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中考语文试卷真题2023(贵阳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全套2024)

贵阳中考语文试卷真题2023(贵阳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全套2024)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02 08:59:00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书写水平(5分)
1、根据作文的汉字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6道小题,28分)
2、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文句中横线处相应的词语。(4分)
国家领导人说:“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凡是真正的爱国者,总是以实际行动来担负爱国的重量。青少年是社会文化发展中最积极、最zhāo qì péng bó① 的力量。因此,有必要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青少年在各种思想文化的jī dàng ② 中明辨文化发展方向,坚守文化立场。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京张高铁是名副其实的智能化高铁,它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B. 我国海域内可燃冰第二次试采成功,产气总量和日均产气量创下世界纪录,真是骇人听闻。
C. 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贵州瞄准大数据,使其成为引领数字经济的强大引力。
D. 《开学第一课》以榜样的先进事迹,弘扬了抗疫精神,传递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4. 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据统计,2020年“十一”假期,一些热门城市景点的人数出现了大幅增长,甚至翻倍30%以上。
B. 太极拳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能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C. 穿越冰雪,无惧风雨,因为“中国号”列车跑出了中国速度,才让世人见到了瑰丽的中国风景。
D. 2020年贵阳市各级禁毒部门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贵阳因此被列为禁毒示范创建先进城市。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习俗。
B. 《海燕》是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C.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故事。
D.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选自《舒婷的诗》。舒婷,原名龚佩瑜,我国著名当代女诗人。

6、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⑤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茅盾《白杨礼赞》)
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⑦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表达了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⑧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描写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跳出水面这一情景的句子是:

7、 名著(5分)
(1)经典名著中总有许多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选项中各名著人物与故事情节对应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林冲——火烧瓦罐寺     B. 毛泽东——组织秋收起义
C. 周进——暮年登上第 D. 达雅——加入妇女工会
(2)下面《朝花夕拾》的片段中,A是 ,除了语段提到的关于她的事件外,书中看似她为孩子们好的事情还有: 。(2分)
A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举一个例说罢,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A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三、阅读能力(共14道小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忆儿时 丰子恺
我回忆儿时,有两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世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每每饲蚕,我就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吵了,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
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落了,我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庄里的王囡囡的交游,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
那是我十二三岁时的事,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是当时我的小伴侣中的大阿哥。他家与我家贴邻而居。在小伴侣中,王囡囡也特别和我要好。他的年纪比我大,气力比我好,生活比我丰富,我们一道游玩的时候,他时时引导我,照顾我,犹似长兄对于幼弟。
我起初不会钓鱼,是王囡囡教我的。他叫他大伯买两副钓竿,一副送我,一副他自己用。他到米桶里去捉许多米虫,浸在盛水的罐头里,领了我到木场桥头去钓鱼。他教给我看,先捉起一个米虫来,把钓钩由虫尾穿进,直穿到头部。然后放下水去。他又说:“浮珠一动,你要立刻拉,那么钩子钩住鱼的颚,鱼就逃不脱。”我照他所教的试验,果然第一天钓了十几头白条,然而都是他帮我拉钓竿的。第二天,他手里拿了半罐头扑杀的苍蝇,又来约我去钓鱼。途中他对我说:“不一定是米虫,用苍蝇钓鱼更好。鱼喜欢吃苍蝇!”这一天我们钓了一小桶各种的鱼。回家的时候,他把鱼桶送到我家里,说他不要。我母亲就叫红英去煎一煎,给我下晚饭。
自此以后,我只管喜欢钓鱼。不一定要王囡囡陪去,自己一人也去钓,又学得了掘蚯蚓来钓鱼的方法。而且钓来的鱼,不仅够自己下晚饭,还可送给店里的人吃,或给猫吃。我记得这时候我的热心钓鱼,不仅出于游戏欲,又有几分功利的兴味在内。有三四个夏季,我热心于钓鱼,给母亲省了不少的菜蔬钱。
后来我长大了,赴他乡入学,不复有钓鱼的工夫。但书中常常读到赞咏钓鱼的文句,例如什么“独钓寒江雪”,什么“渔樵度此身”,才知道钓鱼原来是很风雅的事。后来又晓得有所谓“游钓之地”的美名称,是形容人的故乡的。我大受其煽惑,为之大发牢骚:我想钓鱼确是雅的,我的故乡,确是我的游钓之地,确是可怀的故乡。但是现在想想,不幸而这题材也是生灵的杀虐!
(选自《丰子恺作品精选》,有删改)
8、文章题目为“忆儿时”,作者描述儿时趣事时总离不开一些重要人物,下面的人物中作者着墨不多的是( )(3分)
A. 祖母       B. 七娘娘        

C. 王囡囡      D. 母亲
9、下列对作者儿时“有两件不能忘却的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儿时两件不能忘却的事分别是“养蚕”和“钓鱼”,其中作者最喜欢的事是“钓鱼”。
B. 养蚕时的“乐事”有两件,一件是在满屋的跳板上走,另一件是可以天天吃多量的小食。
C. 王囡囡教会了“我”钓鱼,他在我们一道游玩的时候时时引导和照顾“我”,犹如兄长。
D. “我”热心钓鱼,是因为钓鱼不仅能满足“我”的游戏欲,也可以给母亲省不少菜蔬钱。
10、文中画线句“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中“非常的空气”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11、本文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叙的都是儿时趣事,请结合两文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会对儿时趣事印象深刻并作如此生动地描述。(4分)

鲲龙出海 逐梦蓝天 訾谦
7月26日,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碧海蓝天的见证下,驭风入海,踏浪腾空,成功实现海上首飞,这是AG600飞机继2017年陆上首飞、2018年水上首飞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②上午9时28分许,AG600飞机从山东日照山字河机场滑行起飞,在空中飞行约28分钟后顺利抵达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10时14分,AG600穿云破雾轻盈入水,平稳地贴着海面滑行,回转、调整方向、加速、机头昂起,一气呵成;10时18分许,AG600再次迎浪腾空,直插云霄,圆满完成海上起飞。
在安全飞行约31分钟,完成一系列既定试飞科目后,AG600飞机于10时49分许顺利返回出发机场,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飞行试验任务,至此,AG600终于迈出“上天入海”完整步伐。
作为我国“大飞机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是为森林灭火和水上/海上救援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从陆上到内湖再到海上,三次“首飞”使AG600飞机完美诠释了“水陆两栖”的特点,这艘“会游泳的飞机”“会飞的船”实现了人类自古以来“飞天入海”的梦想。那么,此次的海上首飞和之前的水上首飞究竟有什么不同?
“首先是‘水’的不同。”赵静波表示,和湖水相比,海水的盐度更高,腐蚀性更强,对于试验机的防腐蚀要求更高;此外,海水密度更大,飞机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起飞时需要克服水的“黏性”也会有差异;与此同时,海洋环境的波浪类型多,浪高大、能量大,还可能伴有洋流和风等情况,会使得飞行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其次,和内湖首飞相比,海上首飞对于飞行员的视觉感受和操纵要求也有所不同。一方面,海面较湖面更为开阔,飞行员在降落时选择参考点不如湖面容易;另一方面,海面环境较湖面环境相对复杂,海上起降对飞机的波浪海面滑行稳定性、操纵特性、抗浪性、喷溅特性、防腐特性等要求更高,对飞行员的专业操作要求也更为严苛,相对应的海上试飞保障也更为复杂。
最后,海上首飞虽然也是在水面飞,但海面与内陆湖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对飞机的各项性能考验更大,对飞机试飞验证的内容不同。湖面风浪浪高小、能量小,水上首飞主要是验证飞机各系统在水面的工作情况。海上首飞则是重点检验飞机喷溅特性、抗浪性、加速特性和水面操纵特性,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支撑。
AG600飞机成功实现海上首飞,为下一步飞机进行海上科研试飞及飞机相关性能验证奠定了基础。AG600的亮相标志着我国国产大飞机“三剑客”全部登场,对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品牌,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意义非凡。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7月27日
12、下列对“鲲龙”AG600相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鲲龙”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既能空中灭火,又能水上救援。
B. 我国自主研制的AG600在青岛团岛的附近海域飞行,圆满完成海上起飞任务。
C. 2017年起,“鲲龙”号已陆续成功地进行了从陆上到内湖再到海上的三次首飞。
D. “鲲龙”AG600是为森林灭火和水/海上救援研制的一种大型特种用途军用飞机。
13、下列对“此次的海上首飞和之前的水上首飞”不同之处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海水盐度高,对试验机的防腐蚀要求高
B. 海水密度大,飞机受到的浮力会有差异
C. 海洋环境的波浪类型多,飞行环境复杂
D. 海水较湖水更深,对飞行员的要求更高
14、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第②段的内容加以分析。(3分)
15、选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AG600飞机的?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章具体的结构安排。(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陈济传(节选)
陈济,字伯载,武进人。尝以父命如钱塘,比还,以其赀①之半市书,口诵手钞。十余年,尽通经史百家之言。成祖诏修《永乐大典》②,用大臣荐,以布衣召为都总裁。词臣③纂修者,翻秘库书数百万卷,浩无端倪。济与少师姚广孝等数人,发凡起例,区分钩考④,秩然有法。居职十五年而卒。年六十二。
济少有酒过,母戒之,终其身未尝至醉。所居蓬户苇壁,裁蔽风雨,终日危坐⑤,手不释卷。为文根据经史,不事葩藻⑥。尝云:“文贵如布帛菽粟,有益于世尔。”
选自《明史·列传·卷四十》,有删改
【注释】①赀zī:同“资”,钱财。②《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③词臣: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④钩考:探求考核。⑤危坐:指端坐。⑥葩藻:奇异华丽。
16、选文讲述了许多陈济的事迹,下列评语在陈济身上未曾体现的是( )(3分)
A. 博学多识 B. 知错就改 C. 安贫乐道 D. 刚正不阿
17、下列对选文中陈济生平事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喜欢读书,通晓经史百家之言
B. 奉成祖诏令修撰《永乐大典》
C. 年少时经常饮酒,被母亲责备
D. 住处非常简陋,仅能遮蔽风雨
18、你如何看待陈济“文贵如布帛菽粟,有益于世尔”这一观点?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二者是否有相通之处。(4分)
链接材料: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南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9、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 尝以父命如钱塘,比还 其两膝相比者(魏学洢《核舟记》)
B. 以其赀之半市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C. 尽通经史百家之言 食之不能尽其材(韩愈《马说》)
D. 终其身未尝至醉 臣未尝闻也(《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忆西村 [宋]吕南公
东冈西下古墩头,草木风烟事事幽①。
畦垄弯环延果菜,笭箵②参互③献鱼鳅。
常开夜户誇④无寇,竞拨香醅⑤贺有秋。
愿定此居犹未得,岂堪侥倖望公侯。
【注释】①事事幽:指物事幽静,人事幽趣。②笭箵(línɡ xīnɡ):指贮鱼的竹笼。③参互:互相掺杂;相互参证。④誇:说大话,自吹。⑤香醅:香醇的没滤过的酒。
20、下列对“畦垄弯环延果菜,笭箵参互献鱼鳅”所描绘的画面的概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西村菜畦田垄弯曲回环   B. 西村处处瓜果飘香
C. 西村田里蔬菜长势喜人 D. 田里泥鳅鱼儿相互掺杂
21、 尾联写道:“愿定此居犹未得,岂堪侥倖望公侯。”请你与同学探讨:诗人在这首诗结尾处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语言运用(共3道小题,12分)
筷子,看似简单的两根长形条棍,却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打磨和演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的文化传承发展足以窥见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请你参加黔程实验学校开展的以“筷子里的中国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活动。
22、为更好地向同学们介绍筷子蕴含的中国文化,校宣传部发布了“筷子里的中国文化”班级宣传大使招募计划,晓阳想报名参加,请根据下面的信息,替晓阳补写他的这封自荐信。(250字以内)(4分)
姓名 :晓阳 出生年月:2005年6月
性别:男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学历:初中 班级:九年级(1)班
实践经历:五年级,获市“中华小少年”礼仪标兵称号;六年级,参加区“把传统文化留住”义务宣传活动 ;七年级,参加校园“文化宣传小能手”的培训 八年级,获得计算机一级证书。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黔程实验学校九年级(1)班的晓阳,想报名成为“筷子里的中国文化”班级宣传大使。我曾经参加过


如果能成为宣传大使,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为“筷子里的中国文化”校园宣传活动作出贡献。
恳请各位老师以及同学能接纳我的自荐,期待你们的回复!
晓阳
2023 年 3月10 日
23、下图是校宣传部准备在宣传海报上设计的几个不同字形的“筷”字,请根据自己的观察与理解,选择对应的选项填入图片下面的横线上。(3分)

A. 取其法象,婉转精妙——小篆
B. 蚕头燕尾,一波三节——隶书
C. 整齐一律,多样统一——楷体
24、全球化的今天,使用筷子吃饭的情况已经较为普遍,美国每年都会从中国进口数万双竹筷子,法国甚至还设立了“金筷奖”来表彰中餐及亚洲风味餐厅出色的经营者。“筷子”已被普遍使用,但仍有不少外国人对筷子有误解。为了更好地传播筷子里的中国文化,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发热。请你根据下列两人的对话内容,补写两条可行性的建议。(5分)
小规:“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硬如铁”,筷子在我国不仅仅是吃饭的工具。外国人对我国筷子的含义还有误解,应当加大宣传,我的建议是(1)
晓阳:是这样的,宣传片的形式能让更多外国人了解筷子,从而更好地传播筷子中的中国文化。古有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等传说故事,今有走出国门的中国文化。较之于国外的刀叉,我的建议是(2)
小规:晓阳你的建议很不错,也很深刻,尤其是关于筷子的价值和意义的这些点都是我没有考虑到的内容,为你点赞哟。
晓阳:哈哈……没有了,那以后我们就一起探讨学习,互相进步吧。
小规:好的。

五、写作能力(60分)
25、 生活如花、如水、如雨、如茶……生活里不尽是甘甜,也有苦涩。遇到的一个个难题,犹如一座座高峰,我们只有不畏困难,坚持不懈,才能闯过艰难险阻,攀登人生高峰。
请以“攀上一座高峰”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60分)
写作提示与要求:
(1)明确“高峰”指的是什么;
(2)详略得当,充分表现“攀登”的过程;
(3)有逻辑地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感悟、发现、思考等;
(4)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不得套作、抄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略

2、①朝气蓬勃 ②激荡
3B  “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褒贬误用。
4A  成分赘余,应删去“30%以上”。
5B  《海燕》和《春天的旋律》都是高尔基的作品。
6、①浑欲不胜簪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⑥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⑦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⑧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7、(1)A “火烧瓦罐寺”的人是鲁智深。
(2)衍太太 鼓励孩子们比赛“打旋子”,还从旁计着数
8D 
9A 文章只是说“钓鱼”是作者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并没有说是作者最喜欢的一件事。
10、指的是家里在做丝时将固定不变的物件时换成不常见的物件时,很是新奇有趣,走跳板、家人们劳动的氛围以及“我”可以不断地公然地吃小食。
11、因为儿时趣事对成年后的作者而言是无价之宝,表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眷恋,对童趣不在的惋惜,对亲人朋友的怀念。
12D 
13D 
14、示例一:“约28分钟”中的“约”表示大概,表明AG600飞机从起飞到抵达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的时间大概是28分钟,并不是确切的时间,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示例二:“迎浪腾空,直插云霄”生动形象地说明了AG600的飞行速度之快、高度之高,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5、本文略写AG600飞机完成海上首飞的过程,重点介绍了海上首飞与之前水上首飞的不同。并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说明了AG600飞机的重要意义,饱含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参考译文】陈济,字伯载,武进人。(他)曾奉父亲之命去钱塘,等到回来时,用他钱财的一半来买书,边读边抄写。十多年后,精通全部经史百家的言论。明成祖下诏令修撰《永乐大典》,因大臣的推荐,(陈济)以一名平民百姓(的身份)被召为都总裁。文学侍从之臣与修撰的人,需要翻译秘库书籍数百万卷,数量多得没有头绪。陈济与少师姚广孝等人,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区分探求考核,秩序井然有法度。任职十五年后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陈济年小时候有因喝酒而犯过错,母亲告诫他,此后终身不曾喝醉过。他所居住的是蓬户苇壁,仅能遮蔽风雨,终日端坐,手中的书不曾放下。他创作文章都依据经史,不奇异华丽。(他)曾说:“文章贵如布帛菽粟,但求有益于世而已。”
16D  A项“尽通经史百家之言”体现了陈济的博学多识;B项“济少有酒过,母戒之,终其身未尝至醉”体现了陈济的知错就改;C项“所居蓬户苇壁……手不释卷”体现了陈济的安贫乐道。
17C 由“济少有酒过,母戒之”可知其年少时因喝酒犯过错,但并未体现“经常”。
18、示例:陈济的观点是:写文章不在于辞藻华丽,重在结合实际,对世人有所帮助。而材料中词的上片,着重回忆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却说“愁”,这种“愁”是无病呻吟的闲愁;词的下片表现出自己随着处世阅历渐深,对于“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这种“愁”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二者都体现出结合实际,不无病呻吟,有意义的作品。
19D  A项中“比”的意思分别为“等到”和“靠近”。B项中“以”的意思分别为“介词,拿,用”和“介词,因为”。C项中“尽”的意思分别为“全部”和“竭尽”。D项中“尝” 的意思均为“曾,曾经”。
20C  根据诗句内容可知,应该是贮鱼的竹笼里,各种泥鳅鱼儿相互掺杂着,活蹦乱跳,而不是“田里”。
21、尾联通过描写诗人无心侥幸位列公侯之事,想要在西村定居下来,终老此生,表达出诗人对西村田园风光(人事物景)的喜爱、留恋、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22、示例:区“把传统文化留住”义务宣传活动,具备宣传经验;参加过校园“文化宣传小能手”的培训,并曾获市“中华小少年”礼仪标兵的称号,具备相应的宣传知识、经验和外在条件。此外我还获得了计算机一级证书,能为宣传工作做好相关辅助工作
23、C B A
24、(1)示例:制作面向国际友人的有关“筷子文化”的宣传短片,普及有关筷子的文化知识、使用方法等。(言之有理即可)
(2)示例:结合中国民族特色及关于筷子的传说展现筷子的价值和意义。

25、参考例文
攀上一座高峰
只要有恒心向前,前方,即是峰顶……
看似短短的塑胶跑道,曾对我来说,像蝼蚁抬头看到的高峰。
当然,并不是从最开就是如此。第一次踏上这条跑道,望着那不远处的终点线,心潮澎湃。伴随尖锐的哨响,我那颗不知天高地厚的心让我像离弦的箭一样,自信地冲在最前面,但我却高估了自己的体能,如同一块陨石迅速下滑,我开始体力不支,速度明显慢下来,望着从我身边一一跑过又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心中又是慌乱,又是愤怒。
风从我耳边呼呼吹过,冲入我的嘴中吸走我所有的力气,像位淘气的孩童倾尽全力也要阻止我向前跑。我想放弃,双腿已经发软,咽喉已经干渴,我很想放弃。跑道对面的旗帜,迎风飘扬的样子,像是在挑衅,倔强与不甘拖着我艰难地跑完了这段路程,但终点线这个“峰顶”,却被晚到的我错过了。
懊恼与悔恨的火焰在心底燃烧,我一次次忆起那痛苦与煎熬的时间,但我没有放弃,努力练习,不断总结,扫清攀峰路上的一切障碍,即使无数次跌倒,也要无数次再站起来继续向前。对,每一次都只需超越离我最近的那一个,我不能再傻乎乎地乱冲了,得保留余力向最后冲刺!
历经几个月的挥汗坚持,增强体力,我进步了很多。曾经那个骄傲、倔强的女孩似乎已经被这几个月的训练磨去了棱角——她学会了成长。
最后一次奔跑,我开始享受,享受那微风拂面的轻盈,享受那艳阳的温情,迎风飘扬的红旗自信地向我挥手。终于,在温暖的阳光中,我第一个冲过终点。当我结束了这段短暂而又美好的奔跑时光,我用双手握住华表终点线的红绸带,曾经的那只蝼蚁最终也攀上了高峰,享受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喜悦。
蝼蚁虽小,高峰虽高,但只要有恒心向前,前方,即是峰顶……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