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刚刚结束的山西省2019年中考理综测试试题中,第39题(如上图所示)为:小明是个科幻迷,他创作了一篇科幻题材的短篇小说——《我是超人》。小说中有这样的故事情节:超人小明上天入海无所不能,有次为营救小伙伴,情急之下让地球遽然停止自转,结果小伙伴却被甩向了天空。他这样幻想的科学依据是————。
命题者所给的标准答案为:人具有惯性。
有个同学的回答是:牛顿第一定律。
显然,上述同学的回答与标准答案并不一样,那他应该得这“1分”吗?
基于初中物理知识,对“小伙伴被甩向了天空”的问题,比较完整的科学解释是什么?由于地球遽然停止自转,本来和地球处于相对静止的小伙伴由于具有惯性,应该继续保持原来自转的速度不变,但他同时还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因此他将相对地球(向天空方向)做减速运动,最终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有可能)而被甩向天空。
显然,人具有惯性只是这种科学解释中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科学解释的全部!离开了牛顿第一定律和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上述科学解释将不再完整!
惯性并不等价于惯性定律,也就并不等价于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之所以又叫"惯性定律”,是因为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物体惯性的大小是用其质量来定量描述的,由于一切物体都具有质量,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从其内容可以看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或惯性定律是有条件的,描述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描述的是物体本身的性质。因此,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在于惯性定律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惯性是描述物体本身的属性。
学生的中考成绩有一分之差,也许改变不了什么。但作为这道物理试题的标准答案,似乎并不怎么符合科学的标准,好像还不如上述同学的回答标准呢!元芳,你怎么看?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