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编码方式决定英语听力
(原创:朱凡石)
①听不懂英语是指耳朵听清英语语音后,不能直接理解语音所指的意义,或者说,大脑里不能马上浮现出语音所指的事物、画面、情景、概念等意义,而不是依赖英语文字与翻译出来的汉语释义。
②听不懂英语语音与听不清英语语音完全是两码事。听懂的前提是听清。如果连英语语音都听不清,即使英语语音被输入到耳朵里,大脑里也不会刻录存储清晰准确的语音痕迹。或者说,语音感知识别不出来,就无法进入下一步的语音刻录、语音编码、语音存储等语音加工。
③听不清肯定听不懂,而能听清也不一定能听懂。就相当于我们听汉语文言文一样,能听清楚每个汉字的语音,也能跟读复述出来,但却不一定能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④对于英语听力,我们不仅听不清,还很难在大脑里刻录存储,也不能用嘴巴正确跟读复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流程,各个击破,刻意练习。先感知、识别、听清、输入语音,后编码、刻录、记忆、存储语音,再跟读复述语音,最后才能检索、提取、输出语音。
⑤如果我们能够听清英语语音,那么如何听懂英语语音呢?根据输入决定输出、编码决定解码的原则,我们在用耳朵聆听英语语音时,也就是输入英语语音时,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只有被听清的语音才能被大脑清晰准确地刻录记忆;二是只有被正确编码存储的语音才能被正确检索解码。
⑥能听清而听不懂,症结就在于语音编码的方式,听懂是依赖语音载体理解语音所指的意义。也就是说,只有语音与语意直接关联在一起,才能形成音意条件反射,语音直接激活语意。
⑦实践中,我们的音意编码方式过度依赖文字与翻译,听清英语语音后,把英语语音转换成英语字母文字,再把英语文字通过汉语翻译转换汉语文字(汉字词语)。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是通过翻译后的汉语文字而理解的,不是真正的听懂英语。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英语单词的输入编码记忆方式,我们是通过(视觉形式的)英语字母文字~单词捆绑(视觉形式的)汉语翻译释义的汉语文字~汉字词语而编码记忆存储的,也就是英汉两种文字的翻译对应转换。
⑧英语音意结合的正确编码方式是(听觉形式的)英语语音直接匹配直接关联英语语音所指的意义,音意之间没有介入文字,也没有介入汉语翻译。英语语音所指的意义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事物、形象、画面、情景等直观具象形态(也可想象出来),也可以在具象基础上的类比、隐喻等引伸出来的抽象意义,也可以通过已经理解的内容、情节、剧情、结构逻辑等猜测领悟出来意义。英语语音所指的意义是在上述情形下,直接感同身受、心领神会出来语音所指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听清英语语音后,第一反应的是语音所指的本质意义形态,而不是文字、翻译,音意通道直接打通,音意直接条件反射。
⑨英语音意同步或相邻相近输入,英语音意直接匹配编码,在大脑里刻录存储英语音意直接结合体,生成英语音意神经连接回路。只有这样正确有效地输入编码存储,才能正确有效地检索解码输出。也就是说,只要听清英语语音,就可以依赖大脑里已经编码存储的英语音意匹配数据库,直接提取出语音对应(所指)的意义,直接理解,直接听懂,不再依赖文字与翻译。
⑩总之一句话,我们需要重新再学一遍英语,也就是说,改变依赖文字、翻译的英语音意输入编码方式,运用英语音意直接连接直接匹配的输入编码方式,在大脑里重新构建英语音意神经连接网络。只有从源头上改变英语输入编码存储方式,才能彻底改变英语检索解码输出方式。另,听清是听懂的前提,听懂是说读写的前提条件前提能力。听力不过关,英语学习永无出头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