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非英语专业出身,早年半路出家进入翻译行业。这几年佛系养娃,忙于工作,在孩子英语启蒙方面较为懒散,孩子的英语水平跟网上牛娃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多少也有些成绩。本文简单总结了这几年在英语启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希望有需求的家庭可以从中借鉴,带着孩子高效开启英语启蒙路线。
先简单介绍下孩子的英语水平。目前孩子为三年级,听力词汇量远远高于阅读词汇量,二年级时荣获希望之星暨希语盛典江苏省一等奖(即进入第四轮比赛,不过获同等奖项的选手水平悬殊巨大,我们属于相对靠后的)。孩子能轻松听懂初章书,可独立阅读牛津树9级,最近受同学影响,迷上《哈利波特》电影,有空就配合着听故事音频,但还没法完全独立阅读《哈利波特》原版书籍。
我对孩子英语学习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她能喜欢上英语,用英语去听更多的故事,看更多的书,和更多的人交流。目前为止,英语对孩子来说不过是一个娱乐工具,除了完成学校作业,还没正儿八经地学教材和做题。跟牛娃们相比,她只是一个喜欢听看英语故事和看英语动画电影的野孩子。
简单说下我们家的英语学习路线:
上幼儿园前:主要是给孩子说些日常用品的英文单词、极其简单的句子,读英文绘本(Bizzy Bear、Eric Carle系列、Spot小玻系列、Biscuit饼干狗系列等),带她跟着Super Simple Songs之类的英文儿歌动起来。
幼儿园期间:自己偷懒了,不想教孩子英语字母,给孩子报了两年英文唱跳班。然后也和很多家长一样,做了甩手掌柜,把主要工作丢给了培训班。孩子除了认识了点字母,英语水平没有明显提升。幸好,我一有空还是会给她读牛津树,听英文音频故事,她对英语的兴趣就比较浓厚。
小学期间: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极其有限,只能见缝插针地听音频故事,偶尔看些英文动画,寒暑假里才有时间大量听故事。公立学校教了一点点自然拼读,到一年级暑假,我带她过了一遍自然拼读配合字母积木动画,慢慢发现她自己能读的书越来越多了。二年级参加了三个英语演讲比赛,锻炼胆量加见识高手。从今年10月中旬,我开始每天坚持陪她练习句型,玩口语游戏。
我在孩子英语启蒙中扮演的角色就是路线引领者、资源提供者和陪练陪玩者(不是老师),在家里主要做些拓展阅读等学校做不到的事情。
英语启蒙前的准备:向专业人士学习
要想高效启蒙,家长需要先向专业人士学习,重点去了解语言学习的规律和路径,知道孩子需要用到哪些资源,上哪里寻找这些资源。
我目前只关注两位英语启蒙的大V,一位是WB上拥有10多年经验的少儿英语培训老师。她提供了上万集免费英语启蒙视频资源。不少农村家庭的妈妈利用视频资源,成功引导孩子成了妥妥的牛娃(阅读口语不在话下)。这位老师也因此成了China Daily曾在首页重磅推荐的互联网乡村教师。视频中有专门写给家长的英语启蒙引导视频,能够严格按照视频执行并坚持下去的家长一定会不花一分钱收获一枚牛娃。
另一位是WX上一位同为翻译从业者的爸爸的公众号,他主要是从家长角度介绍孩子启蒙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解决方法,比较理性客观,很接地气。
除了了解启蒙方法外,你也可以在网上搜索对应各种英文水平的书籍和音视频资源。
经验
家长先抛砖
所有语言的学习规律完全一样,中国孩子怎么学中文的,就会在英语学习上呈现类似的过程。小宝宝都是先从简单的字词开始,然后才能说句子,所以在入门期,家长不用担心自己英语水平不行,蹦蹦单词也是很好的启蒙。
如果孩子从未接触过英文,家长可以从身边的物品开始指认,比如指着苹果说“Apple”,可以把所有红色的东西放在一起,指着它们依次说“It's red”,做一些夸张的动作(TPR),同时说出单词,比如边跳边说“Jump”。家长可以从视频网站上找到Super Simple Songs,根据歌词的意思,带着孩子一起边跳边唱。
如果孩子大些,也可以偶尔看看Super Simple Songs类似的英文儿歌视频,之后再播放音频,动起来。不过在孩子学前阶段,记得还是尽量少给孩子看视频,护眼第一。
坚持听音频
在孩子有了一些简单的英文基础后,就可以大量听,坚持听,积极创造英文环境。我比较懒,加上一直注重孩子的视力保护,孩子的英语基础主要就靠“听力”。
从孩子三岁到现在,给她听英文故事是一直在坚持的事,虽然不一定每天都听,但总能随时拾起来,比如在开车去景点的路上,在番茄钟休息的时间,或者孩子主动要求听故事的其他时间。寒暑假听力量会比较大,开学后的早晨都是用英文赶走孩子的瞌睡虫。
我发现孩子在听音频的过程中,会自动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含义。她的语言学习方式完全就是在语境中理解单词,听力词汇量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很多。当然,偶尔会发现,她也可能会误解某些单词的意思,但对大多数词汇的意思把握得非常精准,完全不需要翻译。
这几年我在提升孩子英语水平方面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给孩子寻找音视频资源,从一开始的小猪佩奇、卡由,到Little Fox中的西游记等各种英文故事,到My Weird School、A-Z Mysteries等初章书音频,再到现在的《哈利波特》音频。不管你是在WX中搜索,还是在主流的音频、视频App中搜索,只要想要的资源几乎都能找到,你只需要勤快一些,多搜索,把优质的资源塞到孩子的播放器中。
以母语促外语
除非孩子很早就确定走国际路线,否则我不太建议从小就给孩子打造全英文环境。外国人学中文可比中国人学英文难得多。我觉得在三岁以后做英语启蒙一点也不晚,而且完全可以穿插在日常活动中。有了牢固的中文母语基础,英文进阶反而会更轻松。
我家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听过凯叔和钱儿爸讲的西游记,反反复复听了好多遍。当她有了一定英文基础后,我给她再看听西游记的英文版动画时,她自动就能建立中英文之间的联系,完全无需任何翻译,还会告诉我动画中省略了不少故事信息。我也会借此说,要想了解原汁原味的信息,都要看原版,西游记咱们看中文版最全面,英文故事我们看英文版最准确。
因为发现中英文互相促进的特点,我给孩子买了不少外国人写的中国传统故事以及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英文书。有一次,我特意给孩子读了里面一篇《The Bitter Plums》,读完后,孩子想起来,说:“这个故事不就是之前背过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吗?”。
经常用两种语言来了解同一事物,不仅能够加深孩子的印象,也能让孩子更轻松地感觉到两种语言的差异,互相反哺。同时阅读中英文书可以巩固知识、拓展眼界,认识世界创造更多的联结,让孩子更容易成为能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的人。
适时引入自然拼读
在孩子有大量听力词汇后,引入自然拼读(比如cat的拼读方式就是k-a-t)能让孩子很快将听力词汇转化为阅读词汇。
孩子上小学后,英语老师每单元下发的学力增值单上有专门的自然拼读专题,我就趁着这个机会,带孩子抽空看了《字母积木》(Alphablock)。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自然拼读启蒙动画,能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学会自然拼读的规则,而且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家娃在跟着学校正式接触阅读时,也慢慢开始自己琢磨着一些词的拼写和发音关系。我看时机正好,就顺势买了牛津大学出版的自然拼读教材,带着她把所有的拼读规则过了一遍,很快她就能很轻松地独立阅读一些书了。
切勿只重输入、不重输出
我们这代人大多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即认读不错,但口语水平非常欠缺,远远低于阅读水平。现在,很多公众号都在推荐分级阅读,分级阅读的确让孩子的英语阅读能力拾级而上。但如果只靠分级阅读,沉浸于刷级,一来容易让孩子尤其是中文强势的孩子觉得枯燥乏味,二来,没有听力词汇的支撑,阅读很容易陷入瓶颈。而孩子只会阅读,而不练开口,就又回到哑巴英语的老路上。
阅读确实需要坚持,但不必拘泥于文字,要鼓励孩子读图,根据图片多想,多说,多讨论,让孩子成为主角,把书读厚,再读薄。
英语启蒙光靠听力可不够。我从小在昆山长大,能听得懂昆山、上海等周边城市的方言,却几乎开不了口,因为我从来没有机会说,也不敢说。趁孩子还不觉得丢人,家长可以先放下面子先说起来,当孩子发现自己能说得更好时,会更愿意主动说。
最近我又听了前面提到的英语大V做的直播,更是决定先不着急带孩子大量阅读,而把口语练习开展起来。多说可以让孩子的被动词汇变为主动词汇,真正把听到的用起来,真正成为自己的技能。当孩子具备一定能力时,可以鼓励他/她复述,把有趣的故事说出来。
多鼓励,玩起来
要引导孩子开口交流,游戏是最好的媒介,而且还会让孩子掌握主动权,说得开心,欲罢不能。玩的形式多种多样,甚至用几张英文闪卡就能玩出花来。
有时,我会把闪卡藏在房间的各个角落,然后让孩子提问,比如问:“Is it in th ebathroom?”、“Is it behind the clock?”或者我给提示,说:“It's next to the table”。孩子找到卡片后,就会互换角色。
上周,我和孩子一起玩了猫狗大战。孩子拿出Cat的卡片,让我拿Dog卡片,她开始介绍自己作为猫,所能做的事情,练习的基础句型就是I can。我就配合她表演了起来,展示自己作为狗狗的才艺,我说“I can dance like this”的时候,就学着电影《加菲猫》里的狗狗欧迪直立身子,伴着音乐跳舞的样子。我说“I can poop everywhere”时,就学着狗狗靠着电线杆解手的样子,把她笑得直不起腰来。
在玩中学,不仅可以练习口语,也是在培养孩子发散思维和创造力的过程。她会绞尽脑汁想出猫的各种特殊技能,想要比过狗狗,其中调用了很多以前很少用到的词,比如purr、growl,会提到一些科普知识,比如说到我们猫科动物家族(feline family)里有老虎、狮子这样的猛兽等等。在玩的过程中,我只是个她的口语搭子,不是老师,不是妈妈,不会告诉她你说错了,只会重复正确的说法。之后每天回家,她都主动提出要和我一起玩英语。兴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师。
多多创造语言机会
孩子使用英语的场景大多是在学校,但其实我们也可以主动创造其他机会,比如报名参加学校推荐的英语演讲比赛或其他活动,参加一些中外联谊活动(苏州就有专门的公众号,经常会组织中外孩子联谊),向小区里的外国邻居问好甚至与他们交流。
教训
其实在启蒙阶段,除非高频次、长时间上课,否则外教课程(不管线上线下)一周一两节的收效十分有限。要是再做个甩手掌柜,效果就更打折扣了。一是学习频次太低,孩子容易前学后忘,二是受制于孩子的语言水平和认知水平,外教和孩子的聊天内容主要就局限在日常生活(比如问颜色、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些学过英语的大人都能搞定)中,而找人陪读英文书,还不如使用点读笔或放音频。
要想保证启蒙效果,最好还是自己亲自上阵,省钱又高效。有了正确高效的方法,剩下的只有坚持!为了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户外时间,减少用眼负担,我在孩子低龄时候用听音频故事的偷懒方法佛系提升了她的英语语感和听力词汇,培养了她对英语的浓厚兴趣。
要说英语启蒙中最大的教训就是自己因为偷懒,没能高频坚持进行阅读和口语等输出活动,导致她的英文水平没有明显突破。三年级的时间更为有限,回想之前的安排却有遗憾。
不过,从上个月开始,我几乎每天会抽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和孩子玩口语游戏。每次我想偷懒的时候,她都会主动说妈妈你还没陪我说英语呢。看着她给我上英语课时开心的样子,我真的觉得,只要开始,只要孩子喜欢,按照他们的节奏,慢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希望你们也能用优质的资源,引导孩子爱上英语,利用上学路上、坐车时间等碎片时间,带孩子坚持听说读,相信一年后也能收获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