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提出了“四个评价”——“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时我们要强化过程评价;考试时我们要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期末要做好综合评价。高考录取要探索结果评价向综合评价过渡。
在平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非毕业年级要进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年级要进行阶段性考试。考试关键是命题,命题的依据是教材、课标及高考评价体系。要保证命题质量首先要制定命题计划,要清楚考试性质、考试范围、考试地域、学生层次水平,这样试题才更有针对性。一般而言,试卷要覆盖考试范围内的主要概念规律、重要题型;试卷要有一定的梯度、区分度;平均分最好在60分到70分之间,太低影响学生的信心,太高容易使学生骄傲自满,偶尔低一些可使同学们看到差距,太高危害性很大。
有一所学校的某一个学科在一位很有影响力的特级教师主导下,该学科平时考试平均分总是比较低,但最后的高考成绩特别好;这位老师退休以后,为了能开好家长会,学科组按学校要求每次考试平均分都比较高,学生高兴、家长满意、学校满意,但高考成绩比原来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此时是不用开家长会的。因此平时考试平均分比较高危害是明显的,但平均分也不能太低,特别是每次都太低。平均分有一些波动是比较好的,即时而略低、时而略高是比较好的。
教材是国家集中大批高水平的学科专家编写的,是几代人智慧的结晶,是学习新课的首选书目,对学习新课任何教辅书是不能和教材相比拟的。可是,我们有大批教师讲新课不用教材,觉得讲教材没有水平,甚至有的老师不讲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给出一些公式就做练习。摩天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关键,为使老师们重视教材,试卷要有一部分题源于教材,这样能促使老师重视教材、挖掘教材,只有老师重视教材学生才能重视教材,重视教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得出,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家们是怎样建立的物理概念、怎样得出的物理规律,从而学习物理学家是怎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重视物理实验。
实际上许多高考题也是源自教材的,源自教材的例题、练习题以及阅读材料。重视教材是高效学习新课的唯一途径,老师一定要熟读教材、挖掘教材、吃透教材、体会编者的意图;重视教材的例题、练习题,有些题目老师要做适当的拓展;重视教材的演示实验、小实验及探究题、思考题;重视教材的阅读材料,并适当拓展。例如讲《万有引力定律》一节,一定要讲清“地月检验”和“海王星的发现”,而不是只介绍这两个典故,因为我们是做教学,而不是做科普。讲清了“地月检验”和“海王星的发现”,学生能加深对万有引力的理解,学到科学家的思维和智慧,相关的许多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试卷要覆盖考试范围内的主要概念规律、重要题型,考试既是考学生、也是考老师,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考查教师的教学情况,促使学生、老师查缺补漏;试卷要以中档题为主,要有少量的基础题和比较难的题,即试卷要有一定的梯度、区分度。如果考生数量较大,成绩要呈现正态分布。
往往辅导竞赛的老师、重点校的老师、普通校的老师出的题差别是很大的,每份试卷都带有出题老师的特点。学业质量从水平1到水平5由低到高分5个层级,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应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4是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即合格性考试以水平2的难度为主,等级性考试(高考)以水平4的难度为主。
让辅导竞赛的老师出合格性考试题,这是让他非常痛苦的事;普通校老师出合格性考试题能出的更好,因为他更了解参加合格性考试的学生;重点校老师出等级性考试题能出的更好,因为他更了解参加等级性考试的学生。一份试卷既要兼顾合格性考试又要兼顾等级性考试,这相当于“精神分裂”是不可能做好的,这样做也没有实际意义,除个别省市外现在全国没有这样的试卷;非要出这样试卷最好是普通校老师与重点校老师合作。高考出题可以选大学教普通物理的老师和重点高中的老师;如果选大学和高中辅导竞赛的老师出高考题,题目一定难度过大。
为使试卷客观理性,制定命题计划后要制定多维细目表,之后去大量选题、改编题、原创题,再从这些题中精选题目。做到试卷的每个题都比较好,每个题都有明确的测试指向;保证整份试卷能覆盖考查范围内的主要知识点、主要题型;有些题看着不难却容易丢分,有些题要考到老师教学的盲点、学生学习的痛点,使老师和学生重视教材并适当拓展;试卷要避免老师押题、避免模式化,而许多省市的试卷模式化严重,我们要逐步克服;要注意试题不能超出教材和新课标的要求。满足以上要求的试卷才是一份高质量的试卷。
试卷定稿后要修改试卷的多维细目表,要给出每个题的详解,个别题要说明命题意图,有些题要写解法研究或多种解法。这样既方便教师阅卷,也有利于教师的业务提高和试卷讲评。
考试后要做好试卷讲评,讲评前,老师要找时间做一下试卷,之后要认真研究试卷上的每一个题及每个题的解析,认真体会命题老师的出题意图,认真查缺补漏。批卷后要做好数据统计,面向全体同学重点讲共性的问题,对个别同学要给予单独辅导;课后同学们要重新做考试时做错的题,真正弄懂这些题,从而做到段段清。这样我们就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提高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成绩。
,