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写英语作文只有三个单词,其他都是汉语,成绩差就代表一切都差吗?
今天在抖音上看到这样一张图片:
大概就是一名高中准备退学的学生,在最后的英语考试试卷作文(书面表达)一栏里只写了三个英语单词,其他都是汉语,其实就是给自己的老师的一封信。
这是我见过最中肯也是最独特的一封信。这位学生或许是老师眼中的“差生”,或许只会几个单词,但是却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祝福和感谢,虽然自己文化课成绩不好,但是也学到了很多文化课之外的东西,比如父母的辛苦和老师的不容易。
里面的一句话令我感动,这位学生说:“老师,我只是学习没有用功,我不是坏孩子。”能写出这样的话的同学,我也相信他(她)一定不是坏孩子,甚至比一些成绩好却素质差的孩子更令人值得尊重和称赞。这位学生在信里反省自己没有好好珍惜时间,而这篇英语作文的题目恰巧是“manage our time”(管理我们的时间),我觉得这位学生虽然不会用英语表达,但信里的内容,关于对时间的思考,一定会远远超过所谓好学生生搬硬套、词句高级但却没有丝毫感情的英语作文。
我觉得我们应该对当前的教育有所思考。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似乎只能用那些成绩,那些排名和冰冷的数字来衡量,如果成绩好,你做错事了也没关系,如果成绩差,你做好事也不会有人觉得你是有用的。可是一个人的品质,那些闪闪发光的高尚的品格,永远不会体现在那些纸面上。很多人说没办法呀,这就是应试教育。可是真的无法改变吗?我们的老师能不能有意识的给学生灌输你成绩虽然不好但是你有其他的闪光点呢?我们的家长能不能比比自己的孩子在家是尊老爱幼,是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小孩呢?如果老师和家长只是用成绩去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这样的思想会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种子。
我们培养出来了什么样的精英?当然,不乏有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在大学里,我更多的看到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些学生,尤其是那些好大学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可是他们的学识和见识以及超高的智商让他们伪装的很好,表面上品质很好,暗地里却在搞阿谀奉承,搞对立,有人和他们抢保研资格就要想方设法把他们打倒,但又从来不露一点痕迹。这样有错吗?没有错,无可厚非,只要不违法,你可以这样竞争。可是在这些超高智商的群体里,我看到了人情的冷漠,没有我们期待的真正的国家栋梁的道德品质,宽容,真诚在他们身上从来不会出现。可是这些学生真的快乐吗?他们不会快乐,他们一辈子都会为自己的成绩和利益无所不用其极,焦虑和内耗会贯穿他们的一生。
这就是应试教育给现在的学生带来的恶果。还有什么呢?还有学历贬值,应试教育带来的恶性竞争使得学历大幅贬值,每年有超过四百万人考研,而有一部分学生脱产考研,二战三战甚至四战,为什么这样,因为大家都在内卷,都是没有高学历就找不到工作,可是这么多正值青春的大学生脱产,本身就是对经济发展很不利的。而考研的同学出来之后也只是为了找一个体面的工作,大部分人没有做学术的兴趣。
我们的学生,有一些人适合学习,适合搞学术,他们是好学生;而一部分同学可能文化课不好,但是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领域,他们也不应该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就算两样都不占,只要这个学生品质好,也是一个很好的人,也应该得到称赞。
这位学生最后的落款是“一个后悔的人”。我想对这位学生说的是,你不必后悔,这不是你的错。我们的社会,尤其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对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宽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团烈火,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只有这样,中国的教育环境才会改善,比起为了好成绩而内耗一生,我认为做一个乐观向上的,健康阳光的人,才是我们教育最终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