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题(B)
时间:90分钟 2022.1
【温馨提醒】
1.本试题共6页23题,其中选择题为12题,非选择题11题。
2.答卷前,请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3.请在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使用 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请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做到笔迹清晰、字体工整。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妩(wǔ)媚 冠(guān)冕 辐(fǔ)射 千钧一发(fà)
B.风靡(mǐ) 叱咤(chà) 勉强(qiǎng) 弄巧成拙(zhuō)
C.劲(jìn)挺 黑魆(xū)魆 入场券(quàn) 惟妙惟肖(xiào)
D.单薄(bó) 陡(dǒu)然 气氛(fēn) 魁梧(wú)黧黑
2.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洒脱 悬崖 抽屉 手榴弹 斩钉截铁
B.神秘 枯萎 干躁 别出心裁 威风凛凛
C.伶利 忧虑 甘蔗 瞬间 暴露无遗
D.和蔼 琴健 潮汛 搁置 虎视眈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的孤芳自赏会让你固步自封,也会让你失去更多的朋友。
B.写人物传记最怕考证不准确,一不小心就会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来。
C.爸爸和妈妈唱了一出精彩的对台戏,让我深刻意识到了我的错误。
D.平静的湖水像一面硕大无朋的镜子。
4.下列成语中,与音乐没有关联的是( )
A.巧夺天工 B.天籁之音 C.黄钟大吕 D.高山流水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对这篇著作的阅读,使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
B.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C.《草原》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
D.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书店”凭借高颜值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6.下列句子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制作泰州“人民路”这个路牌时,拼音应写作“RENMINLU”。
B.上周,六(3)班举行了一次以“致敬人民英雄,弘扬抗疫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华列举了钟南山、铁凝、李兰娟等人的事例,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C.我们在演讲的时候,可以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D.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读。
7.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如《呐喊》《彷徨》《骆驼祥子》,课文《少年闰土》节选自他的小说《故乡》。
B.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代表作是《玄秘塔碑》。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
C.《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原名《心》。
D.《桥》《穷人》《金色的鱼钩》三篇都是小说,小说大多是虚构的,但是小说中的故事却有生活的影子。
8.下面这段话表达的观点是( )
壁虎还有一套巧妙的避敌方法。当它碰到毒蛇、鸡、鹰等敌人来捕食时,就当机立断,来个“丢卒保车”:它剧烈地摆动尾部,将尾巴很快丢掉,离体的尾巴会跳来跳去,以吸引敌人的眼光,而它自己就趁机逃之夭夭。过不了多久,它又会长出一条新尾巴来。
A.壁虎用尾巴巧妙避敌。 B.壁虎的尾巴具有特殊功能。
C.壁虎有特殊的本领。 D.壁虎应对敌人的对策。
9.看图片,按要求完成题目
请根据图中信息,找出正确的乘车方案 ( )
A.从济南站去往龙洞,无需换乘其他线路。
B.乘坐R2线,去往遥墙机场,无需换乘其它线路。
C.从济南站去往池东,无需换乘其它线路。
D.从园博园出发去历山路,需要在济南西站换乘 R2线。
(2)在地铁上,有时我们能看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 如随手丢垃圾、占座、吃零食等。请你针对其中一种不文明现象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10.按要求写句子
(1)他在幽静的小路上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来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缩句)
(2)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了。(改为反问句)
11.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诗词中的风是多变的:西湖上有驱散乌云的风,“ ,望湖楼下水如天”;黄河上有掀起泥沙的风“九曲黄河万里沙, ”;春日里有暖人的风,“ ,万紫千红总是春。”
(2)《七律·长征》一诗“ , ”一联对仗工整,写了红军对水的征服,既表达出战胜困难的激动欢悦,又概括出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3)我们欣赏着贝多芬的钢琴曲《 》,仿佛看到 的海面上,霎时间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优美的旋律令人陶醉。
(4)一个真正的英雄可以是为国为民、胸怀天下的,也可以是怜惜儿童、柔情似水的,正如鲁迅在《答客诮》中所说“ , 。”
二、阅读与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
迂公修屋
有迂氏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qì)。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①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且号且诟②,妻诘③曰:“吾适④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⑤,延⑥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迂公叹曰:“适⑦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注释]①妻子:妻子和儿女。②诟:gòu,责骂。③诘:jié,责问。④适:指女子出嫁。⑤旦日:第二天早上。⑥延:请。⑦适:刚刚
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篱败不修 败:毁坏,败坏 B.不意乃受此累。 意:意思
C.不见雨兆。 兆:征兆,预兆。 D.岂不徒耗资财 徒:白白的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14.对故事寓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事讽刺了贪财吝啬、视财如命的人。
B.故事讽刺了只顾及自己,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人。
C.故事讽刺了目光短浅,看不见长远利益的人。
D.故事讽刺了不早做准备,临时抱佛脚的人。
(二)课内阅读
丁香结(节选)
①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②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③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5.除了选文中的诗句,你还能写出一句关于“丁香”的诗吗?
, 。
16. (1)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是对雨中丁香花 的描绘,句中有一个词语 写出了它的特点,那个词语是: 。
(2)作者为什么把“丁香”称为“丁香结”?(用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17.“丁香结”在选文中多次出现,但它们的含义各有不同,第②自然段“果然是丁香结”中具体指的是( );第③段“丁香结年年都有”中具体指的是( )。
A.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B.丁香花的花苞
18.第③段画线的句子写出了丁香结带给作者的人生感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二)课外阅读
父亲的后车座
筱 琴
①父亲节那天晚上,妹妹发过来一张照片,一个小女孩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妹妹说:曾经,我们这么小,父亲这么年轻……
②凝视照片,往日的时光如潮水一般涌过来,漫过心海。
③从我们记事起,父亲就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那时父亲在县城做木材生意,县城十天两个集,每逢集日,天还不明,父亲就蹬上那辆自行车,颠簸在乡间蜿蜒的小路上,一去就是一整天,将近半夜才能回家,一年四季,风雨无阻。那时我们太小,根本不懂得父亲的艰辛,我们期盼的是父亲自行车后座上的好吃的,夏天,父亲会给我们带回来各种水果,桃子、李子、杏儿……年幼的我们只知道贪吃,不知道那是父亲省下午饭钱给我们买的。那些水果是商贩散集后处理的,成堆廉价卖。就为这些别人看不上的瓜果,父亲要在集市上忍饥挨饿一整天。
④父亲自行车的后座,载着养家的辛苦,也载着我们童年的许多快乐。
⑤父亲去供销社买东西时,总会带上我或妹妹,去时我们坐在后车座上,回来时,就坐在自行车的前车梁上,后车座上装满了各种种子、化肥、农药或农活用具。一路颠簸屁股硌得生疼,却不妨碍我们的开心与快乐,衣兜里揣着父亲给我们买的五颜六色的糖果。
⑥上小学时,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参加乡联校举办的抽考比赛,每次父亲都用自行车送我去考试。父亲换上雪白的衬衫,蹬上崭新的千层底布鞋,那条长长的土路,颠簸出我心里的感动。
⑦我去镇上读中学开始住校,父亲的旧自行车也换成了大金鹿,崭新气派的自行车让我骄傲了好久。父亲去镇上时,就会绕到学校门口给我送东西,崭新的自行车后座上放着给我的衣服被褥,或者草席蚊帐。放学后,我飞快地跑到父亲跟前,父亲变戏法般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大纸包,纸包里有两个香喷喷的包子,或两个撒满芝麻的吊炉烧饼。我把包子、烧饼举给父亲,可父亲从来不舍得咬一口。父亲看着我吃得满口流油,笑着说:“唉呀呀这吃相,这闺女儿以后肯定嫁不出去了!”我才不管,骄傲地再咬一大口,鼓着腮帮子对着父亲傻笑。
⑧父亲老了,蹬自行车费力了,后来换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后座特别宽敞,可以带上母亲一起来城里看孩子。父亲高兴地对我们说:“等你们放假了,我来接你们回家,这车后座像沙发一样舒服呢!”
⑨可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上像沙发一样的车后座,父亲就突然离去了。那辆三轮车和旧自行车一起默默地停放在老院里,相依相偎。
⑩父亲,今夜有月,月明风清,梦里,驾上您的三轮车再来看看吧,我想坐您的后车座了。
19. 第③-⑦自然段围绕父亲的破旧自行车写了:父亲去县城给我带回水果、 、 、
四件事。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的后车座除了载着一家人的生活,还载着父亲对“我们”深深的爱。
B.文章第④段是过渡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C.文章第⑦段的“香喷喷”“洒满芝麻” 是从嗅觉和视觉的角度进行描写的。
D.“我”到镇上读中学以后,父亲为了方便给“我”送东西,才把破自行车换成了崭新的大金鹿。
21.文中第⑨段画“ ” 的句子改成“那辆三轮车和旧自行车一起停放在老院里。”好不好?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22.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谈一谈。(至少2点)
三、习作与表达:
23.爱是什么?是妈妈的双手替我擦干泪痕,是老师的鼓励让我自信,是朋友的关心给我温暖......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刻,我们被爱包围。
请以“那一刻,我看见了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围绕中心意思写;②借助具体事例,表达出真情实感;③书写规范、整洁;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题(B)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选择题(每题2 分,共16 分)1.D 2.A 3.C 4.A 5.D 6.C 7.A 8.A
9.看图片,按要求完成题目(共4分)
(1)D (2分)
(2)例:垃圾不落地,车厢更美丽。(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
10.按要求写句子(每题2分,共4分)
(1) 他听到钢琴声。(缩写不利索酌情扣分)
(2) 哪里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呢?
1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共10分)
(1)卷地风来忽吹散 浪淘风簸自天涯 等闲识得东风面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月光曲》 微波粼粼 洒满了银光
(4)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每空1分,共10分。本题1个错别字不扣分,2-3个错别字扣0.5分,本题错别字累计扣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31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7分)
12.B (本题2分)
13. 迂公叹息说:“刚刚将屋子修好,就不下雨了,难道不是白白地消耗钱财吗?”
(本题2分,大体意思对即可)
14.C(本题3分)
(二)课内阅读(共12分)
15.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只要是描写丁香的诗句即可,1个错别字不扣分,2-3个错别字扣0.5分,本题2分)
16.(1)外形 妩媚 (共2分)
(2)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本题2分)
17. B A (本题2分)
18.人生难免遇到困难,那么不妨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对面对,积极解决问题。例如在生活中遇到学习压力大、在考试中失利等,虽然让人不愉快,但积极面对,就能不断成长,也不失为有滋有味的生活。
(本题4分,要点:遇到困难 乐观面对2分,列举生活中例子2分,意思正确即可)
(三)课外阅读(12分)
19.父亲带我们去供销社买东西 父亲送我去考试 父亲给我送东西(本题3分,大体意思正确即可。)
20.D (本题2分)
21.不好,原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两辆车“相依相偎”更能表现出“我”对这两辆车陪伴“我们”的成长过程以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光的深切怀念。改后的句子展现不出两辆车和“我们”之间的感情。(不好1分,拟人手法1分,情感1分,共3分)
22.父亲是一个勤劳、肯吃苦,省吃俭用、关爱子女,对孩子有耐心、爱心的人。
勤劳、肯吃苦:为了全家人的生活,父亲经常天不明就蹬上他的破自行车出去做木材生意。
省吃俭用:为了省下午饭钱给我们买水果,父亲在集市上忍饥挨饿一整天。
关爱子女:虽然生活艰辛,但父亲总会带给“我们”快乐与幸福,赶集带回好吃的东西、去供销社买东西也带着“我们”其中的一个,并给“我们”买糖果、常常塞给“我”羊肉大包或吊炉烧饼等。
(父亲的品质1分,联系原文1分,此题共4分,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三、习作与表达 (共35分)
从①内容②主旨与中心③布局与结构④语言与表达⑤错别字⑥书写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等 级 | 赋 分 | 类 型 | 特 点 | |
正 常 文 | 一 | 33、34、35 | 优质 | 在多个指标上表现突出 |
二 | 29、30、31、32 | 中等 | 虽无明显特色,但有1-2个指标上表现好 | |
三 | 24、25、26、27、28 | 问题 | 存在明显问题的 | |
四 | 20、21、22、23、 | 不合格 | 存在严重表达问题的;字数低于400字的;其他情况的。 | |
非正常文 | 举例:白卷文(0分),只写题目的(建议6分),百字文、抄阅读、火星文等(15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