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三诊语文试卷作文(绵阳三诊语文作文解析2024)

绵阳三诊语文试卷作文(绵阳三诊语文作文解析2024)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02 07:55:24

冒昧说说对“成都语文马老师”下水作文的几点看法:

风云出我辈,芳华有担当

1.审题立意上,马老师抓的二元,即“不确定”与“确定”。其实应为三元,增加“推动世界向未来”,主体是“新时代青年”,重心是“以确定性力量推动世界前进”。基本立意:新时代青年承担使命,以确定性力量推动世界向未来。典型的宏大性作文题。

2.内容上,“不确定”铺展太多,且主要是历史是过去,当下、现实内容太少;“确定性力量”到底是啥,几乎完全没有提及,蜻蜓点水,一笔带过。“不确定性”,大国博弈、战争、粮食危机乃至人工智能的潜在危险,都可涉及;“确定性力量”,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综合国力……都可写。

3.主题上,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重心偏移,在“不确定”上发挥太多,显得消极,而出题人本意显然指向于正向积极、立德树人。

4.形式上,第一段过于冗长;最后一段以“分论三”收尾,显得仓促,应有单独的一段简洁有力的收束全文。

作为应试题目,高考作文在设题和阅卷上限制颇多,注定是戴着镣铐跳舞。在审题立意上,在内容形式上,重在“规范”二字,在此前提下彰显思维深度和文采,方为上策。

总的说来,马老师的这篇作文,阅卷场上大概率还是能得到50分的。吹毛求疵一通马后炮,贻笑大方,容谅。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