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高考英语试卷(1980英语高考试卷满分)

1981高考英语试卷(1980英语高考试卷满分)

首页英语更新时间:2024-11-30 12:03:06

1981年我的高考

泌阳县人民检察院 程新青

再有几天,又要高考了,看到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学子,又让我想起了1981年我的高考。

八十年代初,国家百废待兴,在没有民办高校、大中专学校没有扩招、录取率低的情况下,高考是那个年代高中生一次重要的人生洗礼和重要经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高考制度的恢复,1979年暑假从高店公社重点初中毕业考进了泌阳一高。怀着大学梦想,过了艰苦而难忘的高中学习生活。经过两年努力,抱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接受祖国挑选”的思想,1981年7月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被驻马店师范录取。

在当时,泌阳县录取的大中专学生名单都要在县城东方红大街百货大楼南面的老教育局招待所门口张贴红榜公布,本科一榜,大专一榜,中专一榜。第一年参加高考,虽然只考上了一所中专,在高考竞争激烈、国家对大中专学生毕业分配工作的年代,农村孩子“考上学”拿粮本吃商品粮已不容易。虽然中专含金量低,但录取的难度却与现在的211、985差不多。

我们上学时学制短,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加起来9年,“十年寒窗苦”说的就是那个年代的学生生活。1981年高考时,正值炎热的夏季,酷暑难耐,进入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同学们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参加高考机会,碗筷子放在教室窗台上,吃饭铃声一响,跑到饭堂吃一口咸菜就窝窝头,喝一碗面条,又回到教室,背书做题,同学们都暗中较劲,你追我赶,一个比一个用功,一个比一个吃苦。最后一个月一遍一遍考试,一遍一遍做题,以至于不少知识点都做到了“滚瓜烂熟”。

印象中当时语文老师还给作文“猜题押题”,政治老师还给时事政治论述题划范围,教我们数学的孙广禄老师,要求严格,布置数学题量大,用同学们话说就是“做数学题做的想吐”。夜里放学熄灯后,回到宿舍,仍有不少同学打着电把在被窝里偷偷复习看书。

那一年,有人说高考前说英语不计入成绩,后来说按百分之三十计入高考成绩,不少同学都是临时抱佛脚,对英语没有抱多大希望,只是简单地背了些英语单词和语法,记了一些简单的知识点,不少同学把英语单词写在卡片上,走着背着,用翻译不准确的汉字将生硬枯燥的英语句子标注在课本上,只有自己能看明白,“Good morning” “What`s your name?”至今记忆犹新,不少考生英语只考了10分左右。

回忆1981年三天高考,吃住在一高老校园,晚上用草席和单子睡在外面,只知道正常参加考试,没有感到额外压力。父母除了往学校给送麦、送面、送馒头以外,对学习成绩好坏,很少过问,不像现在的学生家长,孩子不紧张自己紧张,无形中给学生增添了许多压力。

高考之后,农村学生都背着被子和书回家了,帮助父母放牛、割草、干活。七八十年代的高中生能吃苦,品格单纯,生活简朴,乐于奉献,对家庭的困难、生活的艰辛,体谅父母,懂得感恩。那时候没有双休日,每星期六周末放学回家一次,赶不上班车,又没有自行车,同学们大都结伴步行几十里路,跋山涉水,夜里到家时已经很晚。

星期日下午回校时带些咸菜和馒头,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从家里带一兜好面馍或背一兜花卷馍,大部分农村学生吃的都是黑窝窝头。每顿交几分钱在学生大伙用网兜馏馒头,为了便于区分,不少同学在网兜上做记号,开饭时同班同学或老乡三五成群围坐在一块,蹲在地上,你吃我的辣椒,我吃你的咸菜,那个年代农村学生条件都差,谁也不笑活谁,相处非常融洽,结下了很深的同学情谊。

追忆1981年参加的全国统一高考,转眼间已过去43年。弹指一挥间,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由于招生指标少,大部分学生“名落孙山”,通过高考走出去的,大都已“两鬓斑白”;通过苦学复读仍没有达到目的的,留下了终生遗憾,把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在泌阳一高两年难忘的学习生活,虽然时间短,也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为母校争光,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见证了共和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从这个角度说,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