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殉职(xún) 坍塌(tān) 拈轻怕重(niān) 随声附和(hè)
B.慷慨(kǎi) 怂恿(sǒng) 哄堂大笑(hōng) 神采奕奕(yì)
C.嗔怪(chēn) 缥缈(miǎo) 怪诞不经(dàn) 杞人忧天(qí)
D.羞怯(qiè) 抽噎(yē) 莽莽榛榛(zhēng) 骇人听闻(h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锡箔 翻来覆去 发髻 销声暱迹
B.静谧 大相迳庭 酝酿 混为一谈
C.高邈 恍然大悟 抽噎 花团锦簇
D.吝啬 畏罪前逃 虐待 怪诞不经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2分)
A.“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B.篷船顺流急驶,有如奔马,直奔屹立在河中的蛮石,那场景真是骇人听闻。
C.这里原是一片不毛之地,自从承包给农民开荒后,现在成了肥沃的良田。
D.我们说话做事要有主见,不该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近几年“双11”期间的消费情况,使我们认识到中国不可限量的内需潜力。
B.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建设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
C.“燃灯校长”张桂梅,为贫困女孩免费提供教育,点燃了她们梦想的灯,照亮了她们前行的路。
D.工信部表示将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进度,预计年底全国5G基站数超过60多万个。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汉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的词语,如“愚蠢”、“卑鄙”等,称为贬义词;如“伟大”、“粗细”等,称为褒义词。
B.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教导儿子在日常生活中修身立志。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差别,像舍弟、鄙人都是谦称,令尊、家母都是尊称。
D.古代官员的升迁降职通常会使用固定的词汇,比如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就是指官员升职。
6.小丰与小盐正在分享自己的交友观,请你补全对话中的古诗文及文学常识。(10分,每空一分)。
小丰:如果时光倒流,我想与情深义重的李白交朋友,“我寄愁心与明月,①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半轮秋,②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寄情于月,遥致思念。
小盐:我想与乐观自信的③________交朋友,“晴空一鹤排云上,④______________”(《秋词》),爱秋不悲秋,气势不凡;想与意气风发的谭嗣同交朋友,“⑤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冲决罗网,勇往直前;想与以家国为己任的陆游交朋友,“⑥___________,⑦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风雨梦境,忧国忧民。
小丰:我还想与富有智慧的孔子交朋友,“⑧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思结合,相辅相成;想与谆谆教诲的诸葛亮交朋友,“⑨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诫子书》),他告诫我们内心恬淡宁静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7. 中国经典神话故事浓缩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相应的神话故事,使每一行前后四个字各为一个成语。(任选两空作答,每空1分,共2分)
示例:茶余饭后羿射日薄西山
大智若__________________高水长
精益求__________________阔天空
横七竖__________________市蜃楼
二、阅读理解(共 48分)
(一)诗歌鉴赏(8分)
8.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 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曲。
B.“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句,作者针对秋天一贯的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的。
C.在表达的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D.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2)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中的景物进行分析。(5分)
(二)文言文阅读( 17分)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①。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②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③,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孙枝蔚《示儿燕》)
【注释】①高阁:不去阅读。②遑:闲暇,空闲。③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9.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每题1分)
(1)诫子书:
(2)淫慢则不能励精:
(3)非学无以广才:
(4)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
10.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用法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静以修身 屠惧,投以骨
B. 淫慢则不能励精 学而不思则罔
C.夫君子之行 儿当知之
D.然贫家止有此器 一狼得骨止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12. 参照示例,结合划线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3分)
【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
13. 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两则短文的教子之道。(4分)
(三)课内阅读(9分)
纪念白求恩(节选)
毛泽东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祌,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4.对上段文字内容归纳正确的是( )。(3分)
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15.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16.选段批判不少人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有什么作用?(3分)
(四)课外阅读(14分)
阅读《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完成下面小题。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受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看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求学,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哗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17. 这篇文章是袁隆平院士80高龄时怀念母亲而写,文章以深情的笔调回忆了母亲与自己生活的经历:(每空不超过8个字)(2分)
①1957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秋节,未能见最后一面
③幼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⑨节中连用三个“无法想象”,结合语境,试分析其妙处。(4分)
19,文章以“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20.这篇文章以第二人称(“您”)来抒发对母亲的情感,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除思念之情外还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
三、写作 (50分)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请你讲述生活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写自己的感受。
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提示与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书写清晰规范,卷面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