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已知量(如有必要请换算单位——查看题干中有无国际单位,如果有,则一般需要换算单位):
例如:mA=10g=0.01kg VA = 20 cm3=2 x 10-4 m3
2.选公式(可能是原公式或者其变式):
例如:p = m / v
3.运算(只带数据,最后写一个最终单位)
P = m / v = ( 0.01 / 0.0002)kg/m3
4.答语
整体案例:
题:加热质量为2千克的铝块,铝块的温度升高了10℃,求:铝块吸收的热量。
过程:
解:已知:m铝=2kg △T = 10 oC C铝 = 0.9 * 103 J/(kg.oC)
根据:Q吸 = C m △T 得:
Q吸 = C铝 m △T = (0.9 * 103 * 2 * 10)J = 1.8 * 104J
答:铝块吸收的热量是1.8 * 104J
二、受力分析次序1、场力(重力场、电场、磁场)——重力
场力在初中阶段涉及重力最多,为什么把重力放在第一个分析,因为重力往往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
2、弹力
弹力最常见的就是压力和支持力,物体之间的相互挤压往往是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因此弹力放在第二位。
3、摩擦力
当物体之间有了挤压,有了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候,如果接触面不光滑,则将产生滑动摩擦力或者静摩擦力。
4、其他外力
最后再分析施加物体上的其他力
三、图表题做题顺序1、看已知量(题干 横纵坐标)
2、看横纵坐标(坐标轴、单位、斜率、截距、面积)——将物理公式类比一次函数:y = kx b
3、例如:
S = vt => y = kx b, 可以理解为:S为因变量、t为自变量,此时v就是k,比较V的大小,此时只需要看哪个图像更陡峭即可。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