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更文的第45/365天,欢迎点赞关注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影镜头式作文,如何写作?
01
电影镜头式画面的特点
电影镜头式作文,顾名思义,就是模仿电影拍摄的手法,用文字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在观看电影镜头的文章。
这种作文的特点是什么呢?
我们以鲁迅先生《故乡》的一个片段来说明。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段文字,就是典型的镜头式作文片段,那么,它具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多镜头组合。
电影镜头,由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分镜头组合而成。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分镜头,不是每一个镜头全都具有,具体情况要根据实际决定。
回忆中的故乡,这个镜头式片段,由“远景(全景)”和“近景”两个部分构成。需要哪些分镜头,需要根据主题来确定,并不是越多越好,务必注意。
鲁迅先生此处虽然只有两处,但也恰当地反映了“回忆中的故乡”“色彩明快艳丽、人物英俊活泼”的特点,非常好地起到了对比作用。
其次,多手法合用。
电影镜头变化的常见手法 是:推、拉、摇、移、升、降、跟(限于篇幅,请各位看官自行百度具体内容,望海涵海涵)。
譬如该片段,首先呈现全景(远景),然后逐渐推进到人物的近景,这就是“推”;由天上的月亮到地上的西瓜,这是“降”;闰土手捏钢叉刺猹,这是“移”(“移”可以产生强烈的动态感)。
综合使用了“推、降、移”等多种手法。
第三、画面感超强。
电影镜头式作文最大的特点是,有画面感,能带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也是阅卷老师喜欢的原因之一。单调紧张的阅卷场上,谁不愿意像看电影一样轻轻松松就完成任务?
写出画面感,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用名词、动词,少用形容词。
除了多用名词、动词之外,写出画面感还要注意调动读者的感官;还要善于写出动态感。
“回忆中的故乡”也是这样,如“天空、圆月、沙地、西瓜、少年、项圈、钢叉、猹”等名词,“捏、刺、扭、逃走”等动词;远景是静态的,近景是动态的,动静结合的动态感非常明显。
同时也要注意光线色彩的搭配使用,可以借此营造氛围。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
电影镜头式作文写作方法
把握好了电影镜头式作文的特点,根据特点来构思创作,多加练习,是可以写出让阅卷老师喜欢的文章的。
首先,根据主题,在脑海里构图。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可见,文章是拿来表情达意的,体现主旨的。所以,不管是什么文章,不管什么写法,永远都是为中心主旨服务的。
主题是镜头式画面的核心,它决定了整个作品的情感基调和内容走向。所以,务必根据主题确定构图。
所谓构图,即确定文章的主旨要通过什么场景什么人物来表现(关键要素是:场景 人物)。如“回忆中的故乡”通过西瓜地场景和少年闰土刺猹来体现回忆故乡的靓丽鲜明等。
场景可大可小,首要原则是适合主题。
长一点的文章,我们可以多确定多个独立的“场景 人物”画面,用一个主题和谐有序地统一在一起,这些画面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呼应,共同服务于一个主题或情感表达。
注意:想不清楚,构图不清楚,肯定也写不清楚。
其次,对场景细分,确定分镜头和呈现顺序
1、根据主题确定好场景后,我们就要在场景的规范下,根据电影镜头的构成,来确定需要选择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内容。选择的分镜头并不要求面面俱到。能够恰如其分地体现主旨的就是最好的。
远景(全景)的大小,取决于你构图的需要。如果要写教室里的某个同学,那远景(全景)可能就是教室全局或部分景象。
2、确定好分镜头后,就要注意确定层次,即呈现的先后顺序(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由远到近,由近到远,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以及如何呈现。
如何呈现,就是前面提到的“推、拉、摇、移、升、降、跟”。要在全景的基础上突出人物,那就可以模仿鲁迅先生的“回忆故乡”的方法,使用“推、降、移”,即首先整体描写全景画面,然后下降镜头,移到人物身上,再写出人物的动态。
第三、注重细节描写,表现画面感
按照前面提到的方法,务必要能在脑海里清晰呈现场景构成要素和人物动作要素,多用名词和动词来体现构图,少用形容词。
譬如:
1、他很认真地学习;
2、他皱着眉、眯着眼、泯着嘴,左手托着下巴,右手紧握灰白色的钢笔,在涂满了笔迹的草稿纸上快速地写写画画。突然,他跳起来,右手高举,大喊,“成了。”
这两种写作方式,哪一种更能有具体的画面感呢?答案不言而喻。
除了多用名词、动词之外,写出画面感还要注意调动读者的感官,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文字。
还要善于写出动态感,譬如鲁迅的《社戏》写两岸的群山,“两岸的群山像踊跃的铁的兽脊,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还有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写花,“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此外,请注意,“对比”“夸张”等手法用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效果非常好。
第四、注意营造氛围,刻画人物情感
通过描写天气、光线等环境构成元素,来营造特定的氛围,比如宁静、紧张、悲伤等。氛围的营造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沉浸在画面中,感受其中的情感。
你还可以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情感变化、内心的独白或旁白等方式来表达情感,使读者与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五、注意控制语言的节奏
使用短句来表达紧张或快节奏的情节,使用长句来表达缓慢或深沉的情感。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3
电影镜头式作文举例
模仿《故乡》片段写作:
阳光透过教室窗户的缝隙,斜斜地洒落在一排排课桌上,给这个静谧的空间带来一丝温暖。(远景或全景)
其中一张课桌后,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女孩正低头沉浸在书海中。她的头发扎成马尾辫,一缕碎发垂过眉间,但她似乎毫无察觉。(近景)她的左手指轻轻捻动书页,右手在笔记本淡黄的纸上慢慢地记录着。那字柔美流畅、秀丽清癯,像冬雪中绽放的梅花。(特写)
又如:
雨中的温暖
乌云密布,雷声轰鸣,大雨倾盆而下。(远景或全景)
雨幕中,一辆辆汽车疾驰而过,溅起片片水花(中景)。我站在校门口,孤独而无助。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雨幕中。她撑着伞,艰难地向我走来。是妈妈!(中景)妈妈走到我身边,一把将我搂入怀中。她的衣服已经湿透了,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关爱和温暖。(近景)
妈妈用手轻轻地为我擦拭脸上的雨水,她的手指冰凉而温柔。我抬起头,看着妈妈疲惫而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特写)
雨停了,我和妈妈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虽然天气寒冷,但我的心却充满了温暖和感激。
这篇缩小版作文运用了电影镜头式的手法,通过四个不同层次的镜头来展现雨中的温暖场景。每个镜头都紧扣主题,层次分明。此处使用的手法电影镜头手法就不是“回忆中故乡”的“推”,而是“拉”。具体该用什么,要结合实际画面来决定。
总之,我们要多加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进。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日美言
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
——哲言
-谢谢你的阅读!感谢你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