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河南省周口市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15 19:53:16

1.(2分)(2023上·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朱自清,字佩弦,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本学期所学的《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B.《世说新语》是南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许多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都出自此书,如“咏絮之才”。本册的《咏雪》出自《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C.谦辞在有些成语中也有体现,如: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D.朗读时要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有明确的把握,才能传达出恰当的情感。《春》的感情基调是轻松、愉快、热烈、充满希望的;《秋天的怀念》总的感情基调是深沉而忧伤的。

【答案】B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有误,《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故选B。

2.(2分)(2023上·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校考期中)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小说集《呐喊》《野草》

B.《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

D.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园丁集》《飞鸟集》都是他的作品。

【答案】A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A.《野草》是散文诗集。故选A。

3.(2分)(2023上·辽宁锦州·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楼上”这个词中,“上”是动词,但是在“上课”这个词中,“上”是名词。

B.“秋天的锦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病句,应把“美丽的”改为“绚丽的”。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垂问”“奉陪”“劳驾”“惠存”属于敬辞,“愚兄”“拙作”“鄙人”“寒舍”属于谦辞。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儿时的鲁迅在百草园充满了快乐,而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却满是枯燥无味,毫无快乐可言。

【答案】C

【详解】考查基础知识。

A.“楼上”这个词中,“上”是名词,“上课”这个词中,“上”是动词;

B.“秋天的锦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搭配不当,应改为:秋天的锦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或:锦州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鲁迅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中,折腊梅、描绣像等活动也是快乐的,这里“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却满是枯燥无味,毫无快乐可言”表述不正确;

故选C。

4.(2分)(2023上·辽宁锦州·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表述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C.“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句中的加点词“屋檐、陪伴”都是名词。

D.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是后人加的。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答案】D

【详解】考查基础知识。

A.有误,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有误,《茶馆》是老舍的话剧作品;

C.有误,“陪伴”是动词;

故选D。

5.(2分)(2023上·湖北荆门·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听到史铁生的母亲去世的消息时,他的朋友可以这样安慰悲痛的史铁生:“惊闻令堂辞世,无比哀痛,尚祈节哀!”

B.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迁,表示官职的调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

D.朱自清的《春》由眼前带着甜味的春花写到甘甜的果实,是联想的创作手法。

【答案】B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故选B。

6.(2分)(2023上·四川内江·七年级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校考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

C.《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是按作者的朝代顺序排列的。

D.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鄙、愚、见谅”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先生、大人”等。

【答案】B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B.《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撰的;

故选B。

7.(2分)(2023上·湖南株洲·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文化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B.《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鲁迅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

C.《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D.《论语》中有不少词语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诲人不倦”等。

【答案】B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西游记》是一部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被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的古典文学名著;

故选B。

8.(2分)(2023上·山东烟台·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观沧海》中用一“观”字统领全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把沧海宏观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B.从行动的敏捷看上去,他哪像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①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②子在川上曰(山川)——①②中加点字解释正确。

D.一顿、蜷伏、风筝、他们——四个词语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名词、代词。

【答案】A

【详解】考查基础知识。

B.两个连续的数字连用,表示约数,中间不用顿号;

C.子在川上曰:孔子站在河边说。川,河流;

D.“一顿”是数量词;

故选A。

9.(2分)(2023上·吉林·七年级校考期末)下列关于《西游记》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B.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一副钢筋铁骨,又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一路上出生入死,忠诚不贰。

C.猪八戒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琉璃盏,被贬下凡,错投猪胎,他有很多缺点,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但也不失忠勇和善良。

D.《西游记》中的故事扣人心弦,其中大闹天宫、大战红孩儿、女儿国遇难、车迟国斗法、三调芭蕉扇等尤为精彩。

【答案】C

【详解】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C.有误,猪八戒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因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琉璃盏,被贬下凡的是沙僧。

故选C。

10.(2分)(2023上·吉林·七年级校考期末)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贤弟”“高朋”“惠存”都是敬辞,“家慈”“拙见”“奉还”都是谦辞。

B.“见利忘义”属于贬义词,“见义勇为”属于褒义词,“结果”属于中性词。

C.古人常以“而立”“不惑”“知天命”分别代指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

D.“觉察”和“察觉”是同义词,“愿意”是动词,“一箪食”中的“箪”是量词。

【答案】A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有误“奉还”是敬辞;

故选A。

11.(2分)(2023上·吉林·七年级校考期末)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D.《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吴国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卧龙先生”。

【答案】D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D.诸葛亮,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卧龙先生”;

故选D。

12.(2分)(2023上·广东东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朝花夕拾》内容述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B.《藤野先生》——记录鲁迅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C.《二十四孝图》——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的钦佩与赞美,宣扬传统孝道。

D.《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描写了保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一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答案】C

【详解】考查名著内容辨析。

C.错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故选C。

17.(2分)(2023上·辽宁锦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C.《朝花夕给》中记载“我”儿时要去看五猖会,在兴高采烈之际,被父亲命令要背书过关才能去,这样的落差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回忆。

D.《西游记》中沙僧因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被贬下界,后受观音菩萨点化,成为一名个性忠厚、任劳任怨的取经保驾的功臣。

【答案】A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

A.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故选A。

18.(2分)(2023上·辽宁辽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B.《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孟子》《春秋》合称为“四书”。

C.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被后代推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典型。

D.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

【答案】B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B.“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不包括《春秋》。

故选B。

19.(2分)(2023上·河北唐山·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其作品《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B.《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我”“他们”是人称代词,“那”“那么”是指示代词,“谁”“怎样”是疑问代词。

D.人类在童年时期,对自然界许多现象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就想象出各种解释,由此便产生了神话,女娲便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答案】A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A.“天净沙”是曲牌名;

故选A。

20.(2分)(2023上·辽宁辽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鲜活,令人捧腹,与他相关的情节有高老庄娶亲、义激美猴王、四圣试禅心等。

B.《五猖会》中,“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父亲突然要“我”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后来背完书能去看五猖会了,但“我”已没先前那么高兴了。

C.《西游记》的沙悟净原是卷帘大将,他吃苦耐劳、任劳任怨,面对妖魔作战勇猛,不屈服妥协,但嫉妒心强,爱搬弄是非。

D.《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答案】C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C.沙悟净比较憨厚,忠心耿耿,他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从不左顾右盼,谨守佛门戒律,“嫉妒心强,爱搬弄是非”错误。

故选C。

21.(2分)(2023上·山东聊城·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小说集,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B.《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编纂而成,记录了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想象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家父”“舍弟”是谦称,“尊君”“令爱”是尊称。

【答案】B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B.《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故选B。

22.(2分)(2023上·云南昭通·七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B.郭沫若,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野草》《繁星》,历史剧《屈原》《虎符》等。

C.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D.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动物笑谈》介绍了作者在观察水鸭子和鹦鹉等动物行为时发生的趣事,不仅表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还表现出人与动物之间和平共处的心境、引发了人们对动物的关爱。

【答案】B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B.《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繁星》是冰心的诗集,郭沫若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

故选B。

23.(2分)(2023上·湖北黄冈·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句中,“寒”“手”“抚摸”“你”的词性依次是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

B.“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句中的“漠不关心”“麻木不仁”都是贬义词,“满腔热忱”是褒义词。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D.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用“家父”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说一个人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就用“耳顺”。

【答案】A

【详解】考查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

A.有误,“寒”,动词,使寒冷;“你”,第二人称代词;

故选A。

24.(2分)(2023上·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是宋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B.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很多经典成语源自古诗文,如“温故知新”“博学笃志”“三人行,必有我师”都出自《论语》。

D.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茱萸节”,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答案】A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A.有误,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

故选A。

25.(2分)(2021上·山东枣庄·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语句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知道意义完全相反的词,互为反义词,还有一些词,意义上是相对的,我们习惯上也把它们称为反义词。

B.《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作品中最富有生活情趣的篇章。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

C.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其中《论语》《大学》《中庸》《吕氏春秋》合称为四书。

D.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南宋朝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谥号“文”,世称朱文公。

【答案】C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C.有误,《吕氏春秋》不属于“四书”,应该是《孟子》。

故选C。

26.(2分)(2023上·河南周口·七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的词语,如“卑鄙”为贬义词,如“伟大”“粗细”为褒义词。

B.《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教导他在日常生活中修身立志。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差别,如舍弟是谦称,令尊、家母都是尊称。

D.古代官员的升迁降职通常会使用固定的词汇,比如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就是指官员升职。

【答案】B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粗细”是一个中性词;

C.家母是谦称,称呼自己的母亲;

D.“左迁”指降职(古人以右为上);

故选B。

27.(2分)(2022上·山东泰安·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文化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两句均出自《论语》,谈论的都是关于修身的话题。

B.《荷叶·母亲》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C.“令”“惠”“垂”“赐”“高”“贤”“奉”属于敬辞。班主任张老师将墨宝送给你,你可以说:“谢谢老师的惠赠,鄙人要惠存一下。”

D.《狼》作者是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答案】C

【详解】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

C.“惠存”使用有误,“惠存”的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不能用于句中“张老师将墨宝送给自己”,对象用错;

故选C。

28.(2分)(2023上·浙江金华·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作家、作品、年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曹操——《观沧海》——三国

B.王湾——《次北固山》——唐朝

C.辛弃疾——《西江月》——宋朝

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元代

【答案】A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A.曹操为东汉末期的人;

故选A。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