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进行期末无纸笔测评。
1月7日,高新一小教育集团海源校区二(11)班学生马煜蛟体验了一次不一样的“期末考试”。她很喜欢这样的测评方式。
“双减”后首个学期进入期末,昆明市小学一二年级全面开展了无纸笔测评。
游戏 闯关 一场场快乐的“考试”
戴上卡通老虎帽,马煜蛟和同学们开启了期末闯关游戏。
萌虎“声”威,抽取题卡,按课文内容口头填空,有感情地朗读;萌虎过河,抽取不同的题卡,每张卡片有两道计算题,每道题要在5秒内说出正确答案……教室内,一群“小老虎”跃跃欲试。高新一小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高新一小教育集团海源校区校长马莹华表示,期末无纸笔测评,突出“模块化”“趣味化”“游戏化”的特点,让学生在闯关游戏中,通过想一想、辨一辨、说一说、读一读、摆一摆、做一做的灵活方式,实现综合素质的展示与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
高新一小教育集团经典校区,一二年级按学科分为5个测评点,各学科教师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准备题目,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孩子们需要参与每个学科的答题,获得A至D不同等级的评价。二(23)班学生叶瑜说:“都是平时学过的知识,难不倒我。”
高新一小教育集团不是最早开展期末无纸笔测评的学校。2021年12月21日,五华区长春小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探索设计并开启了充满童趣的无纸笔测评。其中,每个游戏环节由六年级的哥哥姐姐担任“考官”,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完成学期评价。随后,昆明各小学相继开启了期末无纸笔测评。
今年1月6日,虹山小学的校园里欢笑声此起彼伏,一二年级的孩子正在参加以“‘象’往云南,乐学虹山”为主题的期末评价活动。主题源自2021年热门的云南野象群集体北迁事件。语文学科设置4个关卡:走出森林、一路“象”北、守护小象、温馨一家人,按关卡要求完成就能帮助小象一家继续前行。数学学科的4个关卡包括果园乐拾蕉、机智巧搭桥、动脑助好友、“旅行团”回家,孩子们完成后就能帮助小象一家安全回家。
同日,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一楼幸福厅里,二(1)班学生是“妙趣争章”综合素养评价的首批体验员。“妙趣争章”共有6关,闯过的关卡越多,证明掌握的知识越牢靠,学到的知识越多。一年级学生则走进了语文乐游园。游园里有“慧眼多识字”“小小书法家”“专业播音员”“诵读大闯关”“演说秀口才”5个游戏。学生黄杨婠妠每个游戏都有很好的表现,获得了3朵蓝花楹。她说:“蓝花楹是我们的校花,拿到15朵蓝花楹我很高兴。”
去年11月,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实行等级评价。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
如何通过无纸笔测评检验一二年级孩子的学习成果?昆理工附小教师花了近1个月时间设计游戏、出题,确定评价体系。校长石梦媛认为,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新方式,能全面检测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快乐的发展。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盘龙小学、大观小学等学校均采用了“游戏 闯关”的方式进行一二年级期末评价。西山区芳草地国际学校一年级学生郑艾妮的家长觉得这种“期末考”的形式超好,让学生有选择,测评拿手的,家长和孩子都不焦虑。
期末 日常 给予学生真正的综合评价
为了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不少学校除了开展期末无纸笔测评外,还由任课教师针对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表现进行评价,形成基础性评价,以这两方面的内容共同作为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在官渡区云溪小学,一(1)班学生张峻硕和同学走进了学科基础知识闯关教室。
“孩子们,你们看这张图片,小狗在小老鼠的上面、下面、前面还是后面?请你们在4个答案中选1个,并用小手轻轻点一下相应的按钮。”张峻硕选择一个按键按下,教室里的大屏幕上立即出现了答案。这样的学科基础知识闯关,他分别体验了4次。
云溪小学教科研主任王豫韬介绍,学科基础知识闯关都是选择题和判断题,最后会取每个孩子的最高成绩作为这一项测评内容的最终得分,而学科基础知识闯关,只占期末测评成绩的40%。
这个学期,云溪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数学学业质量评价采取“基础知识闯关 实操闯关 平时成绩 学生自评 家长评价”的方式综合进行,涵盖课堂常规、课堂作业、课后作业、阶段性评价卷、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测评形式更加多元。其中,还有10%来自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二(3)班学生王梓墨的妈妈给孩子打了满分10分,她笑着说:“孩子喜欢语文,会主动完成作业,能通顺地朗读课文,这个学期语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值得鼓励。”
云溪小学校长李红燕表示,学校针对一二年级无纸化测评搭建起五个维度的评价体系,将评价主体变成老师、家长、学生和大数据,并力图探索更加多样、富于创新性的评价方式,努力让评价体系更客观、更准确,使其能充分发挥出评价的激励作用和育人功能,全面展现孩子一个学期的所学所获。
西山区棕树营小学二年级语文期末测评综合成绩以ABCD的等级呈现。除查字典等内容外,学生平时在家洗碗、扫地等家务劳动,都会被记录到期末测评之中。与二年级不同,棕树营小学一年级主要从在校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体育锻炼情况、卫生养成习惯及文明礼貌习惯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学校一二年级采用《小棕树成长记录手册(一二年级试用本)》进行学习情况全过程评价,并用画圈的形式告知家长学生知识点、在校表现等,从而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二年级学生家长梁女士说:“以前是我们陪孩子学习,现在是陪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读书、一起运动、一起亲近自然,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多学科 五育 融入德智体美劳
昆明市很多小学组织的无纸笔测评中,都尽可能融入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元素,既检验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效果,又践行着学校的育人使命。
官渡区福德小学按照课程标准及低段学生素养要求,在尊重低段学生认知规律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将此次学业评价划分为会倾听、爱阅读、乐表达、善合作、能思辨等10个模块。在校长王蜃淋看来,10个模块相互交叉融合,在学业评价创新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
在“别具匠心”模块中,二(2)班学生阮懿曦从7张食物卡片中抽取最喜欢的食物,并从彩虹七色中找到对应适合的颜色进行涂色。她说:“我喜欢画画,手拿画笔,我就很快乐。”
每一个音阶都有一个可爱的名字,“袅袅余音”模块旨在让学生更加熟悉本学期学习的音阶手势,要求孩子们能够看着图片,准确地做出手势、唱出音阶,并达到基本的音准,实现手眼脑协调发展;“强健体魄”模块,考虑到一二年级的娃娃适合原地的、简单的、趣味性的体育活动,特意准备了原地连续拍篮球与立定跳远两个项目……在寓教于乐中,带着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整理、融合,考查了他们音乐、美术、体育方面的素质,以及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等。
测评结束后,学生缪欣怡的妈妈说:“这样的期末考有温度、有尺度、有深度,孩子开开心心参与了,又巩固了知识点,我和孩子都喜欢。”
一边考试,一边种苹果树?1月5日至6日,金康园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化身“小果农”,从“松泥土”“播种子”到“结果子”“丰收啦”,一一对应苹果树生长过程的游戏环节,涵盖德育、语文、数学、体育、美术、劳动等考核内容。
闯过一道道关卡,来到了最终的劳动考核关。一年级考的是系纽扣,二年级考整理书包。金康园小学教学副校长蒋荍说,劳动教育一直贯穿于学校的课程活动当中,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贯彻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理念。
早在2021年1月,云大附中星耀学校小学部就已经把一二年级学生期末考试的考场,变成一项项测验思维与技能的闯关游乐场。今年除把劳动技能、科学常识融合到测评中,学校还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将各学科知识横向、纵向联系,有机结合,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景体验,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科学学科的闯关活动中,一年级学生尽情地在“葵花农场”探秘,辨认身边常见的蔬菜品种,了解不同的蔬菜如何制作出不同的美味菜肴。
过程 等级 助力教育回归本质
期末无纸笔测评,是各学校探索评价方式改革的举措之一。
但在参加无纸笔测评之前,有些家长心里并不踏实。书林一小家长杨雪娇就是其中一位,她的孩子刚上一年级,“回家没有书面作业,没有单元测验,连期末考试也没有卷子了”,她不知道怎样评估孩子一学期学习的情况。孩子的班主任告诉杨雪娇,不必焦虑与担心,因为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加全面,综合考查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和知识运用能力。
春城教学名师、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行政负责人张国喜说:“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分4至5个等级。这就意味着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优秀,此时家校沟通就显得十分重要。”测评待达标的孩子,有可能是学习习惯、学习行为或者课堂表现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所以,学校要给出学生明确的发展建议和努力方向,和家长一起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同时,要求科任教师关注孩子的过程性发展,一旦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有明显转变,就要给出及时性评价。
在开展一二年级期末无纸笔测评之前,官渡区教育体育局专门进行过集中培训,要求学校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鼓励实践性评价,可以采用课堂观测、随堂练习、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开展学生学习情况的即时性评价,通过定期交流、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述评等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价。
得益于多年探索符合区域学情的质量评价体系,官渡区创新了“分类评价 星级评价”模式。有了前期的积淀,此次一二年级无纸笔期末测评就更为顺畅。全区大部分学校采用了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议,以星级定等级。以晓东小学为例,一二年级期末评价将学科知识能力目标与校园文化、生活运用、劳动技能、个性化等融合在一起。语文、数学科目的集中测评,用优秀、良好、达标、待达标4个等级呈现;凸显各学校特色的读书、劳动、科学等闯关作为分散测评,用1星至5星的等级呈现。
其实,无纸笔测评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张国喜认为,教师的角色已经成为设计者、参与者、反馈者,他们需要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将原来聚焦考试要求、提前结课、大量练习转变为真正落实课标要求,设计出更符合本校一二年级孩子特点的测评方案。并且全程参与测评,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反思课堂教学,获得过程性数据,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回归教育本质。(昆明日报 记者张丽亚 蔡晓磊 杨艳萍 余苏晏 杨官荣 熊凌瑩 首席记者李思凡)
短评
无纸笔测评成长了谁
2021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正值期末,小学一二年级这次特别的“期末考”让学生有了更美好的体验,同时也引发了更多人的思考——无纸笔测评,到底成长了谁?
作为国家围绕“双减”打出的一套“组合拳”,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从昆明市各小学一二年级的期末测评不难看出,改变原来单一的期末检测卷,通过采取知识游园、兴趣闯关、学科融合等寓考于乐的方式考查学习成果,学生更乐于接受并勇于参与。孩子们读准拼音、朗读课文,自然大方地口语交际,用自己的方式展示一学期的所学所获,相信他们每个人都获得了成长,有了归属感,而不仅仅局限之前“只是考得好的学生”。
有人说,任何精彩的生成都源于对教育的热爱、思考和精心准备。评价改革过程中,成长的一定不只是孩子,还有教师、家长、学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这对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及时转变评价理念,切实加强过程管理,优化课程、教学、作业、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由此可见,评价能力已经成为学校质量管理的关键能力。
期末无纸笔测评淡化了分数比拼,评价方式变得更加多元,这也就引导着家长停止“内卷”。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所说,家长要确立整体教育观,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当下”与“长远”。
无纸笔测评,孩子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家长逐步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教师教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学校更有生机活力……(张丽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