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考试试卷2023年答案(中职语文试卷及答案2024免费 试卷)

中专语文考试试卷2023年答案(中职语文试卷及答案2024免费 试卷)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02 03:43:46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 谷穗 suì 逞能 chěng 昵喃 ní 断章取义yi
B. 瞥见 piē 旁婺 wù 濡养 rú 郑重其事 qí
C. 嗤笑 chī 恪守 kè 阔绰 chuò 扭怩作态 niǔ
D. 空旷 kuàng 汲取 jí 筵席 yàn 不言而喻 yù
2.、选出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
什么是英雄呢?挺身而出如陈薇少将者,英雄也;鞠躬尽瘁如李兰娟院士者,英雄也。我认为时代的脊梁固然_____,但生活中那些普通的小人物也同样值得尊敬。比如快递小哥、环卫工人,他们穿梭在城市的街头巷尾, 着一个城市的正常运转。鲜少被关注的他们,总是默默地做着自己______的事情,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萤烛末光,也可_________;尘埃虽微,亦能补山填海。
A. 可歌可泣 联系 力挽狂澜 振聋发聩
B.如泣如诉 维系 力所能及 五彩斑斓
C. 可歌可泣 维系 力所能及 增光添彩
D.如泣如诉 联系 力挽狂澜 增光添彩
3、选出下面语段中画线句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短暂性失聪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但是会给人们的不安全埋下隐患。(B)在驾驶过程中,司机因为被广告牌或LED屏幕吸引走注意力的原因,会听不到汽车喇叭声,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行走时,沉迷于手机刷屏的人很容易陷入失聪状态。(C)在听不到周遭的路况提醒时,会造成对自身的伤害……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刷屏幕”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D)从社交角度考虑,少刷屏、多交流,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
A.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逍遥游》。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C.《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等
D.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
5、选出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诗题中的“乐天”是白居易的字。这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一首答谢诗。
B.首联中诗人通过“凄凉地”和“弃自身”表达了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不平。
C.颔联抒发了诗人怀念旧友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D.颈联中诗人虽表达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但依然流露出伤感低沉的情调。

6、名著阅读。
(1)选出对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
A.林冲绰号豹子头,与他有关的情节有“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风雪山神庙”“野猪林被救”“棒打洪教头”“火并王伦”等。
B. 保尔·柯察金在筑路时,得了伤寒并引发肺炎,无法正常工作,也曾迷惘动摇,后到公园烈士墓前凭吊战友时,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又投入忘我的工作。
C. 虎妞欺骗祥子与她结婚,拿钱给祥子买车,一方面对祥子有真诚的付出,另一方面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思想,她是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
D.《琐记》写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2)阅读《水浒》片段,回答问题。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①这段文字叙述的故事情节是_____(人物加事件)(2分))
②再写出一个与武松相关的故事情节,并概括其中所体现出的他的性格特点。(2分)
故事情节∶
性格特点∶

7、九年一班准备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同学们围绕主题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一个活动方案。(2分)
活动一∶举行"君子自强不息"讲故事比赛。
活动二∶开展“学生当自强不息”演讲比赛。
活动三∶
(2)古往今来中国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请选取一个对你影响较大的人物,谈谈他的故事。(30字左右)(2分)

8、古诗文默写。(10分)
苏轼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古诗文亦是读生活、读人生。在那些作品里,你可赏自然之趣∶“野芳发而幽香,(1) ”;你可寄思念之情“(2)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你可知友情之贵∶"(3) , 天涯若比邻”;你可感相思之苦“求之不得,(4) ”;你可叹知己之珍“莫说相公痴,(5)____”;你可悟奉献之诚“(6)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此外,读“(7) ” (苏轼《水调歌头》)能让人感受作者对世人的美好祝愿;读“(8)______, ”(李白《行路难》),能激起你战胜困难到达胜利彼岸之情怀。

二、阅读(60分)
(一)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9~12题。(12分)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乙】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之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①然,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楣②,如蜗鼠缭绕③,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④,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新城游北山记》)
【注】①介∶界线分明。②楣(shǔn)∶栏杆的横木。③缭绕∶ 迂回,回环。④摩戛:摩擦。
9、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愕而顾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
C.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有蹊介然,仅可步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草木泉石之渐幽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1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既 坐 山 风 飒 然 而 至 堂 殿 铃 铎 皆 鸣。
12、【甲】【乙】两文加色画线句都写出了作者游玩过后以文记之,这两句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或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3~17题。(18分)
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①我妈是个彻底的物质主义者。她所能感知的,只有物质与实利,别的都无法进入她心里。一个缺乏精神性的人,一个不能让人感受到她的精神性存在与精神光辉的人,令人难耐。哪怕我们本该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②读初三那年,周末的一个夜晚,我趴在自己房间的书桌上写日记。妈突然推门进来。面对不知道敲门,也不可能敲门的妈妈,我飞快地把日记本合上往抽屉里塞。我的反常反而引起妈妈的注意,她走上来要看我在写什么。
③“不行,这是日记,你不能看。”我护紧日记本大叫起来。
④“屁大点的孩子,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妈不由分说奋力抢夺,我坚决不从。撕扯中我被妈妈推搡在地,头、脸和胳膊都挨了打。体力远在我之上的妈妈把日记本夺走了。我倒在地上痛哭,直至浑身冰凉,眼泪流干。
⑤日记里写的不过是学校里的一些琐事,诸如考试刚结束的快慰,分享到同桌饼干的快乐,某个教师批评学生的措辞。妈看我捍卫日记本时那样刚烈,还以为日记里写了生怕大人知道的惊天秘密,比如早恋之类。她不知是失望还是庆幸,悻悻地把日记本扔到我面前,鄙夷道∶“这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⑥夜深了,熄灯后我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感受着潮水一样无边的黑暗。我听到另一间卧室里爸妈嘈嘈切切的说话声。他们一定以为我早睡着了,他们无法想象一个孩子无法补缀的内心。
巨大的绝望与屈辱感像黑夜一样覆盖了我,虚弱又膨胀的报复欲像狂风一样在内心呼啸,它们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并用尖利的牙齿撕咬着我的心。第二天的太阳照常升起。一夜之间,我已由少年走向衰老。
⑧后来我家发生了一件更大的事。
⑨妈妈在我哥的房间打扫卫生时发现写字台上的墨水瓶倒了,墨汁流到了没关严的抽屉里,她打开抽屉发现里面有两封信。一封是哥在外地读中专的女同学写给他的,一封是他给她的回信,只写了一半,但已满纸的热烈。妈终于捉住了自己正读高中的孩子的劲爆秘密,他在她眼皮底下写情书,早恋,她看不到“情书”的字里行间流露的那份刚刚发芽的稚嫩情感的美好,以及这种情感给予他们彼此的鞭策与激励。
⑩如临大敌的妈妈捏着两封信去了哥哥的女同学家,迅猛地剿灭了这一切。事后,妈妈对此有着猎人捕获猎物般的完胜心理。这种心理需要扩大化,需要与人分享,所以许多亲戚甚至邻居都知道了这件事。哥哥在巨大的压力下变得消沉而焦躁,性情也变得日益顽劣和粗暴。后来在一年一度的征兵季到来时,本可以考一所不错的大学的哥哥坚持去了千里之外的地方当兵。
⑪后来看到作家刘墉在书里写道,在他孩子十六七岁的时候,他每次回家上楼梯,都会故意发出很大的声响,想让楼上的孩子听见。这样孩子如果正在做什么不想让父母知道的事,可以早做准备。
⑫这个细节让我很受震动,怔忡良久。原来,做人还有这么一番挺括自在的天地。他的孩子心里该有多松弛、多完好。
⑬但妈妈,还是一天天地老了。
⑭因为对她的人生趣味与行为方式的不认同,我也早已不看重、不关心她的内心,任她感受无滋无味,苍凉地跌进深不见底的无价值与无意义中去。我一直拒绝让她知晓我的内心,因为我不相信她能理解我,理解那些幽微暗沉。多年来,我很少给予她温暖明亮,所以就索性听任我们之间的坚冰愈积愈大。
⑮有一天,妈妈一大早从老家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前一晚一夜没睡。我问为什么,她说昨晚才听我哥说,我已经离婚几年了。“你怎么不跟我说呢?”她声音颤抖,那是竭力忍住的哭腔。
⑯我拿着电话,感受着她对我的顾惜,我们曾经的隔膜似乎在那一刹那消除。我不知该说什么,眼泪也突然掉落。到底是母女连心,哪怕我们并不一心。这么多年,母亲没有“放过”我,我又哪里“放过”了母亲呢?
⑰我曾经反感她身上的种种,如今却常在自己身上发现,比如,做事简单粗暴,情绪容易失控,说话重,爱伤人,好抱怨……发现这些着实让人恐慌。
⑱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心中充盈着爱。那是不管对方怎么样,不管遭遇的世界怎么样,依然能够爱和体恤的能力。
⑲妈妈,她肯定也是我或多或少的另一面。我不知道经由妈妈,我会变得更柔软还是更冷硬,更美好还是更无力,更积极还是更消极。但我已经相信,这一切可能并不在于她,而在于我。
⑳一切,都是命运的馈赠。
13、概括选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3分)
14、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⑦段画线的句子。(4分)
1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原句好在哪里(4分)
【原句】如临大敌的妈妈捏着两封信去了哥哥的女同学家,迅猛地剿灭了这一切。
【改句】如临大敌的妈妈捏着两封信去了哥哥的女同学家,迅猛地消灭了这一切。
16、选文第⑮ 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选文第 ⑯段表达了“我”的哪些情感(3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8~22题。(15分)
【材料一】
太阳是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取之不尽的核心能源系统。太空电站,简而言之,就是把地面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搬到太空去,在“天上”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无线能量传输方式送到地面。随着地球传统能源面临枯竭,太空电站或将成为21世纪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电站“上天”,主要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在地面上,太阳能受到大气的吸收和散射、云雨的增减以及季节、昼夜更替等因素影响而衰减很多,能量密度也变化巨大,很不稳定。太空中的太阳能却非常充裕。即便电能在多次转换过程中有所损耗,太空发电的整体效率仍非常可观。据估算,每平方米太阳能电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最高发电功率约为0.4千瓦,在平流层为7-8千瓦,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发电功率可达10-14千瓦。
【材料二】
①太空电站的主要技术原理是∶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将电能转换成微波或激光等形式,并向地面接收系统发送波束,最后地面转换装置再将其转换为电能接入电网。
②太空电站应用价值巨大,前景广阔。它不受天气和纬度等自然因素影响,可大规模收集、转换和利用太阳能,发电量与地面核电站相当。不仅如此,从太空中获取的电能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世界各地,不依赖大规模电网,可对偏远地区、受灾地区以及重要设施等进行定向供电或移动供电。比如,假若有了太空电站,电动车就无需再四处寻找充电桩,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充电。
③不过,建造太空电站还需要攻克多重难题。例如,单个太空电站的面积至少相当于1400个足球场,发电功率为兆瓦级,使用寿命需达到30年以上。要建造这么宏大的空间系统,在材料、运载、航天器控制、在轨组装及维护等不少关键领域仍有待突破。有人建议,可利用成千上万颗小卫星,像拼插积木一样将大型太阳能发电机组装起来;或者是通过太空 3D 打印,未来在空间站上直接制造和部署太空电站。此外,远距离无线传输大功率电能技术目前还不成熟,也亟待攻关。
④高昂成本和安全隐患也须考虑在内。比如,地球同步轨道上不仅有陨石,还有大量太空垃圾,太空电站随时有被撞击损坏的风险。
⑤尽管如此,作为一种高效又环保的发电方式,太空电站仍被许多国家看好。英国政府已委托有关部门对太空电站展开研究,日本科学家也在试验将电能转换为能量波传输到地表的方式。中国首个太空电站实验基地已于2018年在重庆启动,还提出了实现太空电站目标的技术路线图,有望成为世界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太空电站的国家。
【材料三】
有人对太空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安全性做出质疑,对此,科学家们做了这样的解释。太空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本质是微波辐射,微波辐射是一种非离子化过程,就像可见光或无线电信号一样。微波辐射与X射线和伽玛射线不同,是不具有足够的能量的,从而不会使原子或分子失去电子而变成带电粒子,造成DNA及其它生命分子的损坏。
科学家认为,从该系统中扩散出去的能量束对人体或野生动物不会构成健康威胁,即使处在能量最强的中心地带也不会。鸟类若飞过从太空辐射到地面的微波核心地带,可能会感到有丝丝暖意,但体温并不会升得很高。如果万一有微波束偏离地面上接收能量微波的网格天线,也可以人为地使其分散开来,同时不会在一定区域内肆虐,为害四方,这样的微波是不会把飞鸟烤熟,或把云层变成蒸汽的。
18、【材料一】画线句除举例子外,还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19、概括【材料二】①~③的说明内容。(3分)
20、【材料三】加点字“足够的”不能去掉的原因有哪些?(3分)
21、目前,建造太空电站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3分)
22、选出下列对于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 随着地球传统能源面临枯竭,太空电站是21世纪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B. 中国首个太空电站实验基地已于2018年启动,中国有望成为世界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太空电站的国家。
C.太空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本质是微波辐射,它不会对 DNA 及其它生命分子造成损坏。
D. 鸟类若飞过从太空辐射到地面的微波核心地带,可能会感到有丝丝暖意,体温会有一点升高。

(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23~27题。(15分)
三重境界谈学习
①疫情期间最发财的怕是游戏商家了,因为大中小学生大多开启了网课模式,也为网游开启了方便之门。沉迷游戏,厌弃学习,成为一代孩子的通病。为什么这么多正处学习黄金年龄的学子荒废学业,挥霍青春呢?我看其本质是缺乏学习的责任。
②什么是学习的责任?就是知道为谁学、为什么学;而且责任越大动力越足,因为动力源于责任。古人之“学不可以已”,“秉烛达旦”,就是今天讲的终身学习。甚至可以做到“头悬梁锥刺股”,动力何来?来于或“修身”或“齐家”或“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因此,学习应有三重境界∶为自己而学,为社会而学,为国家而学。
③为自己而学,学以修身。为什么要为自己而学?学习总是有益的,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口语表达、思考写作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修养,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接人待物彬彬有礼的“君子”,这是非常可贵的。这样的人多了,人人能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就有了希望。他心里只要有了这份责任,就走上了自我修养的道路。孔圣人云∶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其为个人修养学习终身,做足了个人修养的功课。由此可见,第一重学习境界的意义。
④为社会而学,学以济世。人生在世,受世惠良多,总该有所回报。这种回报也能体现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于是孜孜以求,勤勤以学。或学医学,治病救人;或学师范学,教书育人;或学厨艺,献人美食;或学缝纫,美人服饰……只要你诚心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你都可以在自己擅长或喜欢的领域勤奋学习,终身不辍;因为你学习越多,本领就越大,社会贡献就越多,人生价值就越丰厚。可见,为社会而学,是更高的一重境界,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担当,学习更自觉,动力更强劲。
⑤为国家而学,学以报国。为国家而学习,是更大的责任担当,是更高一重的学习境界。胸怀国家,立志报国是他的学习初心。有此心者,定会胸怀阔大,抱负高远,意志坚毅。在学习过程中,坎坷不能移其志,利益不能动其心。唯国家需要是求为其本色。“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总理是学以报国的楷模。“氢弹之父”于敏响应国家要求,从自己喜欢且学有所成的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从头学起,他无怨无悔。无数大家,誉满天下,都因为胸中有一颗滚烫的报国心。有了报国之心,个人的名利得失,求学路上的千难万险就都不在话下。
⑥今天那些天天为挂科找借口的大学生,那些天天让家长老师哄着学、逼着学习的中学生,他们还不明白学习的意义,肩上还没有学习的责任担当;没有责任担当哪来社会价值,何谈人生的意义所以,为人生处世的个人幸福着想,须进入“修身”之学的第一重境界;为赢得社会尊敬的精彩人生着想,须进入“济世”之学的第二重境界;为成就国之大者之殊荣着想,须进入“报国”之学的第三重境界。
⑦这三重境界,在学习的态度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如果我们的青少年学生能达此境界,则人生幸甚,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2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4、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3分)
25、选文第⑤段画线句主要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6、选出不适合作为第③段论据的一项。( )(3分)
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B. 不学习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C.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论语》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论语》
27、结合选文和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学习境界。(3分)

三、写作(60分)
28、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一)请以“我的坚强后盾”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题目∶这一步,我
要求∶①如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D 6(1)D
6、(2).①武松醉打蒋门神
②答案不唯一,写出武松另外一个故事情节(1分)及体现的性格特点(1分)即可。
7、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语言流畅,内容符合要求即可。共4分。

8、(1)佳木秀而繁阴 (2)晓镜但愁云鬓改 (3)海内存知己 (4)寤寐思服 (5)更有痴似相公者 (6)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7)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8)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9D
10、(1)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2)大家惊慌相视,不知道自己身在何种境地(人在何处)。
11、既 坐 / 山 风 飒 然 而 至 / 堂 殿 铃 铎 皆 鸣。
12、【甲】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1分;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1分;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1分;【乙】文作者对游览经历的怀念、(回味、留恋)之情,1分。共4分。
13、妈妈不顾及我的感受,抢夺我的日记本查看;妈妈发现哥哥的情书,剿灭了哥哥的“初恋”;妈妈打电话关心我离婚的事。
14、比喻,1分;拟人,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妈妈查看日记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绝望,使“我”产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1分;表现出这件事给“我”心灵带来的伤害之大,1分。
15、“剿灭”意为“征讨消灭(完全消灭、用武力消灭等)”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妈妈干涉哥哥初恋时的霸道、无礼,1分;表现出对哥哥伤害之深,1分;更能表现出妈妈的粗俗,1分。
16、语言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妈妈对“我”不与她沟通的伤心和对“我”离婚的心疼(难过),1分;从而表现出她对“我”的牵挂和爱,1分。
17、感受到母亲的顾惜,原谅(理解)了母亲,1分;对母亲的关心的感动,1分;这么多年没有关心理解母亲的自责,1分。
18、列数字,1分;作比较,1分;具体突出地说明了太空发电的整体效率非常可观,1分。
19、太空电站的技术原理,1分;应用价值、前景,1分;需要攻克的难题,1分。
20、“足够的”是“充足数量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1分;原文意为微波辐射有能量,只是具备的能量很小,去掉后变为微波辐射完全没有能量。与实际不符,1分;“足够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
21、如何在材料、运载、航天器控制、在轨组装及维护等领域有所突破,使之能建造宏大的空间系统,1分;如何使远距离无线传输大功率的电能技术成熟起来,1分;如何降低高昂的成本和消除安全隐患,1分。
22A
23、学习应有三重境界:为自己而学,为社会而学,为国家而学。3分。
24、为自己而学,学以修身,1分;为社会而学,学以济世,1分;为国家而学,学以报国,1分。
25、举例论证,1分;列举于敏等人心怀一颗报国心,用所学报效国家的事例,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为国家而学,学以报国的”分论点,1分;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26D
27、答案不唯一。自己学习的境界,1分;并能结合这一境界,举出自己具体的学习经历,1分;语言通顺,1分。共3分。

28、作文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