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7月6日电(记者杨思琪)疫情下的高考,注定不凡。今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4.7万名高考生赴考,约占全省考生总数的四分之一。高考前夕,记者实地走访哈尔滨市第九中学考点,探访特殊之年的考场究竟有何不同?
7月6日下午,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静悄悄,学校教职工正在进行最后的部署。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长何伟介绍,今年学校共设有24个考场,每个考场30名考生,包含英语、日语等多个语种考生,按照考试要求,学校分门别类进行了考场设置。
↑图为哈尔滨市第九中学考场入口。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在学校门口,设有入口处、身份验证处、违禁品检测区、测温区。考生将按照走廊设置,分流错峰进入,需要验两证(准考证、身份证)、安检(查违禁物品)、测体温等。
测量体温是今年的新增环节。哈尔滨市招考院建议,考生考试期间每天早上可在家测量体温,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天气炎热,或被阳光直射,体温容易升高。如果体温高于37.3摄氏度,考生将被带入安检通道一旁的复检处平静一会儿后,再次测温。
↑图为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操场上一名工作人员布置考场牌。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操场上,学校工作人员正在布置考场牌,并在地面粘贴备考时考生所站点位。各考场门前,都整齐摆放着消毒液、洗手液、湿巾、口罩、额温枪等防疫物资,并设有口罩回收专用垃圾桶。
今年,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增设了3个备用考场和1个观察室。考生如果在考试中身体出现紧急状况,将立即由等候在考点的救护车运送到医院。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将进入观察室,由考点卫健、疾控和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进行评估,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的,立即或在当科考试结束后进行核酸采样。在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前,该考生将在备用考场进行下一科考试。
↑图为考场门外放置的防疫物品。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在考务室,设有保卷室、医务室,24张桌子上分别摆放着24个考场的考试所需物资。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教务处主任张拓新说,如考生出现特殊情况,其试卷需用文件袋进行封装处理,教师在备用考场监考时需穿防护服。
何伟介绍,今年考点增设了防疫副主考,专门负责高考期间的防疫工作,主要由当地疾控人员担任。防疫副主考将根据考生出现的具体情况,决定其是否要到备用考场考试、是否进行核酸检测等。流动监考也比往年增加了引导学生的任务。
何伟说,学校还在考点增加了专业心理教师,一旦学生出现特殊情况,他们能及时缓解学生压力。此外,学校监控室对每个考场进行全程监控录像。学校广播站设有备用电源,校园内也设有移动电源车,确保考试期间正常供电。
↑图为哈尔滨市第九中学考务室。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哈尔滨市教育局统计显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组织高考,涉考人员由往年的近7000人增加到近万人。高考组织准备工作于5月正式启动,教育部门同卫健、疾控、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环保、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电业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全力保障高考顺利实施。
高考前,哈尔滨市教育局已将在校应届学生纳入健康监测系统,学校使用校园健康码对学生进行每日健康监测,家长从国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回来,要及时向学校告知,不要跟考生密切接触。社会考生由区县(市)招考机构负责,建联络群询问旅居史和健康状况。
↑图为哈尔滨市第九中学一角。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校门外,一些考生家长前来探看考点。特殊的年份,每位考生背后都有政府部门的周密部署,有教师、家长的关心爱护,有酷暑和风雨中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默默守护……祝愿这一届特殊的考生乘风破浪,载誉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