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失误是能力问题,会做来不及做是能力问题。
前面已经讲完了懒的四种表现,比如第一种表现是什么?欠练。第二种表现欠思考,有没有印象?第三种表现是什么?课前不预习,上课不专注。第四种表现是只做题不复习。
今天讲的第五种表现叫什么?对,叫喜欢找借口。什么叫喜欢找借口?就是很多同学是不是这样的,上课认认真真,笔记也记得整整齐齐,考试之前也很有信心,但是每次一考完试一看答案一看解析就拍大腿。
他说这道题本来我是能够做对的,就是因为粗心,本来这道题我是能够做对的,就是因为计算失误,本来我是能够做对的,但是会做但是来不及做,有没有这种情况喜欢找借口的?所以这里要再强调一下,粗心一定是能力的问题。
比如经常会因为粗心而扣分,告诉我自己的名字怎么不会因为粗心少写了一横,少写了一撇?为什么?因为从小写到大,因为非常的熟练,所以自己粗心的都是借口,粗心其实就是一种能力,不要找借口。
当然也有些同学说自己这道题目会做,但是就是因为计算失误了。又要问一个问题,计算失误告诉我一加一等于几?等于二,能够脱口而出,为什么?因为从小算到大,怎么会算错?为什么考试的时候就容易计算失误?还是因为练的太少了?还是因为不够熟练?
当然也有很多同学是第三种情况,是会做但是来不及做。有没有很多同学是这样的,试卷一发下来把之前没有来得及做的题目再做一遍,发现都能够做对,把之前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都能做对,觉得就是因为考试的时间不够用。
但是各位家长各位同学一定要知道,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任何一门学科高考都是现实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看一下是不是做的足够的快,做的足够的准。为什么别人就不会会做来不及做?偏偏就觉得时间不够用?还是因为练的太少,还是因为做题的速度太慢了。
所以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平时练习考试化,平时考试高考化,要把每一次的练习当做考试一样对待,而且要现实去做。之前五分钟做出来题目要通过熟练度,通过多做几遍,尽量控制在三分钟。之前三分钟能做出来的题目要想一下有没有更好的结论,更好的方法,更好的技巧,让这道题控制在一分钟。
所以数学还是物理还是化学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刚开始是先追求能做,再然后就是会做,再然后就是速度的提升,最终直接秒杀它,它是一个学无止境的过程,所以会做来不及做也是能力的问题。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我刚刚已经讲了,记住我今天讲的这样一句话,叫平时练习考试化,要把平时的每一次练习现实去做完,当做考试一样对待。把每一次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模考、联考当做高考一样对待,要努力薄冰,要珍惜每一次的考试,珍惜每一次的训练。
所以各位同学记住我刚刚讲的。
·第一点就是粗心是能力的问题,不要再找任何的借口了。计算失误也是能力的问题,还有会做来不及做也是能力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你练的太少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我之前讲过的,一定要多做多练,因为多练则熟,熟能生巧。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一定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做题的速度,提升自己的熟练度。
接下来就给各位家长讲一个这样的案例,曾经的我带了一个这样的学生,临川二中的一个女孩子,每一次考试就是喜欢找借口,觉得这个题目是因为粗心,那道题目是因为计算失误,这个题目是会做来不及做,这个试卷一发下来了自己又会做了,这个题目加五分,这个题目加五分本来才考五十多分,她觉得自己因为不必要的失误扣了三四十分,觉得自己应该能至少考九十分以上,她觉得自己能够吸取教训了,结果下次考试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后面我就跟她强调,动不动就说粗心、计算失误都是因为什么能力的问题,还是因为你练的太少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刚刚讲的,平时练习考试化,平时考试高考化,要珍惜每一次练习,而且要现实,要不断刻意提升自己做题速度,所以后面慢慢就从五十六分提升到七十分。我每一次考完试就看哪些题目是不应该错的,而且不准找任何的借口,所以后面慢慢就稳定在七十分以上。
所以今年高考数学考了多少分?八十八分。最早的时候的答题卡基本都学满了,尤其是大题看起来写的密密麻麻,但实际上分数惨不忍睹,才考五十六分。后面今年高考数学考多少分?八十八。
所以分享的这么多,接下来还是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小孩还是因为粗心、计算失误扣分了,应该怎么办?
·第二个问题就是小孩还能不能为自己考试十分去找借口?不要给他找任何的借口,不要让他找任何的理由,要直面问题。
·第三个就是考试会做来不及做的题目怎么办?还是刚刚讲的。
·第四点应该怎么去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