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
1.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 m 表示。
2.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克(g)、吨(t)等。
3. 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 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密度
1.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公式:密度=质量/体积,用符号表示为ρ=m/V。
3. 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常用单位还有克每立方厘米(g/cm³)。
4.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5. 应用:密度知识常用于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 原理:ρ=m/V。
2.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
3. 测量步骤:
(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m;
(2)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V;
(3)计算物体的密度 ρ=m/V。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 密度与温度: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温度升高,密度会减小;物体的温度降低,密度会增大。
2. 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物质。
3. 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商业中鉴定牛奶、酒的浓度,农业生产中盐水选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