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沉浸式批改试卷为什么要加分(沉浸式批改试卷100分语文奖励)

语文沉浸式批改试卷为什么要加分(沉浸式批改试卷100分语文奖励)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1-29 11:19:03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正逢暑假,国人出行热情高涨。近年来,“沉浸式”一词逐渐成为文旅行业热词,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夜游、沉浸式展览展示、沉浸式街区等不断涌现,沉浸式体验项目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实景演艺(64.8%)、话剧(51.4%)等沉浸式演出受访者观看的比较多。与传统项目相比,61.8%的受访者认为沉浸式体验项目能极大刺激感官,获得全方位观赏体验。对于沉浸式体验项目,47.8%的受访者希望提供换装等服务,使游客获得更彻底的浸入感,44.5%的受访者希望开发真人实景融合数字影像。

观看过实景演艺、话剧等沉浸式演出的受访者最多

杭州的90后叶莹喜欢体验沉浸式话剧,“沉浸式戏剧里,每个人都是剧中人物周围的人,也都会有一些小互动,如果是深度体验的玩家,甚至会有一段戏要演。一般这种沉浸式的戏剧,玩家的不同选择会推动剧情的走向发生不同的变化,导致不同的结局,所以参与感会非常强”。

调查中,84.0%的受访者观看过沉浸式演出。具体来看,观看过实景演艺(64.8%)、话剧(51.4%)等沉浸式演出的受访者最多,其他还有戏曲(36.0%)、儿童剧(20.0%)等。

95后剧场宣传人员书尚介绍,现在的沉浸式演出有很多种,有的是环境式沉浸,舞台在中间,演员在四周进行表演,中间可能会有一些简单的互动,但是观众不会影响剧情的走向;有的演出舞台有类似电影院的屏幕,座椅也可以配合着动,观众会有4D、5D等多维体验;还有的演出观众参与度更高,观众会分成几组,每组跟着一个演员一起走,中间会有一些跟演员互动的环节,可能还会影响剧情的发展。

沉浸式演出之外,58.6%的受访者体验过沉浸式主题乐园/公园,50.1%的受访者体验过沉浸式街区,49.4%的受访者体验过沉浸式夜游,31.3%的受访者体验过沉浸式展览展示,4.9%的受访者体验过其他沉浸式文旅项目。

刚参加工作的肖苒觉得现在很多景区的夜游做得很好,尤其是主打古城游的景区里,夜晚比白天体验更好,整个古城用灯笼等照亮,再加上与场景融为一体的演出,游客穿着相应朝代的服饰穿梭其间,很有穿越感,时间允许的话拍一套古风写真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我还听说过沉浸式剧本杀,是在一个景区里面,玩一次要两天一夜,参与者在里面扮演一个角色,可以换装深度地参与进去。我还没有体验过,有机会一定要尝试下。”书尚说。

调查显示,与传统项目相比,61.8%的受访者认为沉浸式体验项目能极大刺激观众感官,带来全方位的观赏体验,61.4%的受访者认为可以打破舞台和观众的界限,拉近舞台与观众的距离,53.8%的受访者认为可以重构空间和场景,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51.8%的受访者觉得可以利用VR、AR等新技术,配套剧情呈现效果。

书尚认为,传统的演出,观众离演员很远,也没办法跟演员互动,更不能改变剧情的走向,而沉浸式体验项目,能让观众完全沉浸到剧情中去,甚至还能改变剧情,参与感非常强 ,更有意思一点。

“普通的戏剧演出,观众是上帝视角;而沉浸式戏剧,每个观众都可能是其中的一个人物,因为一直跟着其中一个演员,所以只是整个剧情的一部分,一条支线,其他支线的内容是不知道的,这就需要去跟别人交流才能了解整个剧情的走向。”叶莹说,这样观众之间的交流互动会比较多。

肖苒认为,如果旅游景区有好的沉浸式演出会很加分,大家白天在景区逛一天,晚上再体验一场很赞的演出,再吃些当地的美食,一趟旅行就很完美了。

缺乏创新是当下沉浸式体验项目存在的最大问题

肖苒喜欢游古城,但看多了也会审美疲劳。她感觉,虽然有些演出与古城文化深度相融,观众跟着演出走,体验还不错,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学了一个皮毛,别人有灯光秀,立马上灯光秀,但其实就是几道强光打在城墙上,音乐还很吵闹,完全不懂在展示什么。“古城的面貌和各种小商品本身就有点千篇一律,现在又互相借鉴搞夜晚灯光秀、快闪等演出,缺乏创意,并不能真正吸引来游客”。

当下的沉浸式演出还存在哪些问题?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内容不够形式来凑(46.6%);内容和形式“两张皮”(43.3%);“蹭热点”,只有一点灯光就说是沉浸式演出(42.7%),其他还有:作品较为空洞(38.6%)、质量良莠不齐(33.3%)、边走边看的形式易带来观众的疲惫感(27.1%)、对游客承载力考虑不足(15.7%)等。

“缺乏创新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建议,要做好沉浸式体验项目,首先要充分挖掘当地在文化方面的特色,然后通过艺术的方式将这种文化特色展现出来。其次,在展示过程中充分运用VR、AR等现代技术,更可视化和立体化地把它展示出来。此外还要提高服务质量。“一些城市能火出圈,其实就是政府、企业、居民整体形成了一股合力,提升服务吸引游客”。

你希望沉浸式演出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调查中,47.8%的受访者希望提供换装等服务,使游客获得更彻底的浸入感,44.5%的受访者希望开发真人实景融合数字影像,44.3%的受访者希望观众可自主探索故事情节,37.6%的受访者希望丰富故事情节中的互动设计,35.4%的受访者希望注重小空间的场景打造,32.8%的受访者希望观演节奏设计张弛有度。

书尚希望演出场景可以做得更精致一些。“我有次去的那个地方就很草率,是在一个废弃的商场里布的景,内景做得非常简单,场景也很少,让我能一直意识到它只是一个废弃的商场,完全沉浸不进去”。

“演员即时反应的能力也很重要,如果演员自己尴尬,观众就更搞不清楚状况了。”书尚希望沉浸式演出的剧本能做得更加扎实,包括参与的观众如何互动等,都要考虑进来,“我曾经在一个演出中跟着某个演员走,但他跟其他演员对戏的时候,他后面这群人就跟对方演员后面那群人大眼瞪小眼,互相都觉得很尴尬,我觉得挺出戏的”。

此外,28.6%的受访者希望提供交互设计的休憩空间,26.6%的受访者希望进一步拓展新技术应用,营造更沉浸的氛围,16.5%的受访者希望深入挖掘旅游地文化,增强旅游体验。

受访者中,00后占13.9%,90后占45.5%,80后占31.2%,70后占7.9%,60后占1.2%,其他占0.3%。

(包鋆丽对此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书尚、叶莹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