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语文试卷2024初三(语文一模卷2024初三押题)

一模语文试卷2024初三(语文一模卷2024初三押题)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02 15:20:37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2、 ,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4.小语读到“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时,想起《关雎》中“ , ”两句诗也表达相似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1题。(22分)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5、【甲】文选自《资治通鉴》,该书由北宋 (人名)主持编纂。(1分)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不可以故意待也 (2)遂往诣蒙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8、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乙】文“造次”的注释的一项是( )(2分)

A.随意 B.仓猝 C.善辩 D.片刻

9、下列对【甲】文中孙权劝勉艺术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晓之以理,针对吕蒙的位高职重,用双重否定指出学习的必要性。

B.动之以情,委婉而诚恳地介绍读书方法,帮助吕蒙消除畏难情绪。

C.对比说理,以诘问语气斥责吕蒙口中的“多务”不过是借口而已。

D.现身说法,以自己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感受为吕蒙增添读书的动力。

10、【乙】文中吕蒙令鲁肃“刮目相待”的具体表现是(1) ;(2) ;(3) 。鲁肃由“造次应曰”至“拊其背曰”的行为变化表现出对吕蒙的 之意。(6分)

11、【甲】、【乙】两文皆表现了吕蒙“就学”的成效,但在叙事详略及细节刻画上差异显著。请结合两文的不同出处,简要分析差异的原因。(4分)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13分)

人类的大脑是怎么“丢”的?

①长久以来,发育形成更大的脑容量一直被视为人类增强智力并得以“统治”地球的标志。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上一个冰川期结束后的某个时候,人脑变小了。

②大约400万年前,被认为代表人类最古老祖先的乍得沙赫人的脑容量约为350毫升。此后,人类的脑容量开始增加。从大约400万年前到大约20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500毫升左右。到100万年前,一些直立人的脑容量超过1000毫升。大约13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平均脑容量达到1500毫升。

③人类的脑容量一直在不停增加吗?非也!对122个人群开展的测量显示,全球范围内人类的脑容量平均为1349毫升,小于人类石器时代祖先的脑容量。

④人类的脑容量为什么会缩小?有研究人员认为,大脑是人体最耗费能量的器官,虽然现在大脑只占人类体重的2%,但它消耗了近四望梅川河分之一的能量。通过发明在外部存储信息的方法:洞穴艺术、写作、书籍,我们的大脑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努力工作,使得人类脑容量减少了一些:而数字媒体、互联网被用作信息储存器,这很可能加剧了脑容量缩小的趋势。

⑤《发现》杂志指出,最有说服力的假设也许是智人经历了“自我驯化”。与野生祖先相比,绵羊、狗等驯化物种在许多身体和行为特征上有所不同,具有驯服、没那么胆怯以及较小的大脑等特点。人类或许也对自身进行了驯化:在石器时代,善于合作的、头脑冷静的个体比好斗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这些倾向与基因互相影响,改变了人类的身体特征,包括体型和大脑的大小。

⑥德席尔瓦团队利用化石和现代标本资料确定,人脑的缩小发生在3000-5000年前,这是北非、中东和南美洲古代文明的繁荣时期。他们认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可能对脑容量缩小起到一定影响。一群人比这个群体里最聪明的那个人还要聪明,这有点像中国谚语“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所以,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群体里,那么解决起问题来就会比你独自一人时更快、更有效、更准确。

⑦德席尔瓦表示,人类的社会性很强,以至于每个单独的个体不再需要知道一切。日益复杂的社会,让人类不用像原始社会的人类那样需要掌握多种生存技能。基于此,人类脑部的部分功能也逐渐退化,脑容量随之缩小。

⑧自古以来,人类创造了一系列灿烂的文明,一系列高精尖科技,都可以表明人类是越来越聪明了。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的智商也在不断提高,所以人脑的体积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功能越来越发达就好。

⑨人类聪明的头脑是进化过程中发展和演化了数百万年的结果。目前,人类的大脑仍在默默进化,未来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2、人类的脑容量为何会缩小?文章列举了三种可能的原因,请填空。(4分)

(1)

(2)人类“自我驯化”的过程影响了基因,改变了身体特征。

(3)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中的“丢”具体是指脑容量的减少以及脑功能的退化。

B.更大的脑容量是人类智力增强并得以“统治”地球的标志。

C.人类脑容量缩小的“拐点”大约出现在3000-5000年前。

D.一个群体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个体更快、更有效、更准确。

14、以下这段文字应放入文中哪两段之间?请说明理由。(6分)

人脑缩小会对其功能产生影响吗?研究人员表示: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人脑存在一定的冗余——一些“闲置空间”,所以人脑在进化过程中的自然缩小并不会影响整个大脑功能的发挥。

应放到第 段与第 段之间。

理由: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4分)

钟老师会解所有的题 蔡小容

①1989年,我高考一鸣惊人,进入武汉大学。爸爸陪我办好入学手续,在宿舍安顿好,就去拜访他的老同学们。他们中有两三位在武大数学系任教,钟老师就是其中之一。

②大学四年,钟老师常叫我去他家吃饭。饭桌上,钟老师和师母张阿姨给我夹菜,菜堆得冒尖了快要滚下来。钟老师问我:“我们家的饭好吃,还是你们家的饭好吃?”我答:“我家的饭好吃。”他夫妇俩笑得开了花。几年后我才脑子转弯,看懂了钟老师家菜式的精致,有规矩、有讲究。我爸爸炒功虽好,但他不懂君臣佐使,几乎所有的菜都是单一的自己炒自己,我十七年习惯了,以为菜肴应该那样。

③钟老师讲一口武汉话,很幽默,我曾在教室外听见他用武汉话讲课,很有神采。暑假里常有人请他去外地讲课,偌大的教室里,他给五湖四海的学生留下地址,说:“你们以后有什么题目做不出来的,尽管寄给我,我做出来给你寄回去!”1996 年,钟老师晋升教授;他主讲的《复变函数》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排名第一。

④他与我父亲同年高考,因种种原因去了湖北冶专学炼钢。在那里,数学老师对他非常欣赏,向校长推荐抽调他来教数学,并鼓励他重新考上了武大数学系。毕业分配,到偏僻的铁路中学教书十年,1978年考取研究生再回武大。A留校工作几年,还住筒子楼,冬天里数学系的领导偷偷B跑到汉口去看他爱人那边的房子,一个小矮屋,最矮处不足一米,北风长号,两个孩子缩在这冰窖里写作业,领导回来立即C张罗给他分房。领钥匙的时候,房管科的人说:校党委书记坐在我们这里不走,要我们给你解决房子,你是什么人物呀?D

⑤2009年我出了一本新书,我给钟老师打电话说要去他家,他说:“你不要给我送东西来!”我说:“这个东西您喜欢!”书送去,过了几天钟老师来我家了。他郑重其事,推着自行车,载着一壶食用油,一台迷你小风扇,还有些坚果零食,搬运上楼。他从提包里取出我的书,翻开,从头到尾他划了许多线,写了许多眉批、旁注,跟我讨论,赞赏他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指出他认为有疑义的成语、词汇。他把我的书读得透透的,我看他的批注,觉得他比文学教授读得还好,虽然他说自己不懂文学。

⑥2020年初,灾祸降临武汉,武汉封城,所有医院都被挤爆。张阿姨身患多种疾病,历尽波折才得入院,钟老师与儿子媳妇轮班陪护。每天凌晨四点多钟,钟老师从家里出门,七十九岁的老人徒手翻越沿途各种路障,步行往医院去。城封了,所有的公交都停了,所有的店门都关了,所有的地方都荒了,没有人影,没有人声。四点多钟的冬日凌晨应是漆黑一片,但在我想象中却是一片白茫茫,钟老师仿佛行走在大雾中。医院很远,他走了一两个小时;在那里陪护一天,晚上再走回来。有一天,他路上不小心闪了腰,但也仍然坚持去医院。这三个月里,他每一天都如此面对生活的难题,照顾张阿姨。

⑦如今,钟老师八十多岁了,住在武大的房子里。他用手机在网上买菜,安安静静地看书做题。每天早上起床后,他总是先在家庭微信群里报一个平安:“安。”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5、第②段“君臣佐使”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7分)

时间

钟老师的行为表现

钟老师的品格

“我”读大

学四年间

常叫我去他家吃饭,招待热情,菜式精致;还开玩笑地问我谁家的饭更好吃。

关爱晚辈,呵护家人,

(3) ;

(4) ,坚忍顽强;

(5) ,(6)

(1)

2009年

(2)

2020年

克服种种困难,照料住院的张阿姨。

17、以下对第④段的批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钟老师这段坎坷的经历展现了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丰满了人物形象。

B.“偷偷”一词暗示钟老师长期以来一直对家庭艰苦的住房状况缄口不言。

C.“立即”流露出系领导对汉口所见的震惊和不忍,反衬出钟老师的豁达。

D.房管科员工的话语进一步从侧面展现了钟老师低调、老实和本分的品格。

18、请分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语言表现力。(4分)

19、本文标题是“钟老师会解所有的题”,但钟老师读文后却做出了以下回复:

“……谢谢我同学蔡新民的女儿蔡小容给我写这篇文章,我尊重她焚膏继晷、倾尽心力的付出。但我决不会认同说我会解所有数学题,如1+1(哥德巴赫猜想),黎曼(Riemam)猜想,……。因为这违反科学严谨和职业道德素养,若为同行贻笑大方,我将无地自容。文学写作规律我是门外汉,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权且认为这是作家蔡小容教授眼中的钟老师吧(其它叙述是事实)。”

两人的说法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综合运用(20分)

根据要求,完成第20-22题。(20分)

课代表小语计划在班中组织辩论赛,邀请你共同完成相关任务。

20、任务一:甄选辩题(6分)

小语请你一同甄选辩题,标准如下:

·辩题应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

·辩题应有可辩性,不能有明显的正误倾向。

·辩题应有现实意义,具有一定的关注度和启发性。

(1)你发现同学们提供的辩题中有两个不适合作为比赛辩题,分别是( )( )(4分)

A.阅读经典很有/没有意义

B.电子书阅读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C.自媒体时代更容易/不容易接近真相

D.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听/不必去管别人怎么说

E.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通才

F.升职加薪主要靠奋斗/靠赏识

(2)请你也提供一个符合上述标准的辩题: 。(2分)

21、任务二:介绍辩论技巧(4分)

小语打算向参赛选手介绍辩论技巧,你发现其中有两条建议还需斟酌,分别是( )( )

A.尊重评委,举止落落大方。

B.观点鲜明,表述严谨简洁。

C.声情并茂,善用肢体语言。

D.提高语速,谨记唯快不破。

E.避其锋芒,忽略对手质问。

F.及时沟通,注重团队作战。

22、任务三:撰写辩论稿(10分)

XX队首场比赛的辩题为“顺境/逆境更有利于成长成才”。队内模拟辩论时,X同学作为“正方一辩”做了以下陈述:

我方认为:顺境更有利于成长成才。孙悟空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他顺利练就“火眼金睛”,习得“七十二变”,顺利取得“金箍棒”、“筋斗云”等法器傍身……顺境促进孙悟空提升实力,帮助他胜任西天取经的任务,完成了从“美猴王”到“斗战胜佛”的蜕变。他的经历足以证明,顺境更有利于成长成才。

小语请你以“反方一辩”的发育稿为例,指导该队同学撰写辩论稿。

对方辩友的发言有两处错误:从论据的角度看,(1) 。从论证的角度看:(2) 。这恰恰证明了我方的观点!

我方认为:(3) (请结合《朝花夕拾》或《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情节加以论述,80字左右)

《孟子》有云:“(4)” ,先贤的箴言再一次印证了我方观点: 逆境更有利于成长成才。

四、写作(60分)

23、请以“重来又如何”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青鸟殷勤为探看

2、从今若许闲乘月

3、濯清涟而不妖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5、司马光

6、过去的,原来的;拜访

7、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8A

9C

10、主动提出问题;准确分析形势;提供有效策略;敬佩

11、甲文出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主要记录史事,所以叙事较完整,主要突出的是吕蒙的变化;乙文出自《吕蒙传》,是人物传记,既有语言描写,又有人物的动作及心理描写,着重讲述人物,还表现出鲁肃对吕蒙由轻视到敬佩的态度变化。

【乙文翻译】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在到陆口去的时候,到达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作为邻居,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已至此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息方案呢?”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吕于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干,谋略竟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12、外部信息存储办法的出现以及信息存储器的使用;复杂的社会结构让人类脑部的部分功能逐步退化。

13A

14、放在第⑦和⑧段之间。理由:因为上文④-⑦段说明了人类脑容量减少的原因,下文⑧-⑨段说明了人脑体积虽然在下降,但是人脑依然在进化。材料中通过发问的形式,“人脑缩小会对其功能产生影响吗?”,承接了上文人脑容量减少,同时引出“人脑在进化过程中的自然缩小并不会影响整个大脑功能的发挥。”开启下文人脑功能进化,起到了过渡作用。

15、做菜讲究菜与菜之间的搭配与规矩,做得分外精致。

16、(1)钟老师用方言讲课,给各地学生留地址,后晋升教授,教授课程获奖。

(2)钟老师带着零食和物资来我家,且为我寄给他的新书做了详细的批注。

(3)幽默风趣,专业过硬。

(4)克己奉礼,坚忍顽强。

(5)学识渊博。

(6)顽强坚定。

17C

18、“茫茫”突出了钟老师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是多么艰难。衬托出钟老师不惧困难,以及对妻子坚定的爱和顽强的意志,表达出作者对钟老师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19、不矛盾。从作者的角度来看,钟老师解决的“题”不仅是老师本身专业过硬,数学方面能够解答学生们的疑惑,对文字的理解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是指钟老师在生活中坚忍克己,能够不惧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题”,所以在作者眼中,钟老师确实能解决所有的“题”。从钟老师的角度看,钟老师确实认为自己在学术方面还有不足,但也认为这是学生眼中的钟老师,所以我认为不矛盾。

20、(1)AF (2)上学带手机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21、D E

22、(1)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太白金星的炼丹炉中练就,是在逆境中得到的能力。

(2)举例论证,举孙悟空从美猴王到斗战胜佛的蜕变是逆境。

(3)逆境更有利于人成才成长,红星照耀中国中,真实地记录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两年的艰难险阻,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磨练了不屈不挠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逆境更有利于人成才成长,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让鲁迅深感弱国弱民备受歧视的悲哀,以及当时人民思想的麻木,于是弃医从文,对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3、参考例文

重来又如何

一袭淡蓝色的旗袍,一曲悠扬婉转的“睡莲”,似泉水叮咚,似娇瓣初绽。曲毕,我听见观众们的欢呼声如潮,不禁噙了一抹欢欣的笑意。能够让更多的人倾心聆听这首中阮乐律,纵使重来,我和我最亲密无间的伙伴“中阮”亦不会有半分埋怨。

苦练中阮多年,是为了让这个文化瑰宝传承更广。第一次登台宣讲中阮,我精雕细琢着讲稿的字字句句,甚至还把这位老朋友“请”上了舞台。“请问大家,这个圆圆的琴叫什么?有人说是筝,有人说是琴,还有人说它是个囧字。”大家哄堂大笑,我则得意继续:“其实呀,它的名字叫阮,白居易有诗云: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古调何人识,初闻满座惊!它源于秦汉,兴于魏晋,盛于唐宋,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我侃侃而谈,底下偏有一句质疑像是又冷又硬的石块,砸到了我的心窝里,“历史再悠久,现在大家都听流行乐,谁还乐意听这些老古董呢?”

那一刻,我无比清醒而无奈地意识到:这次宣讲,实实在在地碰壁了,毕竟古典曲目确实曲高和寡,而如果传统不能以新的面貌走进我们的生活,那么纵使它的底蕴再深厚,也难得人们的真心青睐。重来一次又如何,我会找到新方式,让它被更多的人熟知、热爱!

我又站上了演讲会的舞台。我和我的中阮朋友送上了一曲“隐形的翅膀”,观众们惊呼,原来用古老乐器中阮弹奏流行音乐,也那么惊艳,曲调丝毫不输给吉他。我们还在最后的表演齐刷刷换上军装,一曲阮族大合奏“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响起,引发了全场观众大合唱,声浪是一浪更高过一浪。我们用古老乐器阮来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我们更用耳熟能详的歌曲来证明,中阮,它是拥有无限可能的。重来一次的宣讲,惊艳了观众的岁月,也印证着我传承的决心。

寒假里,老师创建了中阮爱好者的群。我时而转发知名艺术家的演奏,时而自己用中阮录制时兴的歌谣上传视频,时而撰写我与中阮的小故事,卖力宣传中阮。当然,宣讲会一场场仍旧在继续,我在一次次重来的开场白中,加入了新的巧思,融入了兴的故事,更演绎着心曲!

在传承中阮文化的路上,遇到一时失意,重来又如何?我会继续努力,让更多的人看到中阮这颗流传千年的明珠,演绎它的万千风采,唤醒它的无限潜能!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