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区分度但没有明显难度的学科,对于中等生投入效果最为明显,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小四科难度低权重也低,很难对成绩整体分层有明显影响,语文高分不容易低分也不容易,区分度不高且有一定偶然性,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四门学科,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分度。
最容易获得高分知识点集中的学科:化学
初中虽然是语数外分值最高,但这几门学科学习时间长,分散到初一到初三各学期分值并不多,而化学初三阶段开始学习,下学期又大多时间用于准备中考,因此化学的考点和分值集中于一个半学期,考点集中,且作为新学科难度也不大。
但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在难度不大知识点又集中情况下,建立区分度更主要体现在答题细致度上,比如实验题论述,在大家都知道实验原理,反应现象的情况下,比的谁答题更规范,和标准答案更为记忆。
这种不比拼思维能力只比拼投入度的方式,真正的理科思维强的学霸并不具备优势,反而是思维能力一般的中等生,更有可能将其发展为优势学科。
初中物理涉声光热力电各大板块,但真正具备难度的只有力学和电学,仅中考层面而言,力学并不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学起来有可以拓展很深入,但考试却很浅显,集中精力提升电学部分的解题能力,是物理获得高分的关键。
当然放弃力学思维的后果到高中显而易见,这就看取舍,关注先升上高中,力学不用过度拓展,先追求上岸,如果是看更长远,力学部分的学习重要性反而高于电学。
英语学科初中阶段建立优势与物理和化学有所不同,物理和化学的优势并不能保持,初中和高中考试侧重点和思维体系不同,而英语却是积累型学科,初中阶段建立的优势也是高中的起点,也是投入产出比最大的学科。
至于数学学科,中等生是不可能将其作为优势学科,毕竟对于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数学成绩优异,一般也不会是中等生,但数学成绩可以不优秀,但不能太差,保障基础计算得分率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