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考试还是平时作业,许多学生常常因为粗心而写错答案。按道理“吃一堑长一智”,可是生活中却偏偏有很多学生一直循环:考试粗心——失分——难过——考试粗心。
如果简单的把过错归结于粗心,就会掩盖很多真相,也让孩子轻易原谅自己,忽视实质的问题,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那么该如何改善同学们在学习过程粗心马虎的坏习惯呢?讲知堂为大家总结几点,改正学习粗心大意的方法。
粗心的原因:
1.孩子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平时学习中并未深究其中的概念。时间限制和压力的考试情况下,人通常本能的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想到的东西,凭直觉选答案,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的。
解决办法:试着给自己或同学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按照思路流程走,会不断发现问题。
2.习惯有问题
很多同学对于作业非常懒,通常表现为:不认真、不检查、不打草稿、不肯写完整句子等不良习惯。有些同学还经常抱怨为什么自己的作文成绩差,一问原因:都没有列大纲的习惯!看似没有离题,但上下文结构紊乱。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
解决办法:如果做语文,可以在脑海里组织语言再写到试卷、作业本上。如果做数学可以在草稿纸上先画图,画图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维清晰。
3.准确率不高
审题错了,并不是不会做!我们每个人打字或者写字,不是每个字眼都能一次输入或书写正确,这就涉及了准确率的关系。
解决方法:每次做题都像考试一样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建立错题本。每次认真分析错误原因,重复练习错题或者找相似的题型练习,才能真正提高成绩。
改正粗心大意的方法
第一:慢慢读题。拿到试卷后,读题速度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细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题目没有读完,不能妄下结论。
第二:培养注意力集中,专心做题。可通过课余爱好等方式进行,逐渐将注意力汇聚集中起来。做题的时候远离诱惑大的区域,然后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之后再去听音乐、看视频休息一会。
第三:作业质量与玩时间相匹配。从每天做多久的作业才可以玩,转换为今天可以玩多久取决于作业完成质量,例如:今天默写语文古诗错了几个字,那么今天要花费更多时间在古诗上,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粗心大意是不好的习惯,但改正习惯需循序渐进的进行,我们要给自己多点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