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题发挥|名校联盟物理试题解析(选择题第一题)
文|孟繁伟
近两年了没有上课,关注试题的时间相对减少,多数时间关注的是教材,因要随时等待接受新的任务。
高三物理考试结束,这是一个阶段性检测。习惯性的问问高三教师试题难易度,有说比较难,也有说比较灵活的。要了一份看看,怕时间长了再不做题就都忘了。高中老师吗,谁也不能脱俗,应对考试还真的必须做题不可。从某种角度上说,高中老师解题的本领也是专业能力的表现之一。
解题能力体现专业能力,命题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试卷是什么?试卷是测量工具。用这个工具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这里说的是学习情况没有说学习质量,其实就该是学习质量,但是学习质量的检测仅仅凭借一章试卷很难测量全部。
扯远了,还是说说这次考试的试题吧。原卷第一题如下:
初看题干,这题不难。从命题的经验看,这个题也不该难,即使是难题也不该放到这个位置。凡是高厉害的考试,都是想通过试题检测出被检测者的知识、能力与素养。从理论上讲,在做测量时,不能因为测量工具而影响被测量者,否则这次测量就会减小信度和效度。简单说,不因能为考试而影响了学生的能力表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命题者要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这样的可能,这对命题者来说就是一个最大的挑战。我们通常说,题是挺好的,但是所有的好题在一起不一定是一份好的试卷。就像一幅书法作品一样,每个字都工工整整,但不一定是一幅好的作品。好的作品要讲究结构、格局和气势等。好的试卷不仅要能测量出来想要测量的指标,还要体现思维的流畅性,这就是美的体现,李泽厚说美就是合目的性与力量性与流畅性。
这道题考核单位制。自然科学上的单位制是指由选定的一组基本单位和由定义方程式与比例因数确定的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从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看,应该就是考核陈述性知识的记忆和再现。所以说这不该算是一个难题。但是,本题有个陷阱。即A选项。如果同学不认真的审题,即“用基本单位表示”几个字就可能错误的选择了A选项。又因为是第一个题,很多人也习惯上认为不该是难题,所以也就可能选择A了。从1法拉定义看应该等于1库伦比上1伏特,但分母电压却不是基本单位,因此不能选择这个选项。
这道题除了上面说的考核记忆、审题能力之外,这个题还考核了演绎推理能力,重点是考核符号推理能力。实践教学中这个方面的训练比较少,因为单位制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少的。很多同学感觉对这样的题不知如何去解答,即解题思路不明确,解题思路不明确就不能正常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如果长时间没有寻找到解题思路,答题者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从心理学角度看,焦虑的情绪将影响其理性思维,在焦虑焦躁的情绪下,常常是感性思维居多,所以人在急躁的时候情绪容易失控就是这个原因。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考试成绩与其能力不符合,很多时候是在考上上受情绪影响太大,没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讲,就是元认知能力有缺陷。
这类题,通常的思路是从公式入手。电容的定义式为电量比上电压,所以1法拉等于1库伦比上1伏特。因为库伦不是基本单位,所以需要继续换算。又知道电量等于电流乘以时间,电流的单位是安培,时间单位是秒,都是单位制中基本单位。因此要解决的就是把分母的单位也转化为基本单位。我们再看1伏特的定义,1伏特等于1焦耳比上1库伦,库伦刚才说了等于电流乘以时间。1焦耳等于1牛顿乘以1米,1牛顿等于1千克乘以1米每二次方秒,这样就是都基本单位了。于是这个题选择C选项。
从上面的解析看,这个题涉及到内容很多,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顺畅提取很多的知识点,这对中等学业水平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思维工作。其实这还不是最为困难的地方,最为困难的地方是单位符号的推演和运算,符号就非常的抽象,在抽象的符号基础上再进行推演就要占用更多的思维空间,即思维负荷大大的增加,当认知负荷过大就会出现思维运算上的错误,这是学习科学研究的结论。
命题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动,这里不仅涉及到教材中的知识和能力还涉及到测量理论的知识和心理学以及学习科学的知识。
本文仅就这个题谈谈自己对命题、解题和考试的理解,不用想的过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