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区四年级语文考试试卷(二七区四年级期末试卷)

二七区四年级语文考试试卷(二七区四年级期末试卷)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02 12:21:48

河南省2025届九年级期中综合评估

语文参考答案

一、

1.(1)①tà ②pài(每空1分,共2分)(2)①频 ②姿(每空1分,共2分)

2.示例:①越飞越广 ②海上丝绸之路 ③网上丝绸之路 ④创新发展(每空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3.④①③②(3分)

4.示例一:选图A。图A以“中”字为骨架,黄河之水贯穿上下,并巧妙地融合河南特色文化标志,如杜岭方鼎、二七纪念塔、龙门石窟、现代化高铁等元素。整体画面用创意化和艺术化的插画语言对文字中的中原精神和发展进行了形象化的阐释。示例二:选图B。图B中以河南现代化的建筑群为蓝本进行创作,把建筑与标语“创新河南”有机融合,用充满创意的构图,与文字进行相互配合,诠释了新时代中原大地创新聚力谋发展的精神风貌。(结合画面内容,3分;简要说明理由,1分。共4分)

5.①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③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露从今夜白 ⑤欲为圣明除弊事 ⑥枳花明驿墙 ⑦春蚕到死丝方尽 ⑧蜡炬成灰泪始干(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二、

(一)

6.示例:①多次要求才如愿上了红旗渠工地 ②让他人避开险情 ③水库能正常运行 ④临死立遗嘱葬在离小水库和红旗渠不远的山坡上(每空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7.批注一示例:“多处”“想尽主意”“想尽办法”“赶快来人把他抬回家”等词语,把当时李兆成伤情非常严重的情形再现出来,字里行间表现了李兆成当时生命垂危。(2分)批注二示例:通过语言描写,引用李兆成的侄儿李本立的话来讲述李兆成的故事,侧面体现了李兆成坚强不屈,自力更生的精神,也饱含了侄儿李本立对李兆成的敬佩和赞美之情。(2分)

8.示例:①运用环境描写,展现了留着李兆成的鲜血和汗水的魏家庄村如今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美好的生活,凸显了像李兆成一样的平凡英雄的不朽功绩和伟大形象;②前后呼应,深化主题,表达了对建设、守护红旗渠的平凡英雄的崇高敬意和赞美之情。(4分。意思对即可)

9.示例:我认为标题并不矛盾。说李兆成是“凡人”,是因为他是“八十一名修渠献身人员”名单中的一员,是死里逃生后护林、看护庄稼,修小水库喊号子,守护水库的一个普通人,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迹,仅以初心守护一方;说他是“英雄”,是因为他是千千万万个国家建设者中的一员,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我们如今强大的祖国、美好的生活。为国家和民族上阵杀敌做出巨大贡献的战士是英雄,在平凡的事业中无私奉献、自力更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建设者也是英雄。(4分。意思对即可)

(二)

10.示例:①勇于“和自己较劲”②科学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最终实现突破 ③勇于“和自己较劲”才能成就出彩人生、创造不凡业绩(每空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1.示例:文本一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了“90后”快递小哥李庆恒有责任心,全心全意服务客户的例子,论证了不敷衍、不应付的认真劲就是“和自己较劲”。文本二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焦裕禄的话,有力地论证了第③段的



论点-跟自己“较劲”,较的是迎难而上的拼劲;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年轻人要多跟自已“较劲”。(每处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示例:能。文本二提出了年轻人要多跟自己“较劲”的论点,第②③④段依次从“要有追求卓越的钻劲”“要有迎难而上的拼劲”“要有敢为人先的闯劲”三个方面,分层次地论证了年轻人怎样跟自己“较劲”。文本一第④段具体论证了如何和自己“较劲”-科学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最终实现突破。这是从“巧”的角度论证跟自己“较劲”要有方法,有智慧,因此,文本一第④段可以做文本二的分论点。(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说明理由即可。观点,1分;理由,3分。共4分)

三、

(一)

13.D(2分)

14.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意思对即可。2分)

15.示例一:我会让在滁州游览的老人和小孩当视频里的主角,以他们快乐地欣赏自然美景的画面为主体,呈现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场景,表现在欧阳修治理下的滁州政治清明的特点,从侧面表现欧阳修乐观豁达的情怀。示例二:我会让欧阳修当视频里的主角,通过拍摄欧阳修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与众宾觥筹交

错及醉情山水的画面,体现太守欧阳修与百姓关系融洽,以及“政通人和”的乐,表现欧阳修沉醉于山水之乐及与百姓同乐的情怀。(结合具体内容简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3分)

16.示例:

【甲】文欧阳修的快乐:滁州的优美景色,提供了欧阳修“乐”此不疲的客观环境;滁州百姓的安居乐业,是欧阳修安“乐”陶醉的主要因素(2分)。【乙】文袁中道的快乐:亲近自然,有书画等高雅艺术作品相随和有志同道合的好友相伴的快乐(2分)。(【甲】【乙】两文的内容各2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乙】文参考译文:

大概在水上看山,(最好的)只有三峡和花源了。三峡雄伟奇特,花源清秀深邃。三峡,就像司马迁的《史记》(风格雄肆浑厚);花源,就像班固的《汉书》(风格细腻典雅)。三峡,就像杜甫的诗一样(汪洋恣肆);花源,就像王维的诗一样(精细秀逸)。瞿塘峡的滟滪堆的美景,常常胜在惊险;但这里乘着一条小船任其漂泊,没有狂风怒涛的恐怖。如果还能用一艘小楼船装载着书画,携带美酒佳肴,邀请两三个良友,整天在这里徘徊,以山客为朋友,以渔仙为伴侣,可想而知(我)有多么快乐。(我)回去之后,就去沣浦选购置办小船,准备每年都来花源做个游客,山中神灵应该听到我的话了。

(二)

17.示例:下阕借“月”抒怀,词人先写明月之下的无眠和面对明月进行追问,接着写自己的感悟,最后发出了美好的祝愿。词人从孤独寂寞、幽怨悲伤中解脱出来,内心通透而澄明。词人紧紧围绕一个“月”字,写出了从矛盾徘徊中走向超脱、旷达的情感变化。(意思对即可。情感,2分;结合诗歌内容分析,2分。共4分。若有其他理解,分析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四、

18.艾青示例:《我爱这土地》通过描述诗人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然而,这块土地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他即使为祖国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块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这表达了诗人刻骨铭心的、至死不渝的、最伟大且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李逵示例:宋江写了反诗,被朝廷杀头时,李逵提着两把大斧跑去劫刑场,最终救下宋江。当宋江被朝廷赐下毒酒面临生死之际时,李逵明知那酒有毒却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李逵多次表现出愿意为宋江舍弃生命的决心,这种舍命相随的精神是对宋江忠诚的极致体现。(言之成理即可。所述故事或诗歌符合名著内容,2分;结合故事表达与所选词语对应的阅读感受,3分。共5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