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10^{5}mg的是( )
A. 一个鸡蛋 B. 一本物理课本 C. 一名中学生 D. 一只鸡
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 一般来说,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D.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屏幕上的手影 B. 山在水中的倒影 C. 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 D.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4.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 C. 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5.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 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 处 C.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6.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 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D.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7. 一个瓶子能盛1kg 水,可用该瓶子盛1kg 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_{酒精}<ρ_{水}<ρ_{盐水}<ρ_{硫酸}<ρ_{水银})
( ) A. 酒精 B. 汽油 C. 盐水 D. 水银
8. 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成实像时,像一定比物小 B. 成虚像时,像一定比物大 C. 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9. 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ρ_{铜}>ρ_{铁}>ρ_{铝}),则杯子中溢出的水最多的是( )
A. 放铜块的杯子 B. 放铁块的杯子 C. 放铝块的杯子 D. 溢出的水一样多
10.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1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近视眼镜矫正视力 C. 黑板反光 D. 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
12.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
A. 往右盘增加砝码 B. 从右盘减少砝码 C.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 单位换算:54km/h =______m/s;1nm =______m。
14.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8×10^{9}nm =______m;20m/s =______km/h。
15. 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______,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
16. 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窗花”在玻璃的______侧(选填“内”或“外”),这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17. 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 处,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m。
18. 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入射,则反射角为______;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反射角为______。
19. 质量为0.5kg 的水,温度从60℃降低到40℃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c_{水}=4.2×10^{3}J/(kg·℃)]
20. 一个质量为300g 的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为800g,若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为70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21.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质量 m 与体积 V 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这种物质的密度为______kg/m^{3},质量为180g 的该物质的体积为______cm^{3}。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22. 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3.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四、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4. (6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原因是______。 (2)在玻璃板后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 (3)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所示,观察到蜡烛A 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_____(选填“①”或“②”)处。
25. (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光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或者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26. (10分)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 (3)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该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所示,其质量为______g。 (4)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3}。 (5)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五、计算题(共12分)
27. (6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已知汽车的速度是72km/h,行驶的时间是1h,求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8. (6分)一个铜球的质量是89g,体积是20cm^{3},求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ρ_{铜}=8.9×10^{3}kg/m^{3})
以上试卷内容涵盖了初二物理的多个知识点,包括声、光、物态变化、质量与密度、运动等方面,可以帮助你检测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你需要更多试卷或有其他具体需求,可以继续提问。同时,做题后的总结和分析对于提高物理成绩也非常重要,希望你能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教学内容和难度可能会有所差异,实际考试的题型和侧重点也可能不同。建议你参考自己所学教材和老师的教学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此外,学科网、无忧考网等网站也提供了大量的初二物理试卷资源,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搜索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