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做语文卷子二年级下册(沉浸式批改试卷二年级下册带分数)

沉浸式做语文卷子二年级下册(沉浸式批改试卷二年级下册带分数)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1-27 20:52:30

语文园地是统编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落实“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重要抓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语文老师要以“用”为核心,灵活设计教与学,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实现语文园地学习价值的最大化。今天,我们先来分析“识字与写字在语文园地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识字与写字是落实“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基础,在统编教材语文园地的编排中,中低年段的“识字加油站”,中高年段的 “书写提示”,作为编者精心设计的板块,对识字与写字教学起到了有效的补充作用。

在真实的情境中,沉浸式识字。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八个语文园地,安排了七次“识字加油站”,一次查字典。

语文园地一

主题:去野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什么?

语文园地二

主题:查字典

语文园地三

主题:生活中的本领

语文园地四

主题:从火车票上识字

语文园地五

主题:根据字形特点判断生字

语文园地六

主题:生活中的交通工具

语文园地七

主题:自然风景图

语文园地八

主题:用不同的方法为动物分类

从教材编排我们可以看出,编者创设了真实的生活情境和学习情境,书面内容图文并茂,易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例如二上语文园地四中的“识字与写字”中呈现就是一张生活中常见的火车票,在教学中可以把讲课的节奏慢下来,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把书本中这张火车票带到教室里,送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从中寻找自己认识和不认识的字,并尝试解决;第二步老师可以把自己家乡到北京西站的车票打出来,让学生在原先识字的基础上,再次寻找自己认识和不认识的字,并尝试解决。

在同样的学习情境之中,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产生了高效地互动,这样的学习,就是一种沉浸式的学习,更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这里,老师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设了新的新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的延伸。这样的教学设计,在中低年级“识字加油站”中,可以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设新的教学资源,扩大学习效果。

循序渐进,实现写字学习的进阶。

课标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中指出:要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而落实这一要求,汉字的书写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纵观统编教材的内容设置,编者没有在课文中对于汉字的书写方法与规律进行总结,但在每册教材中语文园地中对汉字的书写方法与规律进行了梳理,并呈现出随着年段的增长而逐步加深的现象。

一年级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线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再封口,点在不同位置的写法,半包围结构字的写法,

二年级

左右结构字的写法,长短不一字的写法,左右均等字的写法,半包围字撇捺的写法,三面包围和全包围字的写法,字变偏旁后笔画大小、形态、笔顺的变化。

三年级

横平竖直;撇捺舒展;横、竖画较多,注意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笔画较少、较多的字的写法。

四年级

在横格中书写汉字的方法,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

五年级

古诗横排竖排不同的写法;《九成宫醴泉铭》的赏析;在横格中书写整篇文章的方法;《颜勤礼碑》的赏析。

六年级

尝试创作书写作品;《玄秘塔碑》的赏析;尝试书写行书;《三门记》的赏析

统编教材有关写字学习内容的安排,体现了先书写规则后书写方法,先个别字书写到篇章书写,先实践后赏析的编排原则。这样的原则,尊重了学习的规律,体现学习的进阶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学情,紧紧依靠教材,扎实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统编教材从五年级上册开始,就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赏析经典书法作品的板块。“审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增加对书法作品的简要赏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创造。

在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编者设计了一次“书写提示”板块——在横格中整体书写一篇文章。在书写时,教材明确提出要把“标题和题目写在醒目位置”“段落要分明”。在课堂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联系1--5年级所学过有关书写的要求,并总结出整体书写好一篇文章的标准,在教学时老师“以标而教”,学生“依标而学”,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比如,在总结回顾书写方法之后,我们可以这样设置这样的书写标准:

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一颗星

字距均等,标点符号和字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颗星

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

两颗星

一句话要连贯的写出来,书写速度均匀。

一颗星

“识字与写字”是一项长期的功夫,非下苦功夫不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将教与学的节奏缓下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对教材中的资源进行充分的接触,观察,思考,实践,只有这样长期的坚持,才能打下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