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各省六科试卷一样吗英语(24年高考英语试卷是统一试卷吗)

新高考各省六科试卷一样吗英语(24年高考英语试卷是统一试卷吗)

首页英语更新时间:2024-11-30 03:48:52

导读

12月2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19年高考及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调整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文件表示,为使广大江苏考生和教师全面、准确了解2019年江苏高考和学测命题的有关信息,考试院在总结往年编写考试说明和实际命题工作的基础上,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指导,结合江苏省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组织有关专家对原考试说明进行了修订。

主要修订内容为:一是高考考试说明语文、数学、物理三个科目的考试内容进行调整;二是根据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方案的最新调整情况,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进行相关调整。

文件提到,2019年江苏省高考说明和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将于近期正式出版发行。此前,江苏省的高考改革一直备受关注,关于江苏省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话题又进入大众视野。

江苏省是2018年新高考改革启动省份之一,新方案定于2021年实施。而辽宁的新高考改革方案也初见雏形(具体以官方文件为准)。那么,江苏和辽宁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有什么异同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江 苏 省

江苏省是近年来高考改革方案调整最多的省份,详细调整内容如下:

2000年之前,江苏省的高考方案与其它省份并无不同,均是采取文理分科的“3 2”模式。

“3 2”模式:语数外 政治历史(文)/物理化学(理)

2000-2001年,江苏省开始试行“3 小综合”模式。

“3 小综合”模式:语数外 政治历史地理(文)/物理化学生物(理)

2002年,为了考生全科发展,“3 大综合”改革匆忙开始。

“3 大综合”模式:这个模式只实行了一年,考生除了考语数外单科外,还要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的大综合卷。

2003-2007年,在吸取“大综合”教训的基础上,设计出“3 1 1”模式。

“3 1 1”模式:在保留语文、数学、英语3门必考科目的前提下,另外两门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课中自由选择,其中一个“1”是报考高校指定的选考科目,另一门学生可以自选。该模式学生可跨文理科选科,共有15种组合可以选择。

这一方案虽然打破了文理界限,但造成极少学生选择理科和文科综合。于是,江苏高考方案在2008年进行了十年内的第四次改革。

2008年至今实行“3 学业水平测试 综合素质评价”,实际模式依然是“3 1 1”,但含义变了。

“3”指统考科目缩小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理科数学200分语文160分(文科数学160分语文200分),外语120分,总分480分(含40分附加分)。

其中,学业水平测试包括选修和必修两大类。选修测试科目两门,第一个“1”是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另一个“1”是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另一门,剩下的科目为必修测试科目。

学生高二时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的必修科目测试(高二、高三下学期共有两次机会报考),高考时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的选修科目测试。必测、选测等级会影响考生的普通类高校报考资格,及能否上本科、能否达到学校等级要求等。

选修科目按考生成绩分布划出A、B、C、D四个等级。A级为前20%的学生(其中的前5%为A ),B级为前20%至50%(前20%~30%为B ),C级为前50%至前90%,D级为90%以后的考生。在2008年最初的方案中,规定考生选修只有拿到双B,才能报考本科。

在2008年“双B”方案引起大规模热议后,2009年将两门选修的等级要求权力下放到各个高校。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普通的二本降低了要求,只要求1B1C,而一些名牌重点院校则提高了要求,要求双A。

2009年的微调虽然缓解了社会矛盾,但由于选测科目是填报各个批次大学的门槛,门槛的降低使选考科目的教学受到严重削弱,语数外继续增负。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张晨红曾撰文指出,选考科目的课时安排和作业量逐渐减少。以物理为例,2008年以来江苏物理试卷的实际难度不断下降,截至2011年,满分120分的物理考试,达B通常只需要50多分,达C只需20多分。虽然表面上看,选考物理的人数增多,但江苏学生的物理学科水平下滑严重,进入高校后物理学习存在困难的较多。甚至由于物理教学不够,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不足,数学竞赛的成绩也在下降。

在实践中,由于很多理工科很强的学校在江苏招不到理、化基础好的学生,以致2008年以来很多理工科名校不愿意多招江苏考生,这间接否定了江苏高考方案,说明该方案在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方面,存有较多不利因素。

针对上述问题,江苏省委主要负责人表示,2021年的改革方案在高考科目设置上,统一语数外,强化物理化学、历史政治,争取固定组合,总分为750分。

江苏省新高考改革方案如下:

统考语数外,语文、数学各150分,外语120分;

理科物理、化学各120分,从生物、历史、地理、政治4科中选1科90分;

文科政治、历史各120分,从地理、物理、化学、生物4科中选1科90分;

总分750分。

不得不说,江苏省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比较“折中”,这个方案避免了2008年至今高考方案的种种弊端。另外,相关人员从2018年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了解到,江苏省将在年底前全部消除超大班额。同时,将落实国家关于高考改革的部署要求,科学研制并出台江苏高考改革方案。

辽 宁 省

前几天,网上流传辽宁省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内容如下:

(1)选科:3(语数外) 1(物理 历史任选1) 2(化学 生物 政治 地理任选2);

(2)合格性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等级性考试;

(3)外语听力两次考安排在高三上学期(同日进行)2024年起计入总分;

(4)按照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分别下招生计划,划控制线录取;

(5)合格性考试一年两次,上下学期末进行;

初试高一下(6月)进行不得超过4科;

高二上、高二下、高三上均安排合格性考试;

(6)等级性考试安排在统一高考后进行;

(7)首选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再选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为什么要对比江苏与辽宁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呢?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辽宁省“3 1 2”新方案与江苏省2008年开始实行的“3 1 1”方案类似。

区别是辽宁选考科目计入总分,且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而江苏2008年的方案是选考科目不计入总分,且选考科目实行等级制,只分4等,区分度差。

但这并不代表辽宁省高考改革方案好于江苏省2008年的方案。因为辽宁新方案不能避免考生弃考物理和化学;物理、历史不能同时选择。

这是否又会造成考生因物理难度大的问题,从而弃考物理,与高校的选考要求及人才培养相背离。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从大部分省份3 【6选3】模式延伸出来的20种选考方式中,可报专业比例组合中最高的组合就是“物理 化学 历史”,高达99.9%,而辽宁的新方案则完美地“避开了”最高的这种组合。

山东省

山东省采取的也是3 [6选3]模式,2017级学生选科最多的组合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最少的是“思想政治+历史+物理”。

山东省的赋分制政策先进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能够较好解决学科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

夏季高考实行3 3选考模式,每个学生等级考试选考的科目不同,由于不同科目存在试题命制的内容、形式、难度、考察角度等差异,如果以原始分呈现考试成绩,会带来学科间不公平问题;等级呈现方式则使得不同学科考生因等级划分而保持了成绩相对均衡,学科间试题难易差异等不公平因素可以被较好消除,使得不同科目之间成绩可以相加。

二、等级区间比例依据山东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

以山东省历年高考成绩大数据为基础,经过严谨科学测算,确定了8个等级区间所占比例。这样进行比例划分,符合山东考生的整体状况,能够较好地体现山东考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确保等级区间制定的科学性。

三、能够保持考试成绩排名顺序不变。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决定考生录取状况的是考生成绩相对排名。考生成绩依据等比例转换法则转换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能够保持每门等级考试科目内考生成绩排名顺序不变,确保了考生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

四、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区分度。

山东是高考大省,考生基数大,增加考生间的成绩区分度,既是满足录取的需要,也是促进公平的需要。我省的等级计分方式,能够实现考生成绩分布在尽可能多的分数点,大大增加了考生成绩区分度,满足了高校人才选拔的需要,确保了我省考生在招生录取中利益的最大化。

2020年参加高考的我省考生为参加新高考的第一批学生,家长们有忧虑可以理解,但也无需过度悲观,调整好心态与孩子共同备考才是正道。

总结

总而言之,新高考改革试点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完善的过程。经过浙江省“加权赋分”风波之后,希望各地能够谨慎试验,探索出各自理想的高考方案,相关具体方案我们还是要以官方的文件为准。

声明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高考通团队编辑整理转载发布。

高考通团队尊重版权,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值得看看

点击文字跳转

1、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