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班主任给我们上了很久的“应对高考心理课”(我自己取的名字,因为印象中他说了不少心理层面的东西),课间不休息,连着给我们聊了两个小时。
印象最深的有两点:
1.考场上给了你阅读题目要求的时间、给了你思考(和计算)的时间、给了涂答题卡和在答题卡上写答案的时间,就是没有给你胡思乱想的时间。
他应该是怕我们在考场上心理崩溃,过度纠结而发挥失常。
2.高考卷子是很严谨的,上面的每一个字都不要放过,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完,再去做题。
这一点我印象也很深。
重点聊聊第2点:
近来带两个初中生,都是男孩,数学都非常好,英语底子也不错,但是考试分数都不太理想。
检查他们试卷发现了一个通病:他们都会因为只读了一半句子或段落就去做题目,最后做错了。因为关键信息就藏在他们刚好没读的后半句/后半段里。这时我就会把老师的话搬出来:“卷子上的字,每一个都不要放过,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全部读完。”
我又分析了深一点的原因,他们两个数学都很好,数学这一科里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已知条件A就一定可以得出结论B。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说等边三角形,就知道它的三条边和三个角一模一样……嗯,数学忘的差不多了,一定还会有其他很多默认的结论,大家可以自己想。
他俩脑子都很快,我想他们一定是用做数学题的思维去做英语题了。看了半句话/半段话,就自信地去做选择了结果就做错了,却漏掉了正确的信息,导致丢分严重。
所以我给他们的建议就是,做英语题,一定要读完整句话、整段话,再去做选择。尤其是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一定要有全局观,不要局限于某个句子、甚至某个词,而是要站到文章立意的高度去把控,再细心地从文中寻找线索,再做出选择……
#凡凡辅导学生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