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试卷真题甘肃版图片大全及答案

初三语文试卷真题甘肃版图片大全及答案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16 01:36:03

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

人类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中国的“嫦娥奔月”、古希腊的“代达罗斯飞日”等各种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无一不寄托着人类认识和征服大空的美好chōng憬。进入现代以来,航天员成为人类 太空之路的先锋和世人敬仰的英雄。

航天员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职业,工作环境特殊,需要在严格科学选拔基础上,通过全面系统训练进行长期培养, 。我们国家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完备的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技术体系,能够选拔训练满足不同飞行任务需要的飞行乘组,可以使这些人才在各自的乘组内 。

为何航天员选拔有如此高的要求 ?空间站任务艰巨复杂,对航天员身体素质、知识技能、应急决策与处置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都提出了极高要求。因此,航天员必须确保在各个方面具备执行飞行任务的准备,做好执行任务的能力。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chōng憬 ( ) ②脍炙人口( )

(2)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开拓 精益求精 各司其职 B. 开创 精益求精 各抒己见

C. 开拓 一丝不苟 各抒己见 D. 开创 一丝不苟 各司其职

(3)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3分)

2、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最佳选项是( )。(3分)

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     ,    ,     ,    。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①他执著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

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

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A.①②④③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那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多样的表现手法,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今天,你所在的班级将要举行主题为“小说伴我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3、此次活动,需要制作一份“如何阅读小说”的手抄报,小语已经设计出栏目一,请你仿照

示例,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4分)

栏目一:了解故事环境,熟知社会背景

栏目二:     

栏目三:     

4、同学们就“阅读长篇小说名著是否有助于成长”的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语认为:长篇小说名著的篇幅太长,读起来费时费力,对学习也没什么帮助;还不如看漫画,漫画简单、幽默,让人比较放松,还能减轻学习压力,小文对此诗反对态度,请你帮小文补充反驳理由。(4分)

5、家住龙华区的你们一家人,打算7月份的周末,驾驶五人座轿车去金沙湾和大鹏所城游玩。你看到“深圳交警”微信公众号里有温馨提示。请你告诉爸爸妈妈本次自驾游的注意事项。(4分)

深圳交警温馨提示 自5月1日起至10月7日期间的所有周末、节假日,开车(9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前往大鹏半岛需要在“深圳交警”微信公众号进行车辆通行预约。西涌、杨梅坑、较场尾、大鹏所城、金沙湾、七娘山、天文台、大亚湾核电站等热门旅游景区都在管制范围内,此外,您还需要注意各景区的入园规定,有的景区需要买票入场,比如东涌、西涌,有的景区免门票,比如大鹏所城、金沙湾等。

6、学校举行“读经典诗歌,品人生百态”诗歌鉴赏活动,请你帮助参赛选手小语完成填空。(7分)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以诗言志,以文抒怀,留下了无数经典名句。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①  ,月是故乡明”两句诗情景交融,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因思杜陵梦,②   ”两句诗触景生情,抒发诗人思乡之情;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对前来相送的侄孙诗人表达“欲为圣明除弊事,③     ”的不悔,虽老迈,但忠君之信弥坚之情;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自比贾谊、屈原两位先哲,“④   ,怜君何事到天涯”两句道出了郁郁不得志的惆怅;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用“俱往矣,⑤   ,还看今朝”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豪情壮志;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美景,寥寥数语,以“⑥   ,⑦  ”呈现了琅琊山早晚的景色变化之美。

二、阅读(60分)

(一)(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0题。

①出来几个月了,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所有人都因为他曾经的经历而拒绝他。渐渐的,他有些失望了。

②一天, 在一个建筑工地上,他看到了中学同学蚊子——朱德文。蚊子是工地上的一个小包工头, 就安排他当了一个力工,吃住都在工地上。

③“先干着吧,等以后有了好去处再说,”蚊子说。其实他俩的关系并不算好,上学的时候都没怎么说过话。蚊子在同学聚会的时候,听说过他犯了事。他心里很感激蚊子,无论如何,总算暂时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④那天晚上, 天阴沉沉的, 蚊子拿了5千块钱回来,说是向老板要了半年才要回来的。天太晚,已经没有客车了,要在他的工棚里将就一宿。蚊子还弄了花生米、香肠和几瓶啤酒,两个人聊起来。蚊子不胜酒力,喝了两瓶酒就有些摇摇晃晃了。他不时地盯看蚊子的包,那些藏在心底的“恶”蠢蠢欲动起来。在监狱里改造了几年,他以为那些“恶”已经连根拔除了,没想到它们还在,偷偷地生长着,使他的灵魂扭曲变形。

⑤他现在太需要钱了, 他想如果现在下手,蚊子没有防备,会很容易得手。于是他又给蚊子开了一瓶酒,想让蚊子醉得彻底些,那样他的成功率会更高。蚊子又喝了一大口,然后就嚷嚷着要睡觉。让他惊讶的是,蚊子竟然把钱包塞到了他的怀里,眯着眼说:“我喝多了,你替我拿着吧。”然后脸冲里,呼呼地睡着了。

⑥天赐良机!握着那鼓鼓囊囊的包,他的内心惊涛拍岸。这5千块钱对他来说,诱惑是巨大的。他望了望外面,黑黑的,只有远处几点稀疏的灯光。他转眼之间就可以逃之夭夭。他悄悄地起身开门,蚊子没有反应,依然鼾声如雷,睡得香甜。

⑦工地无人,夜色浓重,他庆幸着,很快融入到了黑暗里。

⑧在一处昏黄的路灯下,他忽然停住了脚步, 心底的“恶”有些退缩了。他想到,这几个月里, 他受尽白眼,没有人信任他。所有的人都拒绝他,排斥他,只有蚊子帮了他一把,而且如此信任,对他毫无防范之心。如果自己真的拿走了这5千块钱,就是给唯一信任自己的人当头泼了冷水,让人寒心。这样做,还算个人吗?他不禁哆嗦了一下。想到这里,他折回身,重新回到棚子里,又躺到了蚊子身边。蚊子向里翻了个身,鼾声依旧排山倒海,气势非凡。

⑨不过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躺在那里,他的“恶”并不死心,依然怂恿着他。一整夜,他被折磨得疲惫不堪,心底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他终究没有拿走那5千块钱。当东方云层缝隙中射出几线柔光的时候,他把包递给了蚊子,顿时感到莫大的轻松。他的眼睛红红的,蚊子问他怎么了,他撒谎说怕钱丢了,一夜没合眼看着它。蚊子忙说对不起、对不起啊,害你遭罪了。

⑩10年后,他白手起家,成为身价不菲的富商,经历可谓传奇,他的事迹常常是当地报纸的新闻。他被人称道的品质就是诚信,他的商品从不掺假。与人谈起自已成功的经历时,他总是毫不避讳自己曾经阴暗的心路历程,特别是那一个让他辗转反侧的夜晚。他说,那个夜晚,真正改变了他的命运。因为一个人的信任让他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他不能辜负信任。他感激那个人,他会一辈子记住他的名字:朱德文。

⑪看着报纸,朱德文微笑着对着报纸里的“他”说:“ 其实,那个夜晚, 我也很担心。毕竟你曾经是个犯过事坐过牢的人,喝酒时,我看到了你眼神中的贪婪,我的钱甚至生命都处于危险之中。我就决定赌一次。我把钱给你,如果你拿走了,我也认了。那一夜,我故意装作睡得很死,其实你的每个动作我都知道。这场赌博,我赢了——不,那一晚没有输家,咱们两个都赢了。”

⑫是的,那一晚两个人都赢了。一个人赢回了钱和生命,一个人赢回了尊严、赢得了人生的精彩。(《一个夜晚的赌注》,有刪改)

7、阅读④-⑩段 ,请写出“他”的心路历程。( 2 分)

贪婪→惊讶→( )→自责→ ( )

8、第⑪段中“我故意装作睡得很死,其实你的每个动作我都知道”,在前文中有几处暗示,请找出两处,并说说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 6分)

9、分析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4分)

10、文中的“他”从一个“犯过事坐过牢的人”转变为被人称道的“诚信”的人,从“他”的传奇经历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6分)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材料一】寒食节的缘由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强说,寒食节在农历冬至后105日,推算下来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家家户户禁火、冷食。寒食节因而又被称为“禁火节”“冷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材料二】寒食节的起源

其一:源自远古改火习俗。唐志强介绍,古时火种来之不易,为保证老百姓日常用火之便往往将火种保存,使其昼夜不熄,但人们相信火是有生命的,火是会新陈代谢的,因而每年寒食之期,需将去年保存的旧火种熄灭,待到清明之日,再换新火,此谓“改火”,寓意万象更新。

其二: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相传介子推追随晋献公之子重耳流亡他国十九年,在其继位后不求功名利禄,与老母归隐山西绵山。晋文公重耳为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烧山,怎奈介子推坚执不回,抱树而亡,留下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悲痛万分,为缅怀介子推,他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下令民间禁火、只吃寒食、祭扫坟墓。

【材料三】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关系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

祭祀扫墓是寒食节的主要内容。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到了唐代,寒食扫墓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

寒食节,正值春天,天朗气清,春和景明,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蹴鞠、荡秋千,踏青、咏诗,在这一天,古人尽享春日风光。此时的热烈欢快不输清明和上巳。王维曾作诗咏叹: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逐渐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到宋代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寒食节后第三日,即是清明。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生长,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两大习俗,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二者兼行,后者更盛。

【材料四】寒食节的美食

美食 简介

崔寔《四民月令》:“齐人呼寒食为冷节。以麵为蒸饼样,团枣附之,名曰枣糕”。枣糕是齐地寒食节专属食物,用红枣粉制作而成,枣香扑鼻,口感绵软,营养丰富,特别适合早餐食用。红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

在巴蜀一带,清明节有吃“欢喜团”的食俗。其是由糯米粉滚成圆团,再裹上一层芝麻炸熟而成,炸熟后外脆内软,外焦里嫩,色泽鲜艳,吃起来一声脆响后糖汁四溢,满嘴芝麻香。

乌稔饭又名乌米饭,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拓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11、材料一开头引用《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有什么作用?(3分)

12、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寒食节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又被称为“禁火节”“冷节”,是汉族传统节日。

B.寒食节起源普遍认为有两种:源自远古改火习俗和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

C.由于寒食节中的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到唐代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

D.祭祖扫墓是寒食节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人们还蹴鞠、荡秋千、踏背、咏诗。

13、寒食节的美食种类繁多,请结合下面三位好友的要求,根据材料四为他们其中一个人推荐符合其口味的美食,并阐述理由。(3分)

小青:甜上加甜,心里更甜。

小米:我吃的不是美食,而是情怀。

小兰:营养丰富的美食,永远是我的首选。

我给______推荐______

理由______

14、寒食节是为缅怀晋国名臣介子推,他衷心耿耿,追随公子重耳流亡他国数载,又在重耳继位后功成身退,不求名利,隐居绵山。介子推的高尚人格值得后人学习。同学们,我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记录着一段名人事迹、历史佳话,请你再列举一个传统节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并回顾他的事迹。(3分)

节日: 人物: 事迹:

(三)(1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日酿泉,潺潺清激,可鉴毛发。傍①四岸有亭日“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伙②四,兵后焚炼为垩③四尽。亭后四贤堂,亦废。......

夫亭台废兴乃物理之常,奚足深憳④ 所可慨者,世间奇山川如琅琊者何限 第⑤以处于偏州下邑,无名胜士若幼卿⑥者黼黻⑦之,故潜伏而无闻焉尔。且幼卿固能使琅琊闻于一方,自非欧阳公之文,安足以达于天下?或谓文辞无关于世,果定论耶?然公以道德师表一世,故人乐诵其文。不然,文虽工未必能久传也。

(节选自宋濂《游琅琊山记》,有改动)

[注]①傍: 靠近, 临近。②伙: 众多。③垩(è):白色泥土。④憳(tǎn):古同“忐”,心神不安。⑤第:但。⑥幼卿:指李幼卿,唐大历六年任滁州刺史。⑦黼黻(fǔ fú ):泛指礼服上所绣的黑白相间的花纹。此处用作动词,意思是美化。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醉翁之意不在酒( )

(3)复西行约三里许( ) (4)故人乐诵其文( )

1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自非欧阳公之文

C. 其西南诸峰 惧其不已也

D. 而年又最高 学而不思则罔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或谓文辞无关于世,果定论耶?

18、(1)甲、乙两文都从 、 两个方面描摹酿泉,其中乙文还写到了酿泉 的特点。(3分)

(2)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琅琊山闻名天下的原因。(3分)

(四)古诗阅读(5分)

19、赏析古诗,完成对话。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连候骑,都护在燕然。

老师:苏轼曾评价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展现了一种雄浑壮阔的图画美。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呢?

小甘:

老师:说的非常好,请同学选择上面的角度简要分析下。

小肃:

小兰:

老师:我赞同大家的鉴赏,其实图画美,角度很多。譬如,色彩美。色彩艳丽、丰富:黄色的是大漠、浑黄的长河、红色的落日,雄浑壮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譬如,意境美。广阔无边的大漠,缓缓升起的烽烟,波澜不惊的长河,即将落山的夕阳,这些意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五)名著阅读(8分)

20、下面是对初中语文教材内推荐名著的阅读方法摘要,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对应选择适配。(请将对应序号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4分)

A.关注夸张与对比,体会批判精神。B.把握意象与手法,体味作品情感

C.借助资料与观察,培养科学精神。D.梳理事件与线索,收获生活启思。

备选名著:①《艾青诗选》 ②《昆虫记》 ③《红星照耀中国》 ④《儒林外史》

21、同为经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沈琼枝与简·爱都有过“逃离”经历:沈琼枝逃离宋家,简·爱逃离桑菲尔德庄园。请结合阅读体验,概括其逃离原因和体现的个人追求。(4分)

(1)沈琼枝逃离宋家原因:__________;体现的个人追求:__________

(2)简·爱逃离桑菲尔德庄园原因:_______,体现的个人追求: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2、请根据提示,以九(2)班甘兰的名义写一则寻物启事。(10分)

时间:11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

地点:学校足球场

遗失物品:一串钥匙

联系电话:138XXXXXXXX

23、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完成一篇作文。(50分)

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间最美的两个字是“感恩”,世间最贵的两个字是“有你”!生活最好的态度,不是马不停蹄一路飞奔,而是不辜负,不辜负身边每一场花开,不事负身边一点一滴的拥有,用心地去欣赏、去热爱、去感恩。

感恩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粥一饭;感恩亲人、朋友、师者的关心和扶持;感恩陌生人的善意和帮助,懂得欣赏、学会感恩,你会发现每一处都有最美的风景,每一天都是最好的时光。

请你以“感恩为我 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请以“十五岁,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做到文从字顺;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