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我的高考
淡定如水18
原创
2023-6-807:21山东
听全文
约3分钟
3人听过
又到一年高考季,我不禁想起了四十年前,我的高考。
我是1983年参加的高考,那时的高考可以用“残酷”两个字来形容.首先高考有预选,通过预选,全国只有167万人取得高考资格,也意味着70%的高中毕业生失去了参加高考的机会;二是录取率低,参加高考的考生只有23%的人才有上学的机会(若考虑预选因素,录取率仅为16%);三是当时国家实行城镇与农村两种户籍制度,城镇户口的考生高考失利后,还有招工招干的机会,而农村考生由于国家取消了农村招工、士兵提干政策,高考是农村孩子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
为顺利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两年的高中生活可以说“不堪回首”。首先在学习上,从早晨6点起床到晚上10点熄灯,只有两个字:学习。为保障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学校通过断电的方式,让学生早点睡觉,但有的同学在熄灯后通过点蜡烛、打手电的方式在被窝里继续夜读,更有奇葩的同学别出心裁,蹲在厕所里学习,以致闹出了一时不慎,掉到粪坑的笑话,那时的高考真是拼了命的。
其次生活上的苦更没得说,那时我们正处在十六七的青春期,吃不饱是最深的记忆。八十年代初刚改革开放,农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记得那时每月菜金是3元钱,早晚是1分钱的咸菜,中午菜金8分钱,我印象最深的菜是炒大葱,闻起来清香扑鼻,吃起来犹如青草,毫无营养可言。住是三四十人的大通铺,夏天犹如蒸笼,冬天就像冷库,不必说虱子、跳蚤,最可怕的是晚上老鼠从你的脸上跳过去,引起惊呼一片……
那时我们高考的时间是每年7月的7、8、9三天,当时的口号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上考场犹如上战场,为增加考生体能,学校会改善我们的伙食,我记得当时早餐是西红柿蛋汤,中午是肉包子,在当时已经很“奢侈”了。为鼓励打气,班主任会给我们作战前动员,为消除我们的紧张心理,老师会给我们讲笑话,带领大家唱歌,打消我们对考场恐惧,充分发挥我们的潜能。
1983年,我很幸运与部分同学一起顺利通过高考,开始了人生的另一个起点;现在我的部门同学已成为单位的领导,行业的专家。
通过高考,我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我很感谢我的母校---崂山一中(现青岛58中,她是一所山东省重点高中,1982、1983高考录取率连续两年位居山东省高考首位),是她给我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我很感谢母校的老师们,是他们对我们犹如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在教学上呕丨丨心沥血,无私奉献,犹如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
四十一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今天又有一批莘莘学子走入了考场,让我们共同祝愿他们旗开得胜,心想事成。
搜索
安永全我的高考
1983年高考语文试卷
83年参加高考
高考菜谱
1984年我的高考回忆
83年考大学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