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3日-25日,实行“3 1 2”新高考模式的广东、河北、江苏、福建、重庆、湖南、湖北、辽宁等八省份,进行了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适应性考试是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战演练,被今年的考生称为“八省联考”。河北青年报记者请到衡水二中老师对各科试卷进行了分析,新高考试题与往年有何不同?一起来看看物理科目。
物理试题分析
2021年河北省高考模拟演练物理试卷调整了试题结构、分值。试题多数情景创新,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对学生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的考查,正确发挥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作为新旧高考交替的2021年高三,通过这套试题,仔细分析命题者意图,来洞察河北省命题新趋势,对考生备考十分有意义。
一、加强情境化创新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高考物理命题一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设计试题情境,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科学思想,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凸显物理学科在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重大科技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本次模拟物理试题除了有意识地加强与体育运动和生产劳动的结合之外,还加强紧密联系科学技术进步和日常生活实践的试题情境设计,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通过抽象概括提取关键信息、建构物理模型的能力。
二、突出图像的呈现方式,考查信息加工能力
本次模拟试题注重考查利用图像考查物理信息,增加试题信息的广度,要求学生能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建立文字、图像等不同信息呈现方式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正确的物理图景,考查学生的信息加工、逻辑推理等关键能力。
本次物理试题设计了许多涉及“图像语言”的选择题。例如,第11题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通过考查直尺和坐标纸绘出合力与分力关系图像,要求学生规范作图、用图的能力。第12题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考查描点连线和结合图像的斜率、截距等关键信息,利用欧姆定律考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并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对学生信息加工能力要求较高。又如,第13题的电磁感应问题中结合给出的v-t图像,要求学生能从图像中寻找速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图像提供的信息求出加速度和判断出1s导体棒进入磁场之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总之图像问题能够反映学生利用图像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考查学生作图、识图、用图推导分析能力也将是高考的考查热点。
三、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本次模拟考试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对计算能力要求高,10个选择题中有8个题都需要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或字母推导,实验题、计算题、选做题更是如此。
四、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
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次考试第11题通过对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变形,考查了游标卡尺读数、规范做出力的图示、实验原理的考查。这启示考生要开拓思路,不能拘泥于课本的实验操作,每个实验都要重点弄懂原理。第12题测量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开放性也很强,给出了四个测电动势的电路图,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电路设计。该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究性,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河北青年报记者陈庆威、衡水市第二中学教师
编辑:实习编辑李抒纹
审核:杨利军
监制:宋宁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