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物 理
一、(30分)本题分10个小题.每小题提出了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把它的号码填写在本小题后的圆括弧内.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的,得3分;选错的,得-1分;不答的,得0分.每小题只许选一个答案.如果写了两个答案,不论写在括弧内或括弧外,本小题得-1分
1.一个质量为600千克的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
(1)质量是100千克,重力是5880牛顿.
(2)质量是100千克,重量是980牛顿.
(3)质量是600千克,重量是980牛顿.
(4)质量是600千克,重量是5880牛顿.
2.一架梯子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下面是梯子受力情况的简单描述.哪一句是正确的?梯子受到:
(1)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
(2)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3)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4)三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3.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它的电容:
(1)跟正对的面积成正比,跟两板间的距离成正比.
(2)跟正对的面积成正比,跟两板间的距离成反比.
(3)跟正对的面积成反比,跟两板间的距离成正比.
(4)跟正对的面积成反比,跟两板间的距离成反比.
4.把220伏特的交流电压加在440欧姆的电阻上,在电阻上:
(1)电压的有效值为220伏特,电流的有效值为0.5安培.
(2)电压的最大值为220伏特,电流的有效值为0.5安培.
(3)电压的有效值为220伏特,电流的最大值为0.5安培.
(4)电压的最大值为220伏特,电流的最大值为0.5安培.
5.某媒质对空气的折射率为1.414,一束光从媒质射向空气,入射角为60°.它的光路图是:
6.物体竖直上抛后又落向地面,设向上的速度为正,它在整个运动过程 中速度v跟时间t的关系是:
7.在电场中,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1)把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作负功.
(2)把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作正功.
(3)把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作负功.
(4)把正电荷从B点移到A点,电场力作正功.
8.把质量为m1的0℃的冰放进质量为m2的100℃的水中,最后得到温度是10℃的水.如果容器吸热和热量损失均可忽略,那么m1和m2的关系是:
(1)m1=9m2 (2)m1=17m2
(3)6.1m1=m2 (4)m1=m2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吸热膨胀,并保持压强不变,则它的内能增加.
(1)它吸收的热量等于内能的增量.
(2)它吸收的热量小于内能的增量.
(3)它吸收的热量大于内能的增量.
(4)它吸收的热量可以大于内能的增量,也可以小于内能的增量.
10.如右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矩形闭合线圈abcd,在细长磁铁的N极附近竖直下落,保持bc边在纸外,ad边在纸内,由图中的位置Ⅰ经过位置Ⅱ到位置Ⅲ,位置Ⅰ和Ⅲ都很靠近Ⅱ.在这个过程中,线圈中感生电流:
(1)沿abcd流动.
(2)沿dcba流动.
(3)由Ⅰ到Ⅱ是沿abcd流动,由Ⅱ到Ⅲ是沿dcba流动.
(4)由Ⅰ到Ⅱ是沿dcba流动,由Ⅱ到Ⅲ是沿abcd流动.
二、(20分)本题是填空题,分5个小题,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空白处.(本题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2个相同的电池联接如图,每一个电池的电动势为1.5伏特,内电阻为0.3
欧姆,电池组的总电动势为 ,总内电阻为 .
3.一束光自真空射入玻璃.已知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0.60微米,传播速度为3.0×108米/秒,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进入玻璃后的波长为 ,频率为 .
4.一个小物体从光滑半球的顶点滑下,初速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球半径为0.40米,物体落地时速度的大小是 .
5.在标准状态下,一细长而均匀的玻璃管,上端开口,一段长度为38厘米的水银柱,把一定量的空气封闭在管内.当玻璃管跟竖直方向成60°时,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为60厘米.如果使管竖立,在管内空气达到平衡状态后,这段空气柱的长度是 .
三、(10分)
在薄凸透镜成像中,设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f表示透镜的焦
况).再根据上式找出像距v为正负值的条件,并指出它跟像的虚实的关系.
四、(12分)
如右图所示,一束具有各种速率的带一个基本正电荷的两种铜离子,质量数分别为63和65,水平地经小孔S进入有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的区域.电场E的方向向下,磁场B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只有那些路径不发生偏折的离子才能通过另一个小孔S'.为了把从S'射出的两种铜离子分开,再让它们进入另一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中,使两种离子分别沿不同半径的圆形轨道运动.试分别求出两种离子的轨道半径.(应明确说明演算过程的物理上的根据).
已知:E=1.00×105伏特/米,B=0.4特斯拉,B'=0.50特斯拉,基本电荷e=1.60×10-19库仑,质量数为63的铜原子的质量m1=63×1.66×10-27千克,
质量数为65的铜原子的质量m2=65×1.66×10-27千克.
五、(14分)
右图表示用惠斯登电桥来测量未知电阻Rx.图中R是已知电阻;K是电键;G是电流计;AC是一条粗细均匀的长直电阻丝;D是滑动触头,按下时就使电流计的一端与电阻丝接通;L是米尺.
(1)简要说明测量Rx的实验步骤(其中要写出计算Rx的公式).
(2)如果滑动触头D在从A向C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每次按下D时,流过G的电流总是比前一次增大,已知AC间的电阻丝是导通的,那么,电路可能在什么地方断路了?说明理由.(分析时可认为电池内电阻和电阻R'均可忽略).
六、(14分)
有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m1原来静止,m2以速度v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它们同时开始受到向右的大小相同的恒力F,在m1<m2,m1=m2,m1>m2三种情况下,它们能否达到相同的速度(矢量)?试列出它们速度的表达式,并根据此式分别进行讨论,讨论中要注意说明理由.
如果它们受到的恒力F的方向都跟v垂直,它们能否达到相同的速度(矢量)?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
1.(3) 2.(3) 3.(2) 4.(1) 5.(4)
6.(2) 7.(1) 8.(4) 9.(3) 10.(1)
评分说明:全题30分,每小题3分.
(1)每小题答案正确的给3分,答案错误的给-1分,未答的给0分.
(2)每小题选择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的,无论答案写在括号里面或近旁,均给-1分.
(3)十个小题分数的代数和,如果是正数或0,这就是本题的得分;如果小题分数的代数和是负数,本题得分记作0.
二、
(1)6伏特,0.4欧姆.
(2)4, 2.
(4)2.8米/秒.
(5)50厘米.
评分说明:全题20分.每小题4分.
(1)前面三个小题各有两个答案,每个答案2分.数值错误的不得分;数值正确而缺单位或单位错误的,每个单位扣1分.
(2)后面两个小题的答案中数值错误的不得分;缺单位或单位错误的,每个单位扣2分.第4小题的答案中如果由于开方不精确而得到相近数值的,扣1分.
三、参考解法:
(1)绘出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由于AB=O'O,因此:
由于BO=u,B'O=v,OF'=f,B'F'=v-f,因此:
化简后可得:
这就是所要证明的薄凸透镜成像的公式.
(3)从上式可得:
由于fu总是正值,如果u>f,即物体位于焦点之外,则v为正值,所成的是实像;如果u<f,即物体位于焦点之内,则v为负值,所成的是虚像.
评分说明:全题10分.(1)2分,(2)4分,(3)4分.
(2)中,只找出相似三角形并列出(1)、(2)式的给1分,进一步导出(3)式的,再给2分.
(3)中,只找出v为正负值的条件的,给2分;没有找出上述条件,只是写出v为正值时成实像、v为负值时成虚像的,给2分.
四、参考解法:
(1)设铜离子的电量为e,以速度v进入小孔S后,受到的力有电场力F1=eE,方向向下,洛仑兹力F2=evB,方向向上,重力可忽略不计,只有当F1=F2时,铜离子才能匀速无偏折地穿出小孔S'.因此,从小孔S'穿出的铜离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eE=evB (1)
(2)铜离子进入磁场B'后,受到洛仑兹力F=evB',重力仍可忽略不计.F跟v垂直并为一恒量,因此铜离子在磁场B'内将作匀速圆周运动,F就是这种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设铜63离子和铜65离子运动轨迹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那么,
(3)由(1)、(2)两式可得:
由(1)、(3)两式可得:
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评分说明:全题12分.(1)4分,(2)4分,(3)4分.
(1)中,能正确写出F1和F2的表达式并指明方向的,各给1分.未说明重力可忽略不计的不扣分;能进一步指出只有当F1跟F2平衡时,铜离子才能穿出S',并列出(1)式的,再给2分;没有任何说明直接列出(1)式的,只给2分.
(2)中,只写出F的表达式并指出F跟v垂直的,给1分;进一步说明F就是向心力的,再给1分;进一步列出(2)、(3)两式的,再各给1分,没有任何说明直接列出(2)、(3)两式的,给3分.
(3)中,只导出(4)、(5)两式的,各给1分;单纯数字计算错误的,扣1分;答案中未写单位或单位错误的,扣1分.
五、参考解答:
(1)实验步骤:
①按下电键K.把滑动触头放在AC中点附近,按下D,观察电流计G中指针偏转方向.
②向左或向右移动D,直到按下D时G的指针不偏转为止.
③用米尺量出此时AD、DC的长度l1和l2
(2)BC间发生了断路.
评分说明:全题14分.(1)8分,(2)6分.
(1)中,步骤①2分,未写"按下K",或未写"按下D,观察G中指针偏转方向"的,各扣1分;步骤②3分,在按下D时未写"直到G的指针不偏转"的不给分,漏写按下D的,扣1分;步骤③1分;步骤④2分,未写
或部分内容与步骤②合并写出,不因此而扣分.
(2)中,写出断路位置,给2分,说明理由,给4分.理由的说明中,只写出RAD随D的右移而增大的,给2分.用分压原理说明了随D的右移AD间的电压增大,因而流过G的电流增大的,给4分.说明理由中,只要基本点都已说到,无概念错误,但叙述层次不清、文句不够通顺的,这次考试暂不扣分,明显的概念错误可酌情扣分.
六、参考解答:
(1)设受力后m1的加速度为a1,m2的加速度为a2,受力后某一时刻t,m1的速度为v1,m2的速度为v2,那么:
(2)受力后,m1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m2作有一定初速度的匀加速运动,它们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都是向右的.
m1<m2时,由于a1>a2,m1的速度增加得比m2的快,虽然m2已有一定初速度,它们仍可在某一时刻达到相同的速度.
m1=m2时,由于a1=a2,它们的速度增加得一样快,m2已有一初速度v,因此m1的速度将总是比m2的速度小v,它们不可能达到相同的速度.
m1>m2时,由于a1<a2,m1的速度增加得比m2的慢,m2已有一初速度,因此m1的速度将越来越小于m2的速度,它们也不可能达到相同的速度.
(3)如果F跟v垂直,那么,F的作用只是使m1和m2在垂直于v的方向上的速度增加,而对它们在v方向的即向右的速度没有影响.因此m1将始终没有向右的速度分量,而m2将在向右的方向上始终保持速度v.这样,在任何时刻m1和m2的速度方向都不会相同,因此它们不可能达到相同的速度.
评分说明:全题14分.(1)2分,(2)7分,(3)5分.
(2)中,正确说明了m1和m2受力后的运动情况的,给3分,但说明中未明确指出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的,扣1分;对三种情况的讨论,每个正确解答给2分;对m1=m2的讨论中未说到v1总比v2小v,的对m1>m2的讨论中未说到v1比v2越来越小的,均不扣分.
(3)中,未指出F对v方向上的速度没有影响的,扣2分;未指出v1和v2的方向不可能相同的,扣3分.
考生也可以根据(1)、(2)两式,设v1=v2,求出它们速度相等的时间
否达到相同的速度,只要说理正确,应同样给分.答卷中只要基本点都已说到,无概念错误,但叙述层次不清、文句不够通顺的,这次考试暂不扣分,明显的概念错误可酌情扣分.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