怀,以奋斗之姿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书写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4、学校开展“点赞英雄”为主题的对联征集活动,请结合下联补写上联。(2分)
上联:自强者凭意志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成功者靠进取拼搏,奏出强音唱响凯歌

【活动二 走进名著·探究人物命运】
5、小鲁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骆驼祥子》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任务。
【给祥子写小传】
(1)下面是小明同学为祥子写的小传,其中某处有误,请你帮他修改。(2分)
祥子原本是农村人,因父母去世和生活压迫,不得不来北平打工。【A】来到城里后,他成为了为了,立志要买一辆自己的车。努力了三年,他终于实现了愿望。【B】可没过多久,他的车被大兵抢走了,随后他所有的积蓄都被刘四爷骗去。
【C】在虎妞的欺骗下,他不得已与其结为夫妻。后来虎妞因难产而死,样子喜欢的小福子也自杀了。【D】从此以后,祥了堕落到社会的最底层,成为了一具行尸走肉。
_______处有误,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京味儿”】
(2)《骆驼祥子》中,京味儿语言和老北京地域文化引人注目。请从下面选文中任选一句,试做分析。(3分)
选文:
①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
②你呢,成年际拉车出臭汗,也该漂漂亮亮的玩几天。
③街上慢慢有些年下的气象了。……年画,纱灯,红素蜡烛,绢制的头花,大小蜜供,都陈列出来……
【探寻悲剧原因】
(3)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悲剧带给同学们强烈的震撼,在讨论“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时,三位同学有不同的观点。你赞同谁?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2分)
小鲁:我认为时代和社会是造成祥子命运悲剧主要原因。
小东:我觉得祥子自身的问题才是主要原因,他应该为自己负责。
我赞同__________观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走进英雄 致敬航天精神】
6、 一中附属中学准备开展“致敬航天英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校学生会已联系好市科技馆穆老师于4月2日上午3点来给全校学生做有关“致敬航天英雄”的主题讲座,需要宣传委员李子叶同学提前一天打电话确认。请你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2分)
李子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穆老师:子叶同学,你好!
李子叶:穆老师,打扰了!今天给您打电活,是想和您确认一下,②______________
穆老师:没问题,我会准时参加的。
李子叶:谢谢您!我们期待您的精彩讲座。
(2)讲座活动中有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的环节,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该标识(见下图)的构成及设计的妙处。(3分)


【活动四走进诗词 吟诵家国情怀】(6分)
7、“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修身、养德,孝亲、思乡,爱国、报国……家国情怀在古诗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木兰诗》中花木兰替父从军,奔赴战场,雄姿矫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表达诗人为国效力的志向。

二、阅读与鉴赏(4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6分)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①春色,隔叶黄鹂空②好音。
三顾频烦③天下计,两朝开济④老臣心。
出师未捷⑤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⑥。
[注]①自:独自。②空:白白。③频烦:同“频繁”,多次。④开济:开创,扶助。⑤捷:战胜。⑥襟:衣襟。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首联以反问开篇,“寻”字表明诗人是有目地来访,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B. 颈联既表达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表现了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C. 尾联承接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强烈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D. 全诗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结构层次清晰,炼字琢句、押韵和谐富有语言魅力。
9、有人说下面两诗句在“景与情”的关系上,艺术表现手法相同,你是否认同此观点,请结合具体诗句阐述理由。(4分)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4分)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己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①,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②,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③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选自《宋史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岳飞》,有删改)
【注释】①宵旰:旰gàn,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黑了还不休息,指人的勤奋。②营第:修建府邸。③刍:饲养牲口的草料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甲文“已而之细柳军”中的“之”与乙文“哭之而育其孤”中的“之”都用于句中,但用法不同。
B. 甲文“亚夫乃传言开壁门”中的“乃”与乙文“乃可饮”中的“乃”意义不同。
C. “遣妻问劳其家”中的“劳”都是慰劳的意思,体现中国古代上级对下级的关心、抚慰。
D. 甲文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影响。
11、下列对两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甲文写周亚夫麾下士吏全副武装,与霸上及棘门军形成对比,周亚夫的形象鲜明突出。
B. 甲乙两文都主要通过下属的表现刻画将军的形象,注重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C. “秋毫”原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乙文中的“秋毫不私”体现了岳飞的高贵品质。
D. “敌未灭,何以家为”体现了岳飞“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士情怀。
12、根据文意,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2分)
卒 夜 宿 民 开 门 愿 纳 无 敢 入 者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14、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析周亚夫和岳飞两位将军人物形象的异同。(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1分)

材料一: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其中汽车3.36亿辆。2023年新领证驾驶人2429万人,目前机动车驾驶人达5.23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86亿人。
2023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480万辆,比2022年增加1.6万辆。其中,新注册登记汽车2456万辆,比2022年增加133万辆,增长5.73%,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10年新注册登记量超过2000 万辆。
2023年,全国有94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与2022年相比增加10个城市,其中43个城市超200万辆,25个城市超300万辆。
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55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6.04%。2023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743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 30.25%,与2022年相比增加207万辆,增长38.76%。
(摘自《人民日报》,2024.2.13)
材料二:
截至2022年底,全国机动车总量居世界第一,这一庞大基数导致机动车污染排放总量稳步增长。因此,掌握机动车排放的真实数据,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对改善空气质量意义重大,而数字化为此提供了有效途径。
机动车污染物为主移动源污染已成为中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的紧迫性日益凸显。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在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治理提供新路径。
目前,北京已有检测厂通过汽车物联网检测大数据平台实现精准检测,并对车辆排放污染量和碳排放量进行数字化分类管理。目前机动车排放管理仍未得到有效数字化,我们应该努力促成汽车物联网检测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实现机动车排放的精准控制,带动整个汽车产业的绿色升级,促进机动车碳排放交易。
材料三:
社会发展带动人们意识的变化。节能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各行各业都在变化,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在中国,只要不是极其偏远的地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车。在城市里,往往不是在堵车,就是在去堵车的路上。如此大量的燃油汽车给我国的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新能源方面,自主品牌的步伐确实很惊人。目前国内销售的纯电动汽车数量不算少,部分车辆续航里程已经达到460公里。事实上,即使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但仍有很多局限性。目前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在“跑长途”上还有很大差距。虽然这方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改善,但是充电和加油的时间差距仍然不容易平衡。因此,新能源的发展还有很长的时间,在此期间,传统燃油汽车仍将发挥主要作用。
(摘自《传统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
材料四:
新能源汽车比传统汽车更加环保和高效,能够满足人们的交通出行需求,未来必将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现阶段新能源汽车还不能够普及,但新能源汽车得到改善后就能够大力推广。政府部门与有关企业应该改变新能源汽车地域分布不均匀现状、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大力开拓市场,通过多种方式普及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有效改善交通拥堵问题和环保污染问题。中国人口基础、收入水平和经济持续增长态势,共同决定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化快速增长,这将直接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提供十分可观的市场需求。
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结构和一般的汽车产业结构相比要更加复杂,拥有数百个相关产业,其主要是在传统汽车行业的基础上扩展延伸出来的,从而诞生了一种新式的庞大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包括各类矿石以及稀土等材料生产企业,而中游产业链包括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件加工以及整车部分,包括电控系统、电机系统以及动力电池等,下游产业链则包括各类新能源汽车等。
(摘自《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3》)
15、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迅速,但占汽车总量的比率并不高,因此其市场潜力巨大。
B.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迎合了节能这一社会主旋律,因此得以迅速发展,但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还有很多。
C.利用数字化平台有效地监管汽车尾气排放,就可以解决汽车排放污染问题,从而彻底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D.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化快速增长是由目前中国人口基础、收入水平和经济持续增长态势共同决定的。
16、借助材料一的一些数据,你读出了哪些信息?(写出两点即可)(2分)
17、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试分析中国未来汽车行业发展方向。(4分)
18、读了以上材料,说说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哪些方面的市场潜力?(写出三点即可)(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3分)

种子秘语 祁云枝

整个秋天,种子们星罗棋布,在不同的高度和维度上梳妆打扮。它们涂脂抹粉,描眉画眼,一切就绪后,开始唤风、唤雨、唤水流,唤身穿皮毛的动物,唤小鸟的肠胃、人类的嘴巴……一旦邂逅,便从高空跃下,从地面起飞,在半空里弹射,于水面上漂浮,或者,干脆搭乘动物和人类这一辆辆目标航班,去远方开疆拓土。秋歌,种子唱得最带劲儿

这甘甜的旅程,让动物愉悦,也完成了种子的心愿:把优秀的孩子送到自己无法抵达的远方。诗与远方,其实也是所有草木的梦想。

此刻,我正在一棵高大的红枫树下拍摄小视频。鲜红的枫叶,在秋风里荡秋千,荡出唰啦啦的声响。眼前的枫树,宛若一条流向天际的河流,翻卷出红色的浪花。小鱼般欢快的种子,从朵朵浪花里迸溅出来,进入我的镜头。

秋意渐浓。树木多穿起金黄橙红的衣裳,这是成熟的颜色,也是富足的颜色。天空里密布独属秋天的忙碌,看得见看不见的种子,在我的头顶上飞翔,奔赴下一年的生之约。我仿佛看见,又一个春天来临,姹紫嫣红和万千生命的迭代,纷纷从种子里萌动。大地,又一次演绎万种风情。

一旁的女贞树上,两只灰椋嬉闹着在枝丫间啄食。蓝天、紫果、绿叶,组合成一幅画,鸟儿,是这幅画面上动态的笔触。灰椋吃饱喝足后抹着嘴巴飞远了,在鸟儿新陈代谢时,女贞种子穿越鸟儿的肠胃,被播种到远方。鸟儿播种的同时,还顺带施了肥。

我追着一粒种子拍摄。镜头里,红枫种子旋转出令我痴迷的轻盈,它晃晃悠悠,漫无目的而又充满了希望。我知道,种子飞行的方向和距离,取决于那一刻经过它身旁的风,这种不确定的飞行,像极了我们称之为命运的东西。

我用手接住一枚旋转着落下的翅果,一枚翅果含两粒种子,像两条吻在一起的小鱼身体呈倒八字张开。橙黄的鱼头是种子,鲜红透亮的鱼尾是翅膀,这枚翅果不像是现实的种子,更像是仙境里的精灵。在这架小小“螺旋桨”的带领下,红枫种子轻舞飞扬。

红枫种子成熟后脱离母体,因重力下坠的刹那,这对小鱼翅膀即刻开启了螺旋桨的功能,在空中飞快地旋转起来。一团小小的涡旋气流,出现在种子上空。涡旋气流似一团无形的手,拽拉着种子下落的脚步,为的是给风留出更多的时间,更从容地把种子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头与尾之间、重与轻之间,一对种子的吻鱼组合,让红枫种子除了拥有机械制造、仿生学和生态学上的意义外,还具备了某种哲学意味。

突然间想起小时候读过的《种子历险记》。每一粒看似弱小的种子,都是义无反顾的英雄。朝未知地带前行的红枫种子,拥有飞行的独门绝技,飞行的距离长,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也一定多。如果我追踪记录一粒种子长长的一生,会不会也能写出一篇好玩有趣的《种子历险记》?

好多次,我走进校园向学生讲述植物生存的智慧时,会提出这样的建议:请同学们描述红枫种子的形状。鲜有答对者,显然,很少有学生去关注。孩子们极少有时间和一株植物对话。这召唤我把红枫种子拍成视频。爱迪生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让我惊诧的植物飞翔的智慧与哲理,能否种子般撒进学生心田?

不远处的草坪上,一位年轻的母亲领着一个小姑娘在草丛里玩耍。园子里的草坪上,蒲公英像天空里的星星一样繁多。它们在这里出生、展叶、开花、结果。草坪出现多久,它们就生活了多久,东一棵西一棵,此起彼伏。小姑娘三四岁,圆脸、圆眼睛、圆嘴巴,连身体也圆乎乎的。她不时弯腰摘下蒲公英的绒球状果序,举至眼前,嘟起圆圆的小嘴,呼——一群种子各自撑开小伞,向天空的高远处翩跹。

像是一口气吹开了时光之门,我的童年逶迤而来。多年前,在家乡的田埂地畔边,我也曾像她一样,挑选出色的白团大的蒲公英绒球,高高举起,嘟着嘴唇,把种子吹向天空。蒲公英头戴光圈,慢悠悠地向天空飞去,踏上未知又可预知的旅程。那时候,天离地很近,头顶上,就晃动着棉花般的白云。若是有人站在大树的枝杈间,伸出手,就能触摸到云朵。

即便不被人类助力,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可以从地面上起飞,一阵微风就可以送它们远行。资料上说,晴朗的二级和风里,蒲公英种子可以飞翔两公里左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说的,就是蒲公英吧。

小姑娘现在还不会知道,总有一天,她也会像蒲公英一样,离开她的母亲,飞到适合自己生根发芽的土地上。

我们,都是蒲公英的播种者。我们,也都是一粒蒲公英种子。

此刻,望着天空里忙碌飞行的红枫种子,我与漫步瓦尔登湖聆听自然的梭罗,或在自家荒园中凝视昆虫的法布尔,有着相似的快乐。

是种子,让我的人生与草木链接,并渐渐地成为彼此。

(有删改)

1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先总写秋天的种子,再分写红枫、女贞和蒲公英种子,最后总结全文。

B.本文既写眼前之实物和实景,也写心中所想和所忆,虚实结合,内容充实。

C.本文大量运用了说明和抒情的表达方式,重在向读者介绍种子的相关知识。

D.作者对童年时吹蒲公英种子的描写,呈现出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美好图景。

17、种子的心愿是什么?红枫种子、女贞种子和蒲公英种子分别是怎样完成这一心愿的?(4分)

18、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句和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秋歌,种子唱得最带劲儿。(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每一粒看似弱小的种子,都是义无反顾的英雄。(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19、本文结尾说:“是种子,让我的人生与草木链接,并渐渐地成为彼此。”这句话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三、写作(5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青少年阅读”成为与会代表和教育专家们关注的热点。最是书香能致远,通过阅读,青少年可以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得到启发,收获成长的力量。
请以“《 》让我学会 ”为题,写一篇文章,讲述自己的阅读故事,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悟或思考。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在“《 》”中填写书名,从教材推荐的12部必读名著中挑选。(2)文体不限,卷面整洁工整,不套作,不抄袭;(3)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考生的人名、校名。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