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卷分析与反思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物理试卷分析与反思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首页物理更新时间:2024-07-25 12:38:17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测试试卷

一、单选题(12×2=24分)

1.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色散 C. 光的反射 D. 凸透镜成像

2.有了光,自然界才能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扬州市的著名景观"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B. 光从空气中传播方向一定不发生改变

C. 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

D. 一束光与镜面成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

3.小明在生活中发现的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

A. 银行工作人员用验钞机验别钞票的真伪 B. 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

C. 圣诞节装饰用的红色彩灯发出红色的光 D. 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

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B.

C.

D.

5.加工黑白照片的暗室里的安全灯是红光灯,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而不是红色,关于这种温度计的液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白色的

B. 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品红色的

C. 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红色的

D. 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黑色的

6.测量视力时,人距视力表5m。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小明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检查视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6m B. 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5m

C.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小明4m D.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3m

7.我们都知道猴子捞不起水中的 "月亮",如图所示,对水中的"月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 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8.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图中发生的反射叫漫反射

B. (b)图中发生的反射叫镜面反射

C. 放电影时电影屏幕上发生的反射与(a)图所示情景相似

D. 能从不同方向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b)图所示的反射

9.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影子和水中倒影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实像和虚像的成像原理相同 D.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相同

10.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不透明物体的阻挡,光线照不到的区域就形成了影,以下"影"字是物理意义上的"影"的是

A. 电影 B. 形影不离 C. 水中的倒影十分美丽 D. 杯弓蛇影

11.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已干,但仍留有不少积水,为了不致踩在小水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亮处是水坑 B. 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亮处是水坑

C. 迎着月光和背着月光行走时,地面上亮处是水坑

D. 迎着月光和背着月光行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坑

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块平面镜,若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45°时,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匀速直线水平向右向平面镜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运动方向是( )

A. 水平向左 B. 水平向右 C. 竖直向下 D. 竖直向上

二、填空题(21×1=21分)

13.教室里有一盆花卉,红色的花、绿色的叶、白色的花盘。放在遮光良好的暗室中,用与花色相同的红光照明,看见的是______花、______叶、______花盘。

14.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___,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适量的________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均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15.如图,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中,将一端用半透明薄纸蒙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为了更清楚观察像,应在圆筒的______(填"A"或"B")端蒙上半透明薄纸。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物时,移动圆筒,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半透明薄纸上所成的都是________(填"虚"或"实")像。

16.天文现象的日食和月食,实际上就是影的现象.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这三个天体在一条直线或近于一条直线上时,________挡住了________,在地球上的某一部分出现________球的影子,在这个影区里的人就观察到日食现象.

17.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镜前都习惯照一照.同学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身高1.6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________m,像与人的距离为________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m.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十一假期,小明全家外出旅游.进入酒店门口之后,小明走了几步回头看到光洁的地板砖上有一个酒店大门内侧正上方电子钟钟面的像,数字显示为

. 则当时的时刻为 ________

19.如图是某市广场的中国结造型,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它,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30°角,经地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0.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照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指示液面高低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的。其中的控制光路如图所示,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当发现光斑S向左移动时,表明液面正在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三、解答题(9 40=49分)

21.按题目要求完成(3×3=9分)

(1)如图所示,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线段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2)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3)如图所示,点S为光源,P为不透光的挡光板,下面为平面镜,试画出在P的右侧能够看到S的像的范围。

22.小明发现小孔成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物体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于是他用同一支蜡烛实验,且保持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在多次改变小孔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见下表).

(1)(2分)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 2 中画出 h 与 s 的关系图像.

(2)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 _____.

(3)请你根据有关结论判断:当半透明纸距小孔 12 cm 时,像的高度是 _____cm.

23.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泡,可以看到烛焰和灯泡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______无关.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_______有关.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泡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4)若在甲图中,蜡烛靠近圆孔,则塑料膜上的像会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4.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该选择__________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拿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__(选填""或"")这一侧观察,直至看到蜡烛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样,蜡烛就替代了蜡烛的像。

(3)实验时,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移走蜡烛,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2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 E 射到镜面 O 点,在平面 E 上可看到入射光线 AO,若将纸板 F 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 F 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同一平面内.

(2)(2×2=4分)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 线的方向是否改变。并设计了图乙的数据表格,请将表头补充完整。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F 沿 BO 射到 O 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 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26.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

(5)另一同学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板右半边沿中线向后折,活动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B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了 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实验结论: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7.如图,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 5cm 处放一只点燃的蜡烛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 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 B 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 说明______;

(3)找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后,用直线把蜡烛 A 和它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于是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 否合理?________ ,理由是____ ;

(4)实验中将玻璃板的上端向蜡烛 A 的方向倾斜,像的位置将会_______ (填"升高"或 "降低")

(5)若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的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___ ("能" 或"不能")看见蜡烛 A 的像;

(6)实验后,对实验进行反思总结:为了使蜡烛 A 的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__________的环 境中进行("较亮"或"较暗");如果有 3mm 厚和 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8.晴天正午,小健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______ (合理/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你选用______卡片;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健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______(可靠/不可靠).

(3)小健的同桌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另外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

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

(4)小健知道了光斑的成因后,又动手制作简易的针孔相机,他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如图戊所示.

小健用针孔相机观察校园内旗杆顶上的国旗,如图己所示.则他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国旗的形状是 ( )

(5)小健把针孔相机靠近旗杆顶上的国旗进行观察,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国旗的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6)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

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它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四、综合题(3×2=6分)

29.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自行车尾灯有灯泡吗?自行车的尾灯在夜间发出的红光,能有效地提示后面的车辆,避免了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我们的安全。但是,自行车尾灯是靠什么发出红光的呢?尾灯内究竟有没有灯泡呢?下面是相关的解释:

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发出红光的。在夜间,路灯、探照灯、霓虹灯……以及各种车辆的灯光入射到自行车尾灯上,就发生反射现象,从而我们就看到了光,并以为光好像是从尾灯内发出的。又因为尾灯自身的颜色是红的,有颜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其他颜色的光被物体吸收了,所以,无论外界有多少种颜色的光射到尾灯上,它只反射红光,我们看到的光就是红色的了。

(1)尾灯内究竟有没有灯泡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行车尾灯是靠_______________而发出红光的。

(3)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D 4.A 5.D 6.B

7.C 8.D 9.B 10.B 11.A 12.C

13. 红 黑 红

14. 红外线 紫外线

15.A变大实

16.月球太阳光月

17.虚1.644不变

18.02:02

19.漫反射60°减小

20.升高

21.

22. (1)图略; (2) 大 (3) 6.0

23. 孔的形状 物体的形状 倒立 光的直线传播 变大

24.薄A 不变不能

25.在见解析所示OA可逆

26. 显示光路 不能 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 )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 不能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7.为了便于观察像的位置像与物等大不合理一次实验有偶然性,应多次试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升高能较暗2

28.(1)不合理;(2)丙;不可靠;见上图;(3)A; (4)A;(5)变大;(6)C

29.尾灯内没有灯泡反射红光C

第2页

第1页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